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工程计价由定额计价方式向清单计价方式转变,建筑市场价格从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转变,而企业定额作为衡量施工企业产品成本、水平高低的砝码,是企业进行投标报价和成本核算的重要工具。由此,对企业定额的应用与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企业定额的重要性

根据住建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2.0.12条,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而编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等消耗量标准。企业定额反映了施工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从价值上反映了生产资料的消耗。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的内部定额,综合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

1.1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建设工程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的重要法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政府搭建平台,各市场参与主体各显其能,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资源市场配置的目的。政府主管部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打破了过去由政府的造价部门统一单价的做法,摒弃了原来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计划性的东西,放手让施工企业多一些担当,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价格和技术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根本目的。

用招投标机制推动竞争,从而在竞争中形成市场,进一步推进整个建设领域的发展;这也是招投标制度和造价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如果各投标企业都按照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行业定额,对同一个工程项目,用同样的图纸和同样的工程数量,各投标单位报工程造价就体现不出市场竞争。施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现有的建设市场形势,有一套切合企业本身实际情况的企业定额是十分重要的;运用自己的企业定额资料去制定工程量清单中的报价,尽管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报价包括的内容仍然沿用了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的规定,但是,在材料消耗、用工消耗、机械种类、机械配置和使用方案、管理费用的构成等各项指标上,基本上是按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与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相比,体现了企业在施工管理上的特点和竞争力。

1.2企业定额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一把标尺,是反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经济指标。

企业是经济实体,只有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中通过承揽足够的工程项目来赚取利润,在市场经济中才能持续发展,在同行中才有话语权。而凸显企业优势就是要加强和重视企业成本核算,通过降低企业定额中的人、材、机消耗来反映。施工企业建立了企业定额以后,必然会根据企业定额对招投标及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在进行投标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企业定额报价。该报价因该是兼顾了企业的成本及利润的较底报价,如果该报价在投标时高于其它单位较多,就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需要提高,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成本进行细致的核算分析,找出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招投标来承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根据企业定额对各个项目进行跟踪成本分析,如果发现项目的实际成本和企业定额有较大差距,说明该项目存在问题。通过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分析,同其他企业比较,分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存在的差距,做到知已知彼,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企业定额是企业推广新技术和鼓励创新的工具。

企业定额客观上反映了企业施工技术、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案的水平。因此,企业在建立了企业定额后,通过对比业内其他企业找出差差距,进而引进、学习吸收先进企业的技术。通过推广新技术,企业提高了效益,创新的劲头就更足了。

1.4企业定额的建立和使用可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规范承发包行为。

企业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监督下的招投标市场中标工程,与建设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在工程承建过程中赚取合理的利润,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定额的应用,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按实际消耗水平报价,这就避免了施工企业为了在竟标中取胜,无节制的压价、降价,造成企业效率低下、生产亏损、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也避免了业主在招投标中滋生腐败。在我国建筑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为规范承发包行为,为建筑业健康发展,企业定额的建立和使用一定会产生深远和重大影响。

企业定额适应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最终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化,由市场形成价格是关键。如果以全国(地区)或行业统一定额为依据来报价,不仅不能体现市场竞争,也不能真正确定其工程成本。而以各自的企业定额为基础报价,就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成本的差异,在施工企业之间形成的竟争,从而真正达到市场形成价格的目的。因此,可以说企业定额的编制和运用是我国工程造价领域改革关键而重要的一步。

2、企业定额应用的状况

2.1企业定额应用的现状

企业定额在我国建筑企业的应用差距很大,水平很不平衡。根据调研,第一种情况是极少数施工企业已经编制了企业定额,并且正在使用自己的企业定额,在使用中不断完善、更新、补充内容。但都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中,并没有真正用于在工程投标报价中。这些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丰富的施工经验、先进的生产装备及技术。这些企业一般是原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或经过改制以后成为国家控股的大型建筑施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承建工程,有着很雄厚的实力。第二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企业原来属于国有,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改制为股份制,它们依靠的国有单位遗留下来的人才、技术、设备和品牌,缺少推行企业定额的内在要求,如果他们能够加强自身的管理,可以成为未来建筑界有力的竟争对手。第三种情况是大部分施工企业没有着手编制企业定额,这些企业多数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乡镇施工队,后来逐步壮大起来的施工企业,还有一部分企业有工程时成立,没工程项目时消失,他们的技术和装备比不了上述的两类企业,管理更比不上上述的一类企业,从人力、物力、财力、设备上都无法与前两者相比。

2.2企业定额应用不足的原因

从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企业定额应用存在着严重不足,施工企业未能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定额,关键时候借用政府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行业定额来应付,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2.1市场监管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工程投标承揽施工任务。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招标投标市场的不规范操作等都给企业定额的应用带来消极影响。相应的市场监管机制也不够完备,在投标过程中,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竞争,只要投标中标就行,于是各施工企业几乎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在投标过程中弄到建设方的标底,与标底价贴近,其计价也是按照行业定额或地区定额套用,或者是在原定额套价的基础上降一定的百分点作为竞争标底。这样,投标报价没有挖掘企业的自身潜力,报价降低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这是目前某些企业中企业定额未编制的客观原因。中标建设工程的企业不一定是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造成各施工企业产生错觉,编制企业定额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要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建筑市场的监管层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2.2企业管理层方面

我国建筑业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一些企业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计划经济时形成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不强,长期依赖政府造价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但是政府造价主管部门的计价定额代表的是社会平均水平,不能体现企业先进性、技术优势、管理优势。

进一步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解决企业定额应用不足思路

综上,看出企业定额的应用存在着严重不足;从分析企业定额应用的必要性,可以看出企业定额应用的重要性。解决企业定额应用不足的问题,既需要造价管理部门与企业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具体说来,提出以下研究解决思路:

(1)造价管理部门应鼓励和引导企业编制和使用企业定额,市场监管层应健全相关的制度、标准,加强对工程计价活动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引导企业遵纪守法,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从而为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应用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的,由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财务、计算机专业人员等各方面技术业务过硬的人员组成企业定额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定额的编制工作,从组织上来确保企业定额的编制成功。

(3)联系造价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适时进行业务培训。

(4)企业确保编制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从物质支持上确保定额编制的顺利进行,这是该项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5)定额编制过程中所用的数据,所选取的工程要有充分的代表性,编制的定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6)定额编制好后,再回到项目中进行检验,以确保定额的准确性。

(7)所建立的企业定额应充分体现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用性强,反映企业自身特点。

(8)建立企业定额应用的常设研究机构,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客观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在应用中要不断修编、补充、完善,既培养专业人才,又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