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我从中建裸辞,一气之下坐飞机回到了东北。南方34度,北方29度,这5度真的是天和地的区别,呼吸着北方干燥的空气,我觉得整个人都清爽了,这特么才是我该呆的地方啊!

刚回来肯定时没有工作的,不过2011年的建筑市场还是非常火爆的。很快,朋友介绍了一个私人老板挂靠的单位,我去做了技术负责人。记得当时的面试让我非常意外,我去公司面试时,我们老板就问了我一个问题:“技术负责能干不?”我咬着牙说能,老板就说好,面试完成……当时我才接触建筑施工一年,接触土建不到四个月。(豆工注:打台球常说“大力出奇迹”,在这里胆儿大也能出奇迹)
 
上班的第二天,我犯了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直到一年半后才发现。当时测量员来问我,有个门口的构造柱,有两个小耳朵,左右方向都有,是不是能取消,    以达到简化施工的效果。我考虑了半天,认为没有问题。结果一年半以后,安装进户门的时候才发现,门是有贴脸的,那两个跺是固定门脸的……不剔凿门都装不上,大干了七天,总算装上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新单位的工作——技术负责人。记得最傻比的一次,甲方让我将标高误差控制在三毫米以内,结果我还和人大吵一架,我说做不到,哈哈。
 
毕业一年,从中建辞职时的工资是3500,到了这个单位老板给五千,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就算这样,那时的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当初毕业时就在想,什么时候能挣到五千啊?毕业一年,我的愿望实现了。但是干着干着,我又有点不满意了,因为其他熟手施工员,基本都是八千到一万。总之,当时我的生活就是一边干、一边学、一边问、一边看,特别累。但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真的很明显,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东西。也许是我运气好,我们公司是两个老板合伙干,我是其中一个老板雇的人,同一个办公室另一个老板的技术负责是一个刘姓老爷子,很好、很幽默的一个人。我不懂的地方只要问他,他从不私藏,他算是我第二个师父,现在还很感激他。
 
讲一个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施工和预算是不分家的,所以当时我也在学预算。我也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去学学预算,如果精力不够,至少也要学到能看懂工程量清单,能看懂组价,知道每个价格是怎么来的,不必会算。至于为什么,稍后说。
 
相信这里有很多在学一建的人吧,我也学了三年,很遗憾我一建没过,实在是没有时间去背,现在看到一建书就闹心(⊙﹏⊙)b。做工程管理的,往上做到经理级别的时候,你负责的工作主要会有合约和工程两个部门,这两个部门的结合,会让你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先说前面说的一建,工程施工工艺和预算结合在一起,会让你节约施工成本、施工工序;施工工期与预算的结合,会让你了解成本是否超支。
 
上面说的只是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结合施工管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前期的结合,两者的结合会让你负责的整个工程脉络更加清晰。举个例子,一个新工程中标后,双方会签订承包合同,在合同中比较重要的除了合同金额就是工期和付款方式了。在中标后,我们会根据工期制定工期计划,而大部分的工期计划都只是单独工期的计划,而当时我们的工期计划将付款节点也列入到了工期计划中。也就是能看到工程干到什么位置,才能第一次付款,再根据工期计划中的付款节点,从工程款清单里划出当时的产值,也就是花的钱。
 
这样,干到这个节点需要的资金,就能算出来,就能算出自己项目的资金计划,最后根据自己手中的资金,控制付款的节奏,控制成本的支出,控制预算结算时的利润和材料的采购计划,施工和预算两者的结合会形成一个完整闭环。这就是我学习一建所学到的东西,在我的上一个工程应用了一下,效果很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在上一个工程中,施工和预算都是我自己完成,导致自己很累,只在工程后期应用效果很好。还是那句话,我才干了六年,如果有错误,大家指出来,一起探讨,希望我说的你们能理解,给没接触过的人一点点启发,这就够了。
 
上面的内容就是我在施工单位最大的收获,这样做会将工程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即使甲方拖延付款,两个月内,我也能保证工程正常进行,或者至少保证不会停工闹事。
 
再强调一下:真心建议大家都学学预算。
 
这样会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即使你现在用不到,也要拿你现在的工程练习。拿到合同,拿到清单,拿到施工计划,开始排一排上面提到的几个计划,半个月的业余时间足够了。当你完成后就会发现,你对工程已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对项目经理有些做法也会更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