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大高差筏形基础悬模支设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工艺流程阐述了其安装过程,此方法可以保证基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操作性强,减少质量问题。相比较吊模技术在大高差的模板支设中效果更明显;模板支护质量、混凝土浇筑方法会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此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高层住宅楼的兴起,复杂多变的地形需要不同的基础形式,其中坡地建筑较多采用多阶连续筏形基础结构形式,基础设计高差过大增加了模板支设难度,不易保证基础模板强度、刚度和整体性。大高差筏形基础采用合理的悬模支设施工方法,可保证基础混凝土较好的施工质量,并且具有稳定、安全、经济、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艺原理

利用建筑施工原理,以勾拉结合的模板体系为主要施工手段,定型化地加工制作勾头螺栓、定位马凳等固定工具,改良吊模施工方法,增强模板体系的安全、稳定性。以现浇筏形混凝土为主导工序,组织有节奏的均衡施工。

工艺特点

(1)用勾拉结合的施工方法使悬模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比其他支模体系更有保障,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体系变形控制在1~3 mm,拆模后混凝土垂直度及平整度均在1~5 mm。 

(2)悬模采用内勾、上部斜拉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性等质量因素更易控制,不会影响筏板各台阶表面的找平,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3)稳定的悬模支设形式不易胀模,比支模体系更符合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4)勾拉结合的悬模支设具有经济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工艺流程

制作勾头螺栓、加工木模板、制作定位马凳→测量放线→焊接模板定位支撑钢筋→支设模板、方木→安装勾头螺栓及钢管背楞→校正位置及垂直→固定模板→模板安装验收→浇筑混凝土、专人护模、拆模→割除墙面多余钢筋、清理维护。

支设步骤

1.制作勾头螺栓

勾头螺栓由对拉螺栓制作,选用M14的对拉螺栓,在选取长度上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对拉螺栓长度=弯曲段长度+平直段长度+弯曲损耗。

其中弯曲段长度=附加钢筋直径+筏板上网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

平直段长度=附加钢筋直径+筏板上网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木模板厚度+方木厚度+钢管直径+3道三星卡厚度+螺母调节范围。

弯曲损耗由回弯半径确定,此处可忽略不计。螺母调节范围为100~200 mm。对拉螺栓选定后,使用钢筋弯曲机统一制作,制作时先单一制作,在达到理想弯曲度时,进行划线,可多个定型制作,勾头螺栓的回弯角度为180°,回弯半径多设为25 mm以便施工。

2.加工组合模板

模板种类选取可按施工现场材料选定,一般多选用木模板,以保证模板的刚度。模板高度由筏板台阶的高度而定,一般比筏板高200~300 mm。确定高度后,用钻孔电钻对模板进行钻孔,孔径为16 mm。钻孔时,下排孔中心距模板下口200 mm,上排孔中心距模板上口为400 mm,孔竖距不大于500 mm,孔横距不大于600 mm,确定统一尺寸后便于施工。用方木将模板拼装,相临方木接头交错布置,方木间距不超过200 mm,并避开孔口,拼装长度以便于实际运输为准。

3.制作马凳定位筋

马凳分2类制作,采用 18钢筋焊接而成,平台部位马凳采用扭工字形支承马凳,上部焊接通长钢筋,纵向间距2 m,同一通长钢筋内横向间距1.5 m。筏板台阶高差变化处设树枝形定位马凳,定位马凳横向间距1 m,下阶筏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点焊固定在钢筋网片上。马凳上部的竖向钢筋起到定位悬模水平方向作用,马凳上部第1个横向钢筋起到支撑悬模底部作用,第2个横向钢筋起到支撑筏形基础下层台阶的上层钢筋网作用。马凳焊接使用E50焊条,为保护焊接强度,焊点焊缝要符合施工工程焊接要求(图1)。马凳焊接应符合行业标准JGJ 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和JGJ/T 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1.png

4.测量放线

(1)在筏板钢筋绑扎验收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使用经纬仪对筏板台阶水平位置定位放线,并在下层台阶的钢筋网上打出控制线标志。

(2)使用水准仪确定筏板每个台阶的高度,在台阶高差附近做多点标志。

5.安装准备

(1)钢筋绑扎完毕,侧面钢筋保护层的塑料垫块已安置到位,各分项工程通过隐蔽验收工作。

(2)焊接筏板上层台阶模板的定位钢筋,起到顶棍作用,防止塑料垫块刚度不足,其纵横间距为1 m,且竖向至少设置2排定位钢筋。采用 18的钢筋制作定位钢筋,为100 mm的短钢筋头,先用扎丝将其正确固定在筏板钢筋上,然后进行点焊。

(3)根椐控制线,使用小铁锤校正定位马凳位置,并将其点焊在下阶筏板上层钢筋网上。

6.悬模支设

(1)将拼装完成的模板就位,相互对接固定。

(2)穿入勾头螺栓,使用2根钢管垂直背楞,钢管长度大于模板高度,垫上三星卡、旋紧螺帽固定,校正。

(3)用双股10号铁丝将上部2排勾头螺栓分别呈30°、45°固定于筏板上层台阶的下网钢筋上,将其绞紧打结,使其有一定的预加应力。

(4)通过松紧勾头螺栓的螺母,重新校正模板,且保证铁丝的预加应力。模板垂直度为–3~0 mm,即向上口可稍向内略有偏差。

7.模板的拆除、清理钢筋

(1)严格掌握拆模强度,常温施工时不得低于1.0 MPa,冬期施工时不得低于受冻临界强度,并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缺角、不裂缝。

(2)剪力墙拆模时,应按支模的逆顺序进行,注意保护现浇筏板立面,严禁强行砸撬模板。若脱模困难,则在模板周边多点采用撬棍轻撬。拆模后将螺母、三星卡、钢管、方木、木模板分类收集,运出施工作业面并集中堆放。

(3)对筏板混凝土浇水养护,在其达到设计强度后,使用氧气焊切除筏板表面及侧面多余钢筋。

小结

大高差筏形基础悬模支设主要通过对勾头螺栓和定位马凳的设计,采用新型勾拉支模体系,成功进行了大高差、多台阶基础悬模支设,完成筏形基础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保障了基础底板结构整体性,具有经济、简便、快捷的施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