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第3版)》主要内容: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全手册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有关电力电子设备的通用资料、基本元器件和单元、基本电路计算及设计、配套件等共性内容。第二部分为各类电力电子设备的原理与设计,包括各类交直流电机调速装置用变流器、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牵引变流器、感应加热电源、交流电力控制器、开关电源、焊机电源、不间断电源、照明电力电子技术、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装置等内容。书中配有大量计算实例,以便读者能很快地掌握设计计算技能。
第3版出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电力电子工程师的历史机遇
第1章 设计常用标准资料
1.1 电力电子技术术语
1.1.1 一般术语
1.1.2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型式
1.1.3 电力电子开关和交流电力电子控制器
1.1.4 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元件
1.1.5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路和电路单元
1.1.6 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
1.1.7 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性能
1.1.8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特性曲线
1.1.9 稳定电源
1.2 电力电子设计常用字母符号
1.2.1 常用下角标及含义
1.2.2 电力电子设备特性常用符号及含义
1.2.3 电力电子器件常用符号
1.3 标准数据
1.3.1 优先数及优先数系
1.3.2 标准电压
1.3.3 标准电流
1.3.4 标准频率
1.4 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条件
1.4.1 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
1.4.2 正常使用电气条件
1.4.3 非正常使用条件
1.4.4 海拔的影响
1.5 变流器电联结及端子的标志代号
1.6 电力电子设计常用标准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额定值、特性和使用导则
2.1 概述
2.2 普通整流二极管和普通晶闸管
2.2.1 分立器件封装型式与外形尺寸
2.2.2 模块封装型式与外形尺寸
2.2.3 额定值和特性
2.2.4 按额定值和特性的使用导则
2.3 部分派生晶闸管
2.3.1 快速晶闸管
2.3.2 双向晶闸管
2.3.3 逆导晶闸管
2.3.4 光控晶闸管
2.4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晶闸管)
2.4.1 静态特性
2.4.2 动态特性
2.4.3 使用要点
2.5 电力晶体管(GTR)
2.5.1 结构和特点
2.5.2 额定值和特性
2.5.3 使用要点
2.6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电力MOSFET)
2.6.1 结构和特点
2.6.2 额定值和特性
2.6.3 安全工作区
2.6.4 使用要点
2.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
2.7.1 结构与工作原理
2.7.2 额定值和特性
2.7.3 安全工作区
2.7.4 特性曲线
2.7.5 栅极驱动
2.7.6 并联运行
2.7.7 驱动感性负载的功率电路设计
2.8 智能功率模块(IPM)
2.8.1 结构和特点
2.8.2 额定值、特性和工作条件
2.8.3 自保护功能
2.9 快速恢复二极管
2.9.1 额定值和特性
2.9.2 使用要点
2.10 电力电子器件的热设计和常用散热器
2.10.1 结温的计算和热阻计算
2.10.2 常用冷却方式及使用条件
2.10.3 散热器的使用条件
2.10.4 常用国产散热器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力电子设备的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
3.1 概述
3.2 品闸管的移相触发器
3.2.1 晶闸管对移相触发器的要求及一般移相触发器的技术指标
3.2.2 常用的晶闸管触发器集成电路
3.2.3 脉冲功放、隔离、整形及其典型电路
3.2.4 多个晶闸管串联或并联应用的电子式脉冲隔离匹配器
3.3 双向晶闸管触发器
3.3.1 双向晶闸管移相控制的特殊性
3.3.2 KJ006——双向晶闸管触发器集成电路
3.3.3 KJ008——双向晶闸管过零触发器集成电路
3.4 GTO晶闸管的门极控制技术
3.4.1 GTO晶闸管要求的门极控制信号波形
3.4.2 影响门极控制技术的关键因素
3.4.3 GTO晶闸管的典型门极控制电路举例
3.4.4 HL301A——GTO晶闸管门极驱动器控制集成电路
3.4.5 硬驱动——GTO晶闸管门极驱动技术的革命化进步
3.5 触发器的抗干扰技术
3.6 电力晶体管(GTR)的基极驱动
3.6.1 GTR基极驱动电路的重要性
3.6.2 GTR对基极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
3.6.3 GTR的集成基极驱动电路
3.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栅极驱动
3.7.1 IGBT栅极驱动的特殊问题
3.7.2 IGBT的集成栅极驱动器
3.8 MOSFET的栅极驱动
3.8.1 高速MOSFET驱动器设计的要求
3.8.2 集成MOSFET栅极驱动器
3.9 电力电子设备常用传感器及变换器
3.9.1 霍尔集成传感器
3.9.2 真有效值AC/DC变换器
3.9.3 霍尔集成变送器
3.9.4 温度传感器
3.9.5 速度变换器
3.9.6 电压变换器
3.9.7 电流变换器
3.10 通用控制器
3.10.1 调节器的基本电路
3.10.2 速度(电压)调节器
3.10.3 电流调节器
3.10.4 给定积分器
3.10.5 电流截止器
3.10.6 数字调节器
参考文献
第4章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串并联技术
4.1 电力电子器件的串联技术
4.1.1 串联器件的稳态均压
4.1.2 串联器件的瞬态均压
4.1.3 器件串联臂串联器件数的确定
4.1.4 串联晶闸管的末级触发电路
4.1.5 串联器件在高压设备中的应用
4.1.6 GTO晶闸管的串联技术
4.1.7 IGBT的串联
4.2 电力电子器件的并联技术
4.2.1 电力电子器件直接并联时的均流
4.2.2 并联器件的强迫均流
4.2.3 器件并联支路数的确定
4.2.4 GT0晶闸管的并联技术
4.2.5 MOSFET及IGBT的并联
4.3 电力电子装置的串并联技术
4.3.1 电力电子装置的串联
4.3.2 电力电子装置的并联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
5.1 常见故障类型及保护方法
5.1.1 概述
5.1.2 过电流保护
5.1.3 过电压保护
5.1.4 电压电流变化率的抑制——缓冲电路
5.1.5 过热保护
5.2 常用电力电子器件保护
5.2.1 晶闸管(SCR)的保护
5.2.2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晶闸管)的保护
5.2.3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保护
5.2.4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保护
5.2.5 器件的集成保护
5.3 电力电子电路的保护
5.3.1 整流电路故障
5.3.2 整流电路短路电流计算
5.3.3 整流电路快熔保护
5.3.4 整流电路电子保护
5.3.5 逆变电路故障
5.3.6 逆变电路过电流保护
5.3.7 逆变电路过电压保护
5.3.8 逆变电路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的协调
5.4 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
5.4.1 保护设计的原则
5.4.2 主电路常规保护与连锁
5.4.3 控制电路保护与综合
5.4.4 设备智能监测与保护
参考文献
第6章 变流电路基本概念及主
电路参数计算
6.1 不可控整流器
6.1.1 计算基础
6.1.2 整流器的电联结型式
6.1.3 基本整流电路(换相组)
6.1.4 换相组的串联
6.1.5 换相组的并联
6.1.6 12脉波整流电路
6.1.7 理想条件下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参数计算
6.1.8 非理想条件下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参数的修正
6.1.9 变流变压器及其主要电参数之间的关系
6.1.10 相间变压器电参数之间的关系
6.2 相控整流器
6.2.1 相位控制
6.2.2 带平波电抗器均匀联结的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
6.2.3 不带平波电抗器均匀联结的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
6.2.4 不均匀联结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
6.2.5 相控整流器的直流电流在电阻-电感负载下保持连续的临界条件
6.2.6 电网换相逆变器(有源逆变器)
6.3 负载换相逆变器
6.3.1 并联谐振型逆变器
6.3.2 串联谐振型逆变器
6.3.3 电动机反电动势换相逆变器
6.4 自换相逆变器
6.4.1 电压型自换相逆变器
6.4.2 电流型自换相逆变器
参考文献
第7章 电力电子设备性能数据的计算
7.1 电力电子设备的损耗
7.1.1 损耗项目
7.1.2 损耗计算方法
7.2 电力电子设备的效率
7.2.1 效率计算
7.2.2 效率测试的数据处理
7.2.3 效率计算示例
7.3 电力电子设备的直流电压调整率
7.3.1 固有直流电压调整率
7.3.2 总直流电压调整率
7.3.3 三相均匀桥式变流器直流电压调整率的简化计算方法
7.3.4 变流器作串并联运行时的直流电压调整率
7.3.5 直流电压调整率计算示例
7.4 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
7.4.1 基波因数
7.4.2 位移因数(基波功率因数)
7.4.3 总功率因数
7.4.4 自换相逆变器的功率因数
7.4.5 功率因数计算示例
7.5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7.5.1 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对电网的干扰
7.5.2 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对通信系统的干扰
7.5.3 电力电子设备的抗电网干扰
7.5.4 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的兼容性估计
参考文献
第8章 常用整流设备
8.1 电解和直流电弧炉用整流器
8.1.1 电解用整流器的应用特点和联
结型式的选择
8.1.2 并联器件的均流
8.1.3 整流器的防磁
8.1.4 冷却方式
8.1.5 母线选用和布置
8.1.6 户外大型变压整流器
8.1.7 直流电弧炉直流电源
8.2 同步电机励磁用整流器
8.2.1 同步电动机励磁用整流器
8.2.2 同步发电机励磁用整流器
8.2.3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
8.3 蓄电池充电用整流器
8.3.1 蓄电池充电的类型和对充电用整流器的要求
8.3.2 蓄电池充放电用晶闸管整流器
8.3.3 快速充电用晶闸管整流器
8.3.4 电力系统用直流电源
8.4 电镀用整流器
8.4.1 电镀用整流器的负载特点及运行要求
8.4.2 电镀用整流器的运行控制方式
8.4.3 电镀用整流器的联结型式
8.4.4 水冷却方式电镀用整流器的结构特点
8.5 高稳定度稳流器
8.5.1 概述
8.5.2 基准电源
8.5.3 电流传感器件
8.5.4 整流电路选择及滤波电路参数设计
8.5.5 晶闸管稳流器
参考文献
第9章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
9.1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设计要点
9.1.1 明确生产机械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要求
9.1.2 拟定直流调速系统方案
9.1.3 计算、选择主电路电气设备
9.1.4 计算、选择闭环控制电路及接口
9.2 直流调速系统的品质指标
9.2.1 系统稳态指标
9.2.2 动态指标
9.3 负载类型
9.3.1 尖峰负载
9.3.2 偶尔出现过载的稳定负载
9.3.3 重复负载
9.3.4 电流轮廓曲线
9.3.5 标准工作制(负载等级)
9.4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常用方案
9.4.1 常用整流电路
9.4.2 常用可逆电路
9.4.3 可逆电路的控制方式
9.5 主电路计算与选择
9.5.1 整流变压器及交流进线电抗器参数计算
9.5.2 晶闸管额定参数的选择
9.5.3 快速熔断器的选择
9.5.4 直流平波电抗器和环流电抗器的计算
9.5.5 过电压保护元件——压敏电阻
9.6 闭环控制电路参数计算及选择
9.6.1 闭环控制的概念
9.6.2 调节对象传递函数
9.6.3 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9.6.4 双环(电流-速度)系统计算实例
9.7 数字调节系统
9.7.1 基础知识
9.7.2 数字PID调节
9.8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
9.8.1 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
9.8.2 SIMOREGK6RA24调速装置
9.8.3 6KDV300系列直流传动装置
9.8.4 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第10章 交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
10.1 交流电动机系统概述
10.1.1 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和类型
10.1.2 变极调速
10.1.3 定子调压调速
10.1.4 转子串电阻调速
10.1.5 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
10.1.6 变频调速
10.1.7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
10.2 软起动器
10.2.1 概述
10.2.2 采用软起动器的优点
10.2.3 软起动器与其他几种电动机起动方式的比较
10.2.4 适合软起动器应用的普通负载一览
10.2.5 软起动器的运行
10.2.6 应用举例
10.3 调压调速
10.3.1 晶闸管调压调速电路
10.3.2 调压调速的功率损耗
10.3.3 调压调速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0.4 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
10.4.1 晶闸管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及其参数计算
10.4.2 采用PWM方式的电压型变频器
10.4.3 高电压变频器
10.5 交-直-交电流型变频器
10.5.1 晶闸管电流型变频器
10.5.2 采用PWM方式的电流型变频器
10.6 交-直-交变频器对电网与电动机的影响
10.6.1 交-直-交变频器网侧谐波及功率因数
10.6.2 交-直-交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影响
10.6.3 交-直-交变频器的抗干扰
10.7 交-交变频器
10.7.1 交-交变频器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
10.7.2 交-交变频器主电路参数计算
10.8 串级调速系统
10.8.1 串级调速的主电路方案
10.8.2 调速范围与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转子电压之间的关系
10.8.3 功率因数和效率
10.8.4 起动方式选择
10.8.5 主要参数计算与选择
10.9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系统
10.9.1 概述
10.9.2 无换向器电动机的换相控制
10.9.3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装置主电路
10.9.4 交-直-交电流型主电路参数计算
10.9.5 交-交电流型主电路参数计算
10.9.6 交-交电压型主电路参数计算
10.10 常用的交流电动机控制方案
10.10.1 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10.10.2 矢量变换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10.10.3 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10.10.4 无速度传感器的高性能调速系统
参考文献
第11章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装置
11.1 概述
11.2 新型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
11.2.1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
11.2.2 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
11.2.3 电子注入增强型栅极晶体管(IEGT)
11.3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流主电路拓扑结构
11.3.1 多电平结构及其基本特点
11.3.2 单元级联式H桥多电平变流器
11.3.3 二极管钳位式多电平变流器
11.3.4 电容跨接式多电平变流器
11.3.5 电流型变流器
11.3.6 改进型和混合型多电平变流器结构
11.3.7 各种变流拓扑结构比较
11.4 多电平变流器调制技术
11.4.1 多电平正弦载波PWM
11.4.2 多电平空间矢量PWM
11.4.3 多电平特定谐波消除PWM(SHEPWM)
11.4.4 单周期控制PWM
11.5 可靠性及适应性
11.5.1 故障的类型及机理
11.5.2 安全工作区
11.5.3 适应性
参考文献
第12章 牵引变流器
12.1 牵引负载及其对变流器的特殊要求
12.1.1 牵引负载的类型
12.1.2 牵引负载的运行特性
12.1.3 牵引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12.1.4 牵引负载电气传动系统供电电源的运行特性
12.2 牵引变流器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12.2.1 牵引变流器的分类和应用
12.2.2 各类牵引变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3 直流电力机车用品闸管变流器设计举例
12.3.1 机车牵引特性和主要参数
12.3.2 变流器的主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
12.3.3 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12.3.4 装置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及其抑制对策
12.4 牵引负载用直流斩波器结构设计
12.4.1 直流斩波器的分类和应用
12.4.2 牵引负载常用直流斩波器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2.4.3 牵引负载用斩波器主电路设计计算
12.5 交流牵引传动变流器
12.5.1 交流牵引电动机的类型和特性
12.5.2 交流牵引变流系统
12.6 牵引负载电网运行质量的改善
12.6.1 牵引负载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影响
12.6.2 改善牵引供电电网质量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13章 感应加热用电源设备
13.1 概述
13.2 含晶闸管并联逆变器的中频加热电源
13.2.1 基本结构
13.2.2 频率跟踪
13.2.3 并联逆变电路的起动
13.2.4 并联逆变电路的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
13.2.5 电源的控制
13.2.6 逆变主电路参数选择
13.3 含晶闸管串联逆变器的中频加热电源
13.3.1 全桥式电路
13.3.2 半桥式电路
13.4 中频加热电源负载感应器计算
13.4.1 负载感应器的等效电路
13.4.2 负载等效电路参数
13.4.3 N匝感应器的参数
13.4.4 感应器参数计算实例
13.4.5 电源频率和功率的选择
13.5 中频加热电源设计实例
13.6 含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品闸管超音频加热电源
13.6.1 倍频式逆变电路特点
13.6.2 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原理分析
13.6.3 主电路电量计算
13.6.4 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特点
13.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超音频电源
13.7.1 含串联逆变电路的IGBT超音频电源
13.7.2 含并联逆变电路的IGBT超音频电源
13.8 电力MOSFET高频加热电源
13.8.1 电路结构
13.8.2 逆变电路运行模式的选择
13.8.3 逆变控制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和定角电路
13.9 SIT高频加热电源
13.9.1 电路结构
13.9.2 缓冲电路
13.9.3 驱动电路
参考文献
第14章 交流电力控制器
14.1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
14.1.1 基本原理和主电路
14.1.2 触发控制电路
14.1.3 控制特性、选择电路及其应用
14.2 品闸管交流调功器
14.2.1 基本原理和主电路
14.2.2 控制电路设计要点
14.2.3 保护电路设计要点
14.2.4 感性负载调功器
14.2.5 使用要点
14.3 晶闸管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14.3.1 主电路和工作原理
14.3.2 控制电路
14.3.3 保护电路
参考文献
第15章 开关电源
15.1 概述
15.1.1 开关电源的基本概念
15.1.2 开关电源的发展史和发展趋势
15.1.3 开关电源的分类
15.1.4 开关电源的技术要点
15.2 开关电源的电路结构
15.2.1 非隔离型电路
15.2.2 隔离型电路
15.2.3 软开关电路
15.3 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
15.3.1 建模和分析
15.3.2 控制方式
15.3.3 并联均流技术
15.4 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15.4.1 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15.4.2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15.4.3 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15.5 开关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分析
15.5.1 输入参数
15.5.2 输出参数
15.5.3 电磁兼容性能指标
15.5.4 其他指标
15.6 主电路设计
15.6.1 主电路的选型
15.6.2 硬开关与软开关电路的选择
15.6.3 正激、推挽、半桥和全桥型电路的主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确定
15.6.4 反激型电路的主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确定
15.7 控制和保护电路设计
15.7.1 驱动电路
15.7.2 调节器电路
15.7.3 并机均流电路
15.7.4 保护电路
15.7.5 PWM控制电路
15.8 热设计和结构设计
15.8.1 开关器件的热设计
15.8.2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热设计
15.8.3 机箱结构的设计
15.9 电磁兼容设计
15.9.1 降低电磁干扰
15.9.2 降低电磁敏感性
参考文献
第16章 焊机电源
16.1 焊机电源分类
16.2 弧焊电源的电弧特性及基本要求
16.2.1 焊接电弧的电特性
16.2.2 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
16.3 逆变式弧焊电源
16.3.1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分类
16.3.2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基本原理
16.3.3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外特性
16.3.4 晶闸管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原理分析
16.3.5 IGBT逆变式弧焊电源的主电路工作原理
16.3.6 逆变式弧焊电源电力电子器件的选择和保护
16.4 电阻焊电源
16.4.1 电阻焊电源的特性
16.4.2 电阻焊机的基本参数
16.4.3 电阻焊电源的暂态过程
16.4.4 逆变式直流电阻焊电源
16.5 焊机电源噪声干扰及其抑制措施
16.5.1 焊机电源噪声干扰的产生
16.5.2 焊机电源的干扰抑制
参考文献
第17章 不间断电源
17.1 概述
17.1.1 UPS概况
17.1.2 UPS技术的发展
17.1.3 UPS的分类
17.1.4 UPS使用的标准
17.2 UPS的工作原理
17.2.1 后备式UPS
17.2.2 双变换在线式UPS
17.2.3 在线互动式UPS
17.2.4 Delta变换式UPS
17.2.5 典型UPS性能对比
17.3 UPS的性能指标
17.3.1 UPS的输入指标
17.3.2 UPS的蓄电池指标
17.3.3 UPS的输出指标
17.3.4 UPs的其他指标
17.3.5 集中监控和网管功能
17.4 UPS的组成和设计
17.4.1 蓄电池
17.4.2 整流充电器
17.4.3 静止逆变器
17.4.4 逆变市电转换电路
17.5 UPS的可靠性和并联运行控制技术
17.5.1 “冗余式”UPS供电系统结构
17.5.2 大容量UPS的模块化设计
17.5.3 UPS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技术
17.6 UPS的发展趋势
17.6.1 高频化
17.6.2 智能化
17.6.3 网络化
17.7 UPS的选型和使用维护
17.7.1 UPS的选型
17.7.2 UPS的使用和维护
17.7.3 著名UPS厂商及其产品
参考文献
第18章 照明电力电子技术
18.1 概述
18.1.1 镇流技术发展现状
18.1.2 照明系统的网络化控制
18.2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18.2.1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18.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18.3 逆变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
18.3.1 全桥逆变电路在镇流器中的应用
18.3.2 半桥逆变电路在镇流器中的应用
18.3.3 谐振式逆变电路在镇流器中的应用
18.4 磁技术
18.5 高压发生技术
18.5.1 对高压启动电路的要求
18.5.2 谐振高压启动方式
18.5.3 附加高压脉冲的启动电路方式
18.6 气体放电灯的镇流技术
18.6.1 荧光灯电子镇流技术
18.6.2 低压钠灯电子镇流技术
18.6.3 紫外线灯电子镇流技术
18.6.4 高压钠灯电子镇流技术
18.6.5 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技术
18.6.6 气体放电灯调光方法
18.7 电子镇流器中的电磁兼容技术
18.8 电子镇流器可靠性设计
18.8.1 镇流器性能与可靠性的折中设计
18.8.2 启动阶段的安全隐患
18.8.3 过渡过程的可靠性设计
18.9 半导体照明技术
18.9.1 半导体照明的发展
18.9.2 高亮度LED及其封装技术
18.9.3 LED照明驱动技术
18.9.4 白光LED的并联和串联驱动
18.9.5 白光LED的驱动芯片
18.9.6 LED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探讨
18.9.7 LED散热技术
18.9.8 LED发光效率的影响因素
18.9.9 提高光发射效率的方法
18.9.10 小结
18.10 照明网络控制系统
18.10.1 传统自动照明系统控制方法及其不足和网络化的优势
18.10.2 网络化照明的意义
18.10.3 常用网络化照明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18.10.4 网络化照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19章 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抑制装置
19.1 概述
19.1.1 无功功率的影响和补偿
19.1.2 谐波及其抑制
19.2 同步调相机和并联电容器
19.2.1 同步调相机
19.2.2 并联电容器
19.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19.3.1 TC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19.3.2 TS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19.3.3 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19.3.4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设计示例
19.3.5 静止无功发生器
19.4 无源滤波器
19.4.1 大容量整流站的特征谐波
19.4.2 LC滤波器的结构
19.4.3 LC滤波器的设计准则
19.4.4 单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19.4.5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19.5 有源电力滤波器
19.5.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19.5.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19.5.3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电磁器件
20.1 概述
20.1.1 电磁器件的特点和基本概念
20.1.2 各种结构类型的计算公式
20.1.3 计算公式的应用
20.2 整流(变流)变压器的设计
20.2.1 用途和特点
20.2.2 主要技术参数
20.2.3 结构特征
20.2.4 设计程序和计算实例
20.3 饱和电抗器的设计计算
20.3.1 用途与分类
20.3.2 联结型式
20.3.3 调压型饱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
20.3.4 调压型饱和电抗器的计算方法
20.3.5 调流型饱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
20.3.6 调流型饱和电抗器的计算方法
20.3.7 饱和电抗器的计算实例
20.4 相问变压器的设计计算
20.4.1 用途和分类
20.4.2 基本关系
20.4.3 150Hz相间变压器
20.4.4 300Hz相间变压器
20.4.5 相间变压器的计算实例
20.5 平波电抗器的设计计算
20.5.1 平波电抗器的参数计算
20.5.2 平波电抗器的结构设计
20.5.3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程序
20.5.4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实例
20.6 均流电抗器的设计计算
20.6.1 用途和分类
20.6.2 均流电抗器的铁心结构
20.6.3 均流电抗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
20.7 空心电抗器的设计计算
20.7.1 概述
20.7.2 各类电感的计算
20.7.3 计算实例
20.8 高频电磁器件的设计计算
20.8.1 高频磁性材料
20.8.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和计算实例
20.8.3 高频电感的设计计算和计算实例
参考文献
第21章 设计参考资料和数据
21.1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
21.1.1 电流和电压
21.1.2 接地、接机壳和等电位
21.1.3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21.1.4 电力电子器件
21.1.5 电机
21.1.6 变压器和电抗器
21.1.7 电能变换器
21.1.8 原电池和蓄电池组
21.1.9 触点(触头)
21.1.10 开关、开关装置
21.1.11 继电器
21.1.12 熔断器、熔断器式开关和避雷器
21.1.13 静态开关和静态开关器件
21.1.14 仪表、热电偶、灯和信号器件
21.1.15 脉冲及频率变换器、放大器和滤波器
21.1.16 二进制逻辑元件和模拟元件
21.2 变流器配套设备
21.2.1 整流变压器
21.2.2 快速熔断器
21.2.3 直流快速断路器
21.2.4 直流母线式大电流刀开关
21.2.5 纯水冷却装置
21.3 磁性材料
21.3.1 常用硅钢片的磁性能和工艺特性
21.3.2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主要磁性能和尺寸
21.3.3 非晶微晶合金铁心性能和规格.
21.4 导线材料和导线颜色
21.4.1 裸电线
21.4.2 铝、铜扁线和母线
21.4.3 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21.5 运算放大器
21.5.1 LM324通用型集成四运算放大器
21.5.2 OP07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21.5.3 SA01脉宽调制放大器
21.5.4 PA61大功率运算放大器
21.5.5 3650/3652光耦合线性放大器集成电路
21.6 集成触发器和驱动器电路
21.6.1 常用晶闸管集成触发器
21.6.2 常用GTR基极驱动器集成电路
21.6.3 常用MOSFE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
21.6.4 常用IGB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
21.7 系列化生产的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和驱动板
21.7.1 晶闸管的触发控制板
21.7.2 晶闸管类电力电子设备配套件
21.7.3 GTR驱动板
21.7.4 IGBT栅极驱动板
21.8 常用集成霍尔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
21.8.1 集成霍尔电流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
21.8.2 集成霍尔电压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
21.8.3 集成霍尔电流传感变送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
21.8.4 集成霍尔电压传感变送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
21.9 单相脉宽调制器集成电路
21.10 三相PWM和SPWM集成电路
21.1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其专用
集成电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