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管理与监督不够完善
现在建筑承包单位关注更多的不是如何完善工程实施,而是中标的多少。承包单位希望接到的工程越多越好,但却不顾施工的质量问题。中标单位低价把自己手中的工程外包给其他小的施工队,从中赚取差价。而这些施工队没有相应的资质证明,管理松散。因此,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甚至不能保证施工中工人的人身安全,更不用说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可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筑行业的内部管理与监督密切相关,这需要政府从严把关。
2.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单位,因此施工单位在管理方面的疏忽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一般施工单位主要把资源放在施工方面,安全管理岗位只安排少量闲散人员,安全配套设施不齐全,检查也只是走过场,使得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加之,施工单位的绩效考核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按时进行,没有考核制度监督工人施工,自然会导致施工质量不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和考核制度的流失加大了建筑安全的隐患。
3.建筑企业用料和机械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物的质量与施工用的材料和机械有密切联系。首先,材料属于建筑工程的原料,原料质量不过关就不可能造出高质量的房屋。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选用质量较次的水泥、钢筋等,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材料质量不行是导致建筑物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其次,机械是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辅助工具,施工单位对机械的选择不合理,机械本身准确度不够、加之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等,都会影响施工的质量。
4.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较低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人员,但有些施工单位在不了解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情况下就让其进行施工。员工在施工中屡犯错误,给施工安全留下隐患。另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施工随意性很大,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施工过程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1.整肃建筑工程外部环境
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首先要整顿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给各建筑施工单位创造一个公平的大环境。这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整肃行业内部的不规范行为,比如拖欠工资、价格不合理、随意转包工程等。同时,只有通过法律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在行业内形成守信的良性循环,彻底转变行业风气。
2.完善建筑单位安全质量管理体制
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是评价施工单位的两项重要指标,如果施工企业不能保证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就会被其他企业代替。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把安全作为施工中的第一要务,以安全和质量为首要目标。并建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体制,以制度保证安全,明确划分各环节的责任人。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任务确立施工目标,对施工内容进行拆分并把每项内容分配给各部门。其次,要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约束建筑施工,比如加大安全管理岗位的人力投入,设立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对每项工程进行验收。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不可挪作他用,以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施工前必须提交完整的施工计划书,按计划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机器设备以及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确保施工用料的质量和机械的正常使用
施工材料是建筑产品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的好坏,因此必须确保施工用料的合格。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采购,对采购的原料要进行抽样检查。在使用前还要再次进行检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混入其中。另外,施工所用的机械也要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对于规格型号不符的设备要马上更换,对于旧设备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还要对机械进行登记,以明确责任归属。特别是诸如塔吊等大型机器,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要规范其使用、保管、维修等流程。
4.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地是比较杂乱的地方,场地不仅要供施工,还要供居住,劳动环境比较差,而且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工人很有必要接受关于安全施工的培训,建筑单位作为管理方有义务为施工人员提供这种培训。为达到培训目的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诸如现场演练、生动演说、播放视频等。通过教授正确的施工方法引导施工人员,以反面案例的惨痛教训警示施工人员。培训的另外一个内容就是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基础专业知识的巩固,对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这对施工新手很有好处,并且很有必要。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检验施工人员的学习情况。对不合格者还要继续培训,对合格者准予上岗,对优秀者在工作中可以予以重任,考核结果可以成为施工单位安排分工的一个标准。另外,建设单位必须为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保险,确保发生事故后施工人员可以得到赔偿。
三、结语
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施工企业的发展潜力,施工安全反应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反映的是企业的生产能力。施工企业只有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检验施工材料和施工环节,才能保证完成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可见,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不仅对企业有重大意义,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