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图1)
(一)案例(二)中KL-1分析:
通过本节的学习,您将
掌握双跨框架梁的钢筋(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中间支座负筋,受扭纵向钢筋)的计算;
(图2)
KL-1需要计算
1. 上部纵筋:上部通长筋;
2. 下部纵筋:下部通长筋;
3. 支座负筋:左支座负筋(第一排,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第二排),右支座负筋(第一排,第二排);
4. 受扭纵向钢筋;
5. 拉筋;
6. 箍筋长度及根数。
1. 上部通长筋
案例(二)中
LaE=34*25=850mm>hc-保护层=625mm须弯锚
hc-保护层+15d=1000mm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7200+7200-325-325)+1000+1000=15750mm
北京2001定额规定:直径≤12mm时12m一个搭接,直径>12mm时8m一个搭接。
1个搭接
2根
2. 下部通长筋
案例(二)中
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7200+7200-325-325)+1000+1000=15750mm
1个搭接
7根
3. 端支座负筋(第一排)
案例(二)中第一跨左支座(第一排)
8B25 4/4表示第一排为4B25,第二排为4B25,去掉上部通长筋2B25,剩下第一排支座负筋根数为2B25。
LaE=34*25=850mm>hc-保护层=625mm须弯锚
hc-保护层+15d=1000mm
第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长度(第一排)=净跨长/3+支座锚固=(7200-325-325)/3+1000=3183mm
2根
端支座负筋(第二排)
案例(二)中第一跨左支座(第二排)
端支座负筋的长度=净跨长/4+支座锚固
8B25 4/4表示第一排为4B25,第二排为4B25
LaE=34*25=850mm>hc-保护层=625mm须弯锚
hc-保护层+15d=1000mm
第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长度(第二排)=净跨长/4+支座锚固=(7200-325-325)/4+1000=2638mm
4根
4.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案例(二)中中间支座(第一排)
8B25 4/4表示第一排为4B25,第二排为4B25,去掉上部通长筋2B25,剩下第一排支座负筋根数为2B25。
中间支座负筋的长度(第一排)=2*max(第一跨净跨长,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2*(7200-325-325)/3+650=5017mm
2根
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
中间支座负筋的长度(第一排)=2*max(第一跨净跨长,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2*(7200-325-325)/4+650=3925mm
4根
5. 端支座负筋(第一排)
案例(二)中第二跨右支座(第一排)
8B25 4/4表示第一排为4B25,第二排为4B25,去掉上部通长筋2B25,剩下第一排支座负筋根数为2B25。
LaE=34*25=850mm>hc-保护层=625mm须弯锚
hc-保护层+15d=1000mm
第二跨右支座负筋的长度(第一排)=净跨长/3+支座锚固=(7200-325-325)/3+1000=3183mm
2根
端支座负筋(第二排)
案例(二)中第二跨右支座(第二排)
端支座负筋的长度=净跨长/4+支座锚固
8B25 4/4表示第一排为4B25,第二排为4B25
LaE=34*25=850mm>hc-保护层=625mm须弯锚
hc-保护层+15d=1000mm
第二跨右支座负筋的长度(第二排)=净跨长/4+支座锚固=(7200-325-325)/4+1000=2638mm
4根
6. 受扭纵向钢筋
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当直锚长度≥LaE且≥0.5hc+5d时,可以进行直锚,不需弯锚。
KL-1的锚固判断:LaE=34*10=340mm<625mm,所以直锚。
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直锚长度+2*6.25d
案例(二)中
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直锚长度+2*6.25d=(7200+7200-325-325)+max(LaE,0.5hc+5d)= 13750+(0.5*650+5*10)=14625mm
因为受扭纵向钢筋超过12米,所以中间会有一个搭接,其搭接长度为41d=41*10=410mm
4根
7. 拉筋
案例(一)中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 +2*1.9d+2*max(10d,75mm)=(300-2*25)+2*6+2*1.9*6+2*75=435mm
根数为ceil(7200-325*2)/(200*2)+1 =36根*2=72根
8. 箍筋
案例(二)中
箍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300-25*2+2*10)*2+(700-25*2+2*10)*2+1.9*10*2+2*10*10=2118mm
箍筋根数计算
第一跨箍筋根数=ceil((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ceil(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ceil((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ceil((1.5*700-50)/100)+1+ceil((1.5*700-50)/100)+1+ceil((7200-325*2-700*1.5*2)/200)-1=44根
第二跨箍筋根数=ceil((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ceil(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ceil((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ceil((1.5*700-50)/100)+1+ceil((1.5*700-50)/100)+1+ceil((7200-325*2-700*1.5*2)/200)-1=44根
(二)案例(二)中KL-2分析:
(图3)
1. 下部纵筋(第一跨)
因为KL-2属于上平下不平情况,下部钢筋构造就会发生变化,其构造详图如下:
(图4)
KL-2中LaE=34*22=748mm
hc-保护层+15d=650-25+15*22=955mm
第一跨下部纵筋=净跨长+左右锚固=(7200-325-325)+(650-25+15*22)+(650-25+15*22)=8460mm
1个搭接
7根
2. 下部纵筋(第二跨)
第二跨下部纵筋=净跨长+左锚固LaE+右锚固=(7200-325-325)+(34*22)+(650-25+15*22)=8253mm
1个搭接
7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