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设计变更、进度加快、标准提高、施工条件、材料价格等变化,从而影响工期和造价。一些施工企业在经过残酷压价,低价中标后,正是利用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这些环节的漏洞,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增强填写签证单的有效性,使签证成果得到合理的固定,并通过变更设计增加项目或提高价格等手段,来保证其利润。

利用签证可信度转变签证主体

工程签证,作为承发包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沟通工具,用于调整工程造价、顺延工期或赔偿损失。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出具的手续在结算时的可信度往往高于施工单位发起的,因此,施工企业倾向于将签证转化为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单或建设单位签发的工程联系单,以提高其在结算中的权重。

增强签证单有效性固定签证成果

施工企业填写签证单时,追求内容的明确性,力求直接签总价而非单价,直接签单价而非工程量,直接签结果而非事实。这种策略减少了建设单位在结算时的审减空间,确保签证成果的固定。此外,签证方式尽可能围绕计价依据,细化填写内容,以适应不同合同类型的要求,确保计价的便利性和合理性。

利用变更设计增加项目或提高价格等

 

1、利用设计变更创利的手段 

设计变更成为施工企业创利的利器,特别是在以下情形下:

  • 利用设计漏洞:施工企业利用设计中的模糊地带,如预埋件、构造配筋等,通过设计单位的认可,创造额外利润。
  • 优化施工工法:当设计要求与施工企业的常规做法存在差异时,企业会寻求更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法,通过设计变更降低成本。
  • 调整工程量:通过增加报价高的项目,减少成本高昂或收益低微的部分,调整工程量以提高利润。
  • 强化规范要求:让设计单位将本应包含在工程报价中的附加工作内容,作为强制要求写入设计,如超灌混凝土、外放结构等,以增加额外费用。

2、利用工程联系单创利的手段

工程联系单作为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沟通的媒介,常被用来增加工程造价。施工企业利用建设单位的管理漏洞,如授权不当、审批流程不严等,通过专业技术优势误导建设单位,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量或提高材料标准。

 

增加现场经济签证,合理加大工程量

施工企业通过研究合同细节,寻找合同条款及定额文件中的灰色地带,利用现场经济签证增加工程量。常见手段包括事后补签、虚报工程量、重复签证同一工程内容,以及在签证单中加入“列入直接费”的表述,以获取更多费用。

以上就施工企业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中的一些创利手段作了概括。从施工企业而言,由于招标时压价太多,不这么做也许就会亏损,但这些做法毕竟是不正当的,有损企业诚信,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从源头上规范招投标行为,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