摘要:岩溶属于不良地质,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高,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认真对待,可溶岩是产生岩溶最基本的内在条件,但两者概念不同,要区别开来,避免引起认识上的错误和不必要的恐惧。将针对铁路修建的不同勘察阶段和不同工程类型,阐明需要解决的不同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并对可溶岩地区的铁路工程地质选线提出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可溶岩;地质灾害;铁路修建;勘测选线
  1 可溶岩地质山区铁路的修建问题
  1.1 可溶岩与溶岩的区别
  总体而言,可溶岩与溶岩是相互转换的,是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可溶岩大面积出露的地区均为碳酸盐岩,一般来说岩质较好,不易风化,软硬适中,强度较大,便于开采,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矿产资源。可溶岩是岩溶形成的必备条件和内在因素,溶岩的弱点是在水化学作用下水溶蚀造成的地质现象,可能对工程安全形成病害,构成威胁。关键是查出对工程安全起控制作用的岩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
  1.2 溶岩对铁路修建的影响
  当前基本建设向岩溶地区拓展延伸及不适当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当前岩溶地质灾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地质灾害对隧道的影响。
  隧道穿越岩溶地段,不仅施工、运营会出现地质灾害,还可能会产生泉水干枯、河水断道、地表塌陷等一系列灾害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有些地方当水环境改变时,地表环境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到,一旦恶化不可逆转。
  (2)地质灾害对桥梁工程的影响。
  显而易见,桥梁一般建造于沟谷及地势较为平坦地段,这些地段往往是断裂集中带,是地下水活跃区,是岩溶发育区。在岩溶强发育地段,有大的洞穴或串珠状溶洞,所以对桥梁基础岩溶的查清、设计、施工都会带来很大的困难。桥梁基础受岩溶发育程度的控制,基础应放置在可靠而稳定的岩体上,因此岩溶延伸越深,则桥梁工程难度越大。
  (3)地质灾害对路基工程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于路基工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工程中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将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路基工程分为路堤和路堑,针对不同路基形式和地质情况,应采用相对应措施,否则会产生路基病害。
  2 岩溶地区勘测的几个阶段
  2.1 踏勘阶段
  首先第一个阶段的踏侧阶段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测算来了解熔岩的详情,包括可溶岩分布范围、岩溶种类及一般发育地段可溶岩地质问题及铁路勘察设计原则浅议及规律、岩溶地质灾害类型,这其中包括岩溶强发育区、岩溶地下水及暗河发育区,从而思考地表已产生和将要产生的不稳定区及坍陷区、施工中将会引发的突发事件及环境地质问题。在预可研的方案比选中,从宏观分析、准确判断,到从地质角度提出评价意见及绕避不良地质线路总体走向的推荐方案。
  2.2 初测阶段
  初测前加深地质工作阶段是在线路可能通过地段最大范围内,查明控制线路方案的地质不良因素,对初测方案范围确定并提出评价意见。在线路总体走向和范围确定之后,初测阶段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线路通过可溶岩范围、岩溶发育地段、地下水富集程度、岩溶地质灾害严重程度得出结论,从而进一步提出具体意见进行方案比选。对岩溶长隧道的现代侵蚀基准面、地下暗河高程及流量变化要尤为重视,是初测阶段线路方案研究取舍的重要依据。
  2.3 定测阶段
  在线路方案确定之后的定测阶段是地质的查明阶段,包括溶洞的分布、位置、大小、形态及高程,隧道范围地下暗河的高程及流量变化进一步核查,并对灾害地质、环境地质进行评述。通过测定,对各项铁路工程的岩溶地质均需查明,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3 岩溶地区铁路建设的选线问题
  3.1 在可溶岩大面积出露地区的地质选线
  显然岩溶地区的铁路建设选线工作尤其负责,毕竟这里地形复杂,即使单一的地形也会由于风化程度或者其他自然原因而导致不同现象的出现,在可溶岩大面积出露地区选线多从碎屑岩建造、火成岩建造等地区通过,尽量少经过碳酸盐岩建造地区,从根本上避免岩溶地质灾害的产生;线路应绕避已知的大片覆盖型岩溶的地表坍陷区;岩溶地表大面积已经坍陷地区或已查明有隐伏土洞的不稳定地层,在地质选线时,应尽量绕避,以免对路基、桥梁以及其他房屋建筑造成下陷坍塌或形成长期隐患,绕避也可以节约大量地基处理的投资。
  3.2 可溶岩局部出露地段的地质选线
  通常在地质选线时候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在越岭地带抬高线路高程,避开水平径流带,尽量穿越垂直径流带。避开岩溶和岩溶地下水最发育的水平径流带,从岩溶和地下水不甚发育的垂直径流带通过;线路应尽量避开封闭溶蚀洼地的中心地带以提高路基质量,减少地质灾害,降低工程造价;选线应尽量减少长隧道工程,尽量在可溶岩裸露地段以路堑形式从地表通过。显然这样就可以使地质查明较容易,整治目的性更强,从而降低工程难度,降低工程造价,避免后期隐患。
  参考文献
  [1]孙增奎,王连俊,白名洲.多年冻土区利用加筋措施减小路堤变形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