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1级城市支路新建工程,设计时速:30km/h。路面等级:高级路面。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交通等级:轻型交通。根据A线.C线.D线.2线.4线.5线的各段设计起点桩专号为K0+000,设计终点桩专为K0+ X X X.x x,在六条道路中最短全长412.029m,最长全长921.16.预计六条道路工程投资总额约为4200.00万元。
本工程六条道路中5线宽度为25m(18m主车道,人行道2×3.5m);其它线的宽度为16 m(9 m主车道,人行道2×3.5m);人行道上绿化釆用中心间距为6米,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树洞。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人行道下设有电力管沟,主车道下设有污、雨排水管网(雨、污分流);车行道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2.0%;抗震要求按七度设防;在六条道路中设有涵洞(最小直径为300厘米.最大直径为900厘米),该管涵根据开发情况由业主最终确定是否实施。
路面结构为:
(1)上面层:4cm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5线为5cm);
(2)下面层:6cm厚AC-20C粗粒式沥靑混凝土(5线为7cm);
(3)上基层:2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4)下基层:30厚级配砂砾石
人行道结构:
面层:0.3cm彩色压印混凝土。
垫层:10cmC25混凝土。
基层:20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一般要求
因本工程道路区域范围内,沿线用地已作详细规划,即将开发,且道路高程与现有地面高程相差不大,对填方部分采用1:1.5土质边坡,挖方部分采用1:1放坡处理以稳定边坡。
土基土质较差时应换尽不良土,如淤泥、建筑垃圾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必须全部清除,分层换填。
密实度
1.车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0~80cm范围内≥95%,80~150cm范围内≥93%,150cm以下≥90%,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亦必须达到上述压实度要求。
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0~80cm范围内≥95%。
对挖方段,如开挖后发现膨胀土或其它不良土质均需换填。挖方段土基压实度不低于95%(重型击实法)。
对开挖出来的耕植土或生活垃圾,不能作为填方路段的填土。
2.人行道:采用轻型击实标准,人行道路床压实度≥90%,二灰砂砾基层压实度≥95%。
路基加强处理
1、岩土勘察报告结论和建议:
1)拟建场地稳定,地形较平坦,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修路。
2)路基土表层为杂填土和素填土,结构松散,具较高的压缩性,若素填土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可选用素填土作基础持力层,对局部杂填土厚度大的地段采用砂卵石换填处理。否则以低液限粘土作路基持力层,对局部人工填土厚度大的地段采用砂卵石换填处理。
3)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卵石层的渗透系数取25m/d;场地土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分解类腐蚀和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4)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按表6选用。
5)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特征周期0.45s。场地属Ⅱ类建筑场地。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
6)沟槽开挖及路基施工时,应及时通知我公司和有关单位进行验槽,核对勘察资料。
7)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作为道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质资料依据。
2、路基加强处理
a、本道路沿线的现状沟渠,根据规划和岩土勘察报告,如果此类沟渠须进行填埋的,施工时须清除所有淤泥、腐质土、耕作土等不良土质,然后使用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级配砂砾石分层填筑至道路路基设计高;如果此类沟渠须进行临时保留的,按设计要求设置涵洞和改沟。
区域地下水水位现状较深,道路路基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但路基施工时仍须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同时应注意防止对中液限粘质土土层的扰动;
b、道路车行道范围内采用路基加强处理:
01+67~04+12段需清除现状杂填土或素填土后进行路基施工,清除厚度为原地面以下50-260cm;路基采用换填加强处理,换填深度为路基设计标高以下20cm范围内,换填材料采用符合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的级配砂砾石;路基设计标高以下20-260cm范围内,换填材料采用符合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的一般土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