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测绘主要是查明场地及其附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预测建筑物 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地质条件的诸要素;(2)搜集调查自然地理和已建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是工程地质条件最基本的要素和研究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

内容包括:①确定地层的时代和填图单位;②各类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岩相及成因类型;③岩土层的正常层序、接触关系、厚度及其变化规律;④ 岩土的工程性质等。

岩土决定地形地貌和自然地质作用的发育特征,控制地下水的分布和矿产分布。

工程地质测绘中,必须以岩土分类为重点,并力求在图上反映出来,不能仅作为一般的地层划分,以提供具有工程地质意义的独特信息。

1.png
填图单元

1、基岩的研究

(1)运用地质历史—成因分析法,正确划分岩石建造,确定岩性特征,为工程地质意义上的岩石分类奠定基础。

(2)重视岩相的研究:岩相反映岩石的生成环境和地质历史,利用岩相标志,帮助判明不同性质的岩类的空间分布,进行岩组划分,并区分其力学性质,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3)特别注意对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地层划分,注意软弱层、https://www.gc5.com软质岩类、岩溶隔水层等标志层的划分,对沉积岩来说,同一层中应按岩性分组或段。

(4)利用便携式测试仪器取得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第四纪地层(土)的研究

(1)沉积年代的测定

数值法:年度法(历史记录、年轮、纹泥)、放射性测量(C14、铀素系列、 钾-氩法、裂变轨迹)、其他辐射性测量(铀趋势、热释光、电子旋转共振、10Be、36Cl、26Al等)。

相对测年法:氨基酸外缩旋体、黑曜岩水化、火山碎屑水化、地衣(苔藓),土壤发育、岩石矿物风化、累进地形改造、沉积速率、地貌部位和下切速率、变形率。

对比法:地层学、火山灰年代学、古地磁、化石、古生物、稳定 同位素、玻陨石和微观玻陨石。

(2)成因类型和岩相的研究:解决地质结构、地层相变关系等问题,正确作出地层剖面。

(3)划分工程地质单元体:同一单元体具有相似的计算指标,作为取样和试验的基本单位。

(二)地质结构的研究

1、结构构造因素是控制性因素,地质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决定区域稳定性的首要因素,特别是活动构造。

控制岩体结构及裂隙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结构面(节理、片理、劈理等)限定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破坏了岩体的均一性和完整性,也是产生软弱结构面的基本因素。

是评价工程场地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坝基抗滑稳定性、边坡稳定性等)。

控制区域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的发育和分布。

2、地质构造研究的内容

①岩层的产状及各种构造型式的分布、形态和规模;

②软弱结构面(带)的产状及其性质,包括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宽度及充填胶结情况;

③岩土层各种接触面及各类构造岩的工程特性;

④挽近期构造活动的形迹 、特点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

(1)褶曲构造的研究:形态、类型、轴线位置、褶曲要素、细部变化。

(2)断裂的研究:断裂性质(长度、宽度、构造岩—断层岩、糜棱岩、角砾岩、片状岩、碎块岩等)、断裂带的胶结成岩化程度、断裂交汇点、错动次数、现代活动性。

(3)活动构造的研究:

工程使用期间的活动、活动年龄;断层物质的测定(断层泥矿物分析、断层泥显微结构分析);断层运动方式的测定(构造岩显微结构分析、方解石脉显微结构分析);断层活动年龄的测定、断层现今活动性测定(As、Hg、Sb、B等元素测定);活动速率的确定(地貌学、地质学、测量学)断裂活动性监测。

(三)地形地貌的研究

地形研究:由测量、地形图进行研究。地貌是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的综合反映和近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利用地貌学原理,结合野外观察、航片解译可有效地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宏观判断。同一地貌单元,常具有相似的地形特征、https://www.gc5.com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在工程地质分区中,常以地貌作为划分大区的标准。地貌研究的程度应与测绘比例尺相适应。
地貌研究的内容有:
① 地貌形态特征、分布和成因;
② 划分地貌单元,地貌单元形成与岩性、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等的关系;
③ 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貌单元的发展演化历史。
山前地段和山间盆地边缘广泛分布的洪积物
平原地区的冲积地貌

(四)水文地质研究

其主要目的是 为研究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提供资料 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下水露头分布、类型、水质、水量入手结合必要勘察、测试工作。
主要内容是地下水类型、分布、埋藏条件、含水介质分布、富水性、水力联系;补、径、排;地下水、地表水之间的联系;物、化性质

(五)动力地质作用与现象(不良地质现象)

目的 为了评价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对各类岩土工程的不良影响。研究不良地质现象要以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为基础,并搜集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资料。
主要包括 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沟、河流冲刷、岩石风化等)的分布、形态、规模、类型和发育程度,分析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化趋势,并预测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六)已有建筑物的调查研究

对已有建筑物的观察实际上相当于一次1:1的原型试验。
根据建筑物变形、开裂情况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验证已有评价的可靠性。

2.png

(七)天然建筑材料的调查研究

结合工程建筑的要求,就地寻找适宜的天然建材,并作出质量和储量评价。当前特别重视建材质量的研究,是否具有美学价值。

)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测区内或测区附近人类的某些工程——经济活动,往往影响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例如:人工洞穴、地下采空、大挖大填、抽(排)水和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地表塌陷、诱发地震, 渠道渗漏引起的斜坡失稳等,都会对场地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对它们的调查应予以重视。此外,场地内如有古文化遗迹和古文物,应妥为保护发掘,并向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