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的开发管理和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土地测绘作为土地开发的基础在土地的开发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目前测绘技术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测绘

  测绘工作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工作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3S技术,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出现并逐渐应用到土地管理工作中,从而为解决土地问题、协调人地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满足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推进土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一、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

  集成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现代测绘科学,现今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代测绘技术主要由空间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面数字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等组成,也就是当前测绘领域通常所说的“5S”技术,而“5S”技术具体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测绘专家系统ES和数字测量技术DPS,并且“5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土地管理的科学决策。由于测绘技术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我们应该进一步把测绘技术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切实的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测绘技术的作用,从而促进测绘技术的更快发展。

  二、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探测技术。它通常利用飞机、气球、火箭、卫星等空间技术,以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飞行器作遥感平台,以一个新的高度来观测地球,然后通过光学、电子光线、紫外线、微波计算机技术来处理所得信息,从而探知鉴定研究对象的各种性质。遥感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遥、感、快、广”四个字,目前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以来,开始采用高分辨率、多时段卫星数据,全面开展了国土资源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并随之逐步建立起全国的土地遥感监测体系。通过对全国重点城市占用耕地等土地利用遥感进行动态监测,为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强化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其次,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以现势性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和地形图为基础调查资料,在与原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对比,并经实地调绘和补充调查,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更新。目前,为了配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国许多地方已经完成和正在启动以遥感为主要数据源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进一步推进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我国GPS技术研究起步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GPS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GPS卫星是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用GPS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点与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籍测量控制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布设成GPS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甚小。由于GPS技术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观测、观测及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使GPS技术在我国各省市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GIS技术)是在传统的地球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已发展成为以GIS,GPS与遥感(RS)3项技术(简称3S技术)为核心的,以相关信息技术和应用领域知识为支撑的,以空间位置信息服务为特征的大型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目前其自身的技术体系逐渐成熟,正迅速向结构网络化、软件组件化及应用大众化方向发展,并将形成市场容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产业。

  我国GIS技术研究工作起步于70年代初期,80年代进入应用试验阶段,期间主要是借鉴国外GIS应用经验,采用国外的GIS软件。90年代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也开始结合国内GIS需求,从引进、消化、吸收起步,着手开发GIS软件,目前国产GIS软件占据国内市场已达到近30%。由于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数据的空间性,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处理、管理和输出,必须借助GIS技术才能够实现。

  随着GIS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基于不同GIS平台的各种类型和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相继启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属性数据描述、分析和表达输出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已经成为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倍加关注的基础工作。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在今后几年中将朝着数据标准化、程序规范化、更新制度化、平台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四)“3S”集成技术

  随着GPS、RS、GIS三者技术教育水准的不断提高,新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工作变得越来越简便。GIS、RS和GPS三者集成利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提高了GIS的应用效率。

  快速、准确提取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数据,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及生态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曾培炎副总理提出要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等手段严格土地管理,国务院2004年第28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开展新一轮土地调查“3S”技术系统依靠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具有作业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对新一轮土地调查中的数据更新将发挥重要作用。

  (五)数据处理与提取技术

  随着RS和GIS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基于遥感的土地调查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提取技术也日趋完善。首先在计算机识别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中发展了“基于土地利用图斑单元的变化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图相叠加,在土地利用图斑边界及其类别信息引导下,以完整图斑单元或像素为单位,按类别分层计算影像上待检测处的影像特征值,按照设定的判读规则,以知识库中选取土地利用数据上图斑类型对应用的遥感信息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即可自动检测出变化的区域。其次,通过多年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和实践,总体提出或发展了一系列可行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如差异主成份法、多波段主成份变换法、主成份差异、分类后比较法、异常光谱检测法。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多项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运用,不仅保证了土地测量的准确性,还能为测量人员减轻工作任务量,保证了土地管理的顺利开展,这也是促进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今后的土地管理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将会得到更大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胡素萍.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2]李鸿儒.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