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布置:根据总平面图及供电、征地红线图规定范围内接通电,铺设好道路,规划好办公生活用房,三材加工区和堆放区,搅拌站及砂浆机安放位置,要利于材料原料进出的方便施工。
2、在收到施工图纸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和熟悉图纸在开工前安排一次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统一图纸上反映的问题并征集在图纸会审纪要上,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上报监理及业主。
3、在人员进场前,三材要及时进场,并按规范堆放,送检测中心检验。根据图纸要求申请各类型、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要求在施工前提供。
4、定位放线。根据设计院或甲方给定的引导点及标高点,采用经纬仪、全站仪、测平仪、直尺,按总平面图的布置。把点引到各风机基础点,定位点放置在建筑物附近的有保护设施的固定桩上,把轴线标高标志在固定桩上,标高和轴线位置经复核、无误后,以文字记录保存备查。
三、材料试验抽检
本工程试验根据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第5.4.6条规定并征求质检站、建设方负责人同意,采用见证方式(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试验)对本工程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质量和工程试验进行控制。
1、见证频率及内容
按规范规定频率方法进行取样送检或现场试验检测由监理工程师全过程见证。
2、见证内容: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工程试验。
3、检测机构
所取样按规定送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部门检测,送样前或现场工程检测前对检测部门资质进行审核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
4、检查的内容和试验方法
4.1、混凝土
低碱水泥混凝土
4.1.1检验项目、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现场塌落度
4.1.2取样方法及频率
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和塌落度的测定应在混凝土运送到交货地点,按照规定在20min内完成,强度试件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4.1.2.1按每100m3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4.1.2.2一个工作班组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1.2.3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m3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1.2.4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
4.1.2.5对于自拌混凝土的质量每车应回测检查,到达现场的混凝土第一车必须实测,以后每五车实测一次,塌落度必须满足规定和施工要求。
4.1.2.6评定方法,按使用部位,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一检验批,按《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评定。
4.2混凝土外加剂
三种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复验
检验频率为每200t一批次,不足200t按一批次,每批次至少取样一次。
4.3钢筋
4.3.1检验项目
4.3.1.1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4.3.1.2弯曲(冷弯)试验
4.3.2取样数量: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4.4钢筋连接
4.4.1钢筋连接方式:钢筋直径≥ф16的竖向、横向钢筋拟采用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直径<ф16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每批取样一组(3个试件)作拉力试验
取样方法:在一般构筑物中,试件应从成品中切取每批随即抽取3个接头进行拉力试验
4.5机械连接钢筋试件
4.5.1检验分类
4.5.1.1型式检验:应由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
4.5.1.2工艺检验:目的是检验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所确定的工艺参数是否与工程中的进场钢筋相适应。施工单位应在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对每批钢筋相适应,施工单位应在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对每批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4.5.1.3现场检验:是由施工单位检验部门在施工现场进行的抽样检验(按检验批进行)
4.5.2取样方法和数量
工艺检验: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作为抗拉强度试验、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现场检验: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每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接头试件。
结果判定及处理:一般规定,试验结果如不符合标准所规定的指标判定为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试验在24h内报监理机构和建设管理部门。
4.6建筑用焊条、焊剂
每批焊条由同一批号焊芯、同一批号涂料原料、同样配方及制造工艺制成。E4313型号焊条的每批最高量为100t,其他型号焊条的每批最高量为50t。
每批焊条试验时按需要数量至少在3个部位平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焊条、焊剂无合格证或其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为不合格品。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土方工程
1.1质量保证:基坑、基槽、基地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1.2基坑开挖前必须对支护结构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允许开挖。
1.3在基坑(槽)开挖过程中经常巡视查看,应注意如下问题
1.3.1轴线桩、水平桩有无移位;
1.3.2坑边堆土高度、位置与范围及建材堆放;
1.3.3地表水、雨水冲刷情况;
1.3.4土质异常、局部土质松软、古墓古井局部障碍物;
1.3.5基底超挖及其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1.3.6基底未保护的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起与暴晒,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2米厚土层,待施工基础时再挖;
1.3.7施工安全;
1.3.8基坑(槽)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确保设计尺寸和施工要求。
1.4验收基坑(槽)
当基坑开挖完成并清理好之后,在基础施工前,施工单位通知业主,业主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并填好基坑(槽)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到工序施工,内容如下:
a)基坑尺寸及坡度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
b)基坑壁土层分层,特别是基底与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是否相同;
c)上部结构重要部位土质如何;
d)地基处理(或者只限局部)效果检验;
验完基坑(槽)确认合格,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土方回填
2.1质量保证
2.1.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1.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1.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和压实系数,其合格率不应小于百分之九十,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ɡ/cm3且不应集中。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2.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2.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的干密度,检测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要求干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应有处理方法复验结果。
2.2.2回填土下沉是因虚土超过规定的厚度,夯实次数不够、漏夯、基底杂物清理不够彻底。
2.2.3回填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混凝土隐蔽验收记录;
②防腐隐蔽验收记录;
③接地电阻隐蔽验收记录;
④回填土土料及填土压实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⑤土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钢筋工程
3.1质量标准
3.1.1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2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的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1.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锚固长度,按接头型式和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1.4钢筋接头的机械性能检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连接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3.1.5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百分之十且不应集中。
3.1.6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2钢筋质量预控
3.2.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入工地后进行外观检查,按批量(冷拉钢筋小于20t,其余小于60t)进行复试,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钢筋不能用于工程,外观检查要求热轧钢筋的表面无裂纹、结疤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的高度,其他缺陷的高度和深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但如果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不正常现象时或者无出厂证明,仍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3.2.2对进场的各种型号钢筋加工、制作要记录好使用在哪个风机基础和部位。
3.2.3考虑到钢筋用量大、结构钢筋密集、交叉复杂因而应根据工程情况绘制节点钢筋布置大样(放样)或作出节点样板,以合理布置钢筋和安排好穿钢筋顺序。
3.2.4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及混凝土设计的各种规定,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必须取得业主、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对方代换。
3、钢筋加工制作质量控制
3.1必须熟读设计图纸,明确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是焊接要求,特别注意某些部位的特殊要求。
3.2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钢筋下料加工时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规范进行钢筋放样,监理工程师对已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按放样的尺寸进行长短搭配下料,尽量减少材料损耗。
3.3在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巡视,巡视应特别注意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加密范围、锚固长度、马凳筋是否撑起、受力钢筋是否均匀受力、保护层应符合机构设计要求。
3.4预埋件、预留孔洞、测温元件的位置应正确并固定可靠,空洞周边钢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3.5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派人修整钢筋,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业钢筋工看守,保证钢筋骨架不变形,受力钢筋不并骨。
3.6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方可上岗操作。
3.7入模的钢筋要保持清洁、无油污及其他污染。
3.8机械连接
3.8.1此风机基础工程对Φ25以上钢筋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进行钢筋接长。
3.8.2按国家颁发的《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进行施工。
3.8.2.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8.2.2挤压操作时采用的挤压力、压模亮度、压痕直径或挤压后套筒长度向波动范围以及挤压趟数均应符合经型式检验确定的技术参数的要求。
3.8.2.3挤压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①钢筋端头的铁皮、泥沙、油垢等杂物清理干净;
②对套筒作外观尺寸检查;
③对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助尺寸过大者,应预先矫正或用砂轮打磨,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相互串通;
④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定位标记,确保在挤压后按定位标记检查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
⑤检查挤压设备情况并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挤压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标记检查钢筋插入筒内的深度,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
(2)挤压时挤压机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
(3)挤压宜从套筒中间开始,并依次向两端挤压。
(4)宜先挤压一端套筒,在施工作业区插入待接钢筋后再挤压另一端套筒。
(5)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挤压连接工艺检验。
4、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及要点
4.1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根据风机基础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固转情况,施工单位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是否合理,监理审核的重点是:
①能否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真确,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设计是否合理。
②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否可靠的承受新浇注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③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能否保证不漏浆。
④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是否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安装及清理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
4.2对进场模板规格、质量进行检查,外形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相应的附件、支撑系统,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拼装。
4.3隔离剂
4.3.1注意脱模剂对模板的适用性
4.3.2要考虑混凝土结构最终饰面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应选用不影响混凝土表面黏结的脱模剂。
4.3.3要注意施工时气温和环境条件,在冬季施工时要选用冻结点低于气温的脱模剂。
4.3.4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与拆模时间有关,脱模剂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黏结力大时,往往发生混凝土被黏掉的现象,具体拆模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
4.4控制要点
4.4.1模板安装前,应在垫层上弹线校正钢筋位置,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依据。
4.4.2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等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4.3合模前钢筋隐蔽验收已合格,测温元件安装已合格,模内已清理干净,合模后核查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均应符合要求才能浇注混凝土。
4.4.4混凝土整体拆模原则:
①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②大体积混凝土拆模时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还应考虑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拆模与养护措施必须密切配合,变拆除变用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覆盖或搭设保温棚、生火取暖等以防止混凝土发生冻裂。
5、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选用商品砼供应混凝土,计划动用10台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固定泵2台。要求初凝时间大于8h,万一交通受阻,混凝土出罐困难时,现场准备加适量减水剂进行二次搅拌,严禁直接加水。混凝土入泵,外加剂掺入先与混凝土搅拌用水混凝土均匀,严禁直接将外加剂倒入搅拌机内,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为140±20mm。
5.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自料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l.25 倍,最大不超过50c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 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5.2基础垫层浇筑
挖土至基础板底标高完成素砼垫层,垫层应延伸至围护结构边,钉控制桩,利用泵车进行砼浇筑。砼振捣采用振动器振捣,砼振捣密实后,以钢筋杆的上标高的及水平标高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应铲掉,凹的补平,用水平刮杆刮平,表面用木抹子搓平。
5.3基础、基础梁、底板浇筑
分段分区进行施工,1台固定泵浇筑,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捣方案,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 为宜,浇筑基础梁分层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互相衔接,使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并注意先使混凝土充满胎模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3 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 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 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底板根据基础梁、承台浇捣顺序依次浇捣,采用“分段分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保证上下砼的凝结不超过初凝时间。
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0.6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模板移位、跑模的质量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在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混凝土浇筑完后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已浇筑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内覆盖并适当浇水养护
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
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底板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泌水处理
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为此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及时用刮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刮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蟹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为确保施工质量及防水性能,防止裂缝,在施工当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A、砼配合比设计
提前进行商品砼配合比设计、试验工作,同时制作试验构件通过检测设备检测砼的性能参数,特别是砼内部的温升情况和裂缝情况,以优化最佳砼配合比,将水泥用量降到最低,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止砼裂缝的预防措施。如选用水化热较低水泥,细骨料用中粗砂,控制含泥量,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等。
B、外加剂(具体哪种材料由设计、甲方出定)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后选定,选定配合比时应按设计要求再提高0.2N/mm2。为防止砼裂缝水泥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以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在砼中建立起的自应力值用以抵消钢筋砼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拉应力。
掺适量的高效减水剂,改善砼的坍落度,以减少用水量,防止砼施工时泌水过多,产生大量的泌水孔隙,造成砼裂缝及防水缺陷。
C、砼浇捣顺序
计划采用砼输送泵进行浇筑,不留任何施工缝。
B、浇筑
主体砼具有浇筑高度高、且钢筋密集等特点,砼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防水效果。
砼分三次入模,第一次灌入砼为总高度的1/3,用普通振捣器进行初次振捣至砼无沉落、无气泡、出现浮浆为止。
第二次灌入砼:待砼经第一次振捣坍落度消失时(根据现场实际定)灌入砼,将高频振捣器插入砼中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
待第二次灌入砼经振捣后坍落度消失时(根据现场实际定)进行第三次灌入砼,灌入高度至梁底,将高频振捣器插入砼中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
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
平板砼的标高控制
在浇捣砼之前,将标高用卷尺及水准仪由标高基准点引测至离板砼面上5cm用红油漆涂红作标记,浇砼时,利用此标记,由砼工拉线控制板砼的厚度及平整度,整个平整度控制在5mm以内。
砼微裂缝控制
板砼浇捣完毕,在砼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待板砼有七、八成干时,在砼表面撒上同品牌、同标号干水泥,用木抹进行三至四次抹面,有效控制楼板砼的微裂缝。
细部要求:
A、节点处的模板预先绘出大样图,并预先试拼,确保节点处的模板拼接严密,以保证砼浇捣时不漏浆;节点部位若钢筋过密,此部位的砼则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分层浇捣,并用小直径振动棒认真振捣,精心操作。确保此处砼的密实度。浇捣大面积混凝土,应尽量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必要时采用人工降温等措施,亦可掺用缓凝型减水剂,使水泥水化热速度减慢,以降低和延缓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
B、遇大雨需中断作业时,应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