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腰线标定的必要性 为了运输、排水或其他技术上的需要,井下巷道须具有一定的坡度(平巷)或倾角(斜巷),其数值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采矿设计给出的,有时则要根据实际测量资料来决定。 巷道腰线是用来指示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掘进方向及调整巷道底板或轨面坡度用的。腰线通常标设在巷道的一帮或两帮上,离轨面1m, 离巷道底板1.3m,如下图所示: 不论采用哪种数值,全矿井应统一,以免造成差错。每组腰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不小 于2m为宜。最前面一个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不应超过30m。 标定巷道腰线时的准备工作和标定中线时基本是一样的,实际标设工作也往往同时进行,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 、斜巷腰线的标定 用全站仪(经纬仪)标设腰线,中线点兼作腰线点的标设法。 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在中线点的垂球线上作出腰线的标志。同时量腰线标志到中线点的距离,以便随时根据中线点恢复腰线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 1、2、3点为一组已标设腰线点位置的中线点,4、5、6点为待设腰线点标志 的一组中线点。标设时全站仪仪安置于3点,量仪器高i,用正镜瞄准中线,使竖盘读数对准巷道设计的倾角δ,此时望远镜视线与巷道腰线平行。在中线点4、5、6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标出视线位置,用倒镜测其倾角作为检查。已知中线点3到腰线位置的垂距a3, 则仪器视线到腰线点 的垂距b为 : b=i-a3 式中,i和a3均从中线点向下量取(i和 a3 值均取正号)。求出的b 值为正时,腰线在视线之上,b 值为负时则在视线之下。 从三个垂球线上标出的视线记号起,根据b的符号用小钢尺向上或 向下量取长度b, 即可得到腰线点的位置。在中线上找出腰线位置之后,拉水平线将腰线点标设在巷道帮上,以便于掘进人员掌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