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轨道工程
1.1无缝线路施工
1.1.1无缝线路作业程序:
⑴摊铺15cm厚的底层道床
⑵人工摆放混凝土枕,连接临时轨;
⑶长轨运输列车将长钢轨运至工地,顺沿轨排两侧将长钢轨卸下;
⑷焊接长钢轨;
⑸换轨车驶入工地,拨出线上25m临时轨,拨入长轨条,落入轨枕的承轨台;
⑹组装扣件;
⑺上碴、机械整道;
⑻温度应力放散。
1.1.2无缝线路的技术标准
1.1.2.1路基
铺设无缝线路的路基必须一次构筑成稳固的基础。路基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使用路基后的沉降处在允许范围内至关重要。
⑴路基面宽度:按照设计路基宽度进行,路基面设计为三角形,由中心线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
⑵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总厚度为2.5m。其中表层厚度为0.6m,底层厚度为1.9m。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沙砾石,基床底层填料采用改良土。
⑶一般路基压实标准
级配沙砾石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190MPa/m,空隙率n<18%;
改良土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110MPa/m,压实系数Kh≥0.95;
基床以下部分:地基系数K30≥90MPa/m,压实系数Kh≥0.9。
⑷工后沉降量
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一般不应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4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不应大于8cm。
1.1.2.2轨道
⑴道床
①道床断面
道床采用单层道床,厚35cm,材料采用符合《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的Ⅰ级道碴。正线单线道床顶面宽度3.4m,碴肩堆高15cm。道床边坡1:1.75。
②碎石道床施工技术标准
道床施工必须采用大型机械作业,并分阶段实施,才能满足竣工后开通线路即按设计速度运行的要求。道床在建过程中的稳定状态,可分为松散阶段、初期稳定阶段、稳定阶段共三个阶段。
松散阶段:用摊铺机将道碴铺成15cm厚的底层道床,并平整均匀。
初期稳定阶段:铺好轨枕、长钢轨后,分层补碴、分层起道捣固,再经动力稳定作用,道床阻力迅速提高,道床密实度、轨枕支撑刚度达到铺设无缝线路的条件。
稳定阶段:道床经过分阶段强化稳定和工程类车的碾压,道床功能和力学特性稳定提高,达到最优状态,能满足线路开通时列车即按设计速度安全运行的目标。
③各阶段道床桌也标准
道床断面集合尺寸允许误差:
摊铺后的底层道床应平整,且中部道床不得高于枕端;
道床厚度完工后要达到设计尺寸,允许误差为-20mm;
道床肩宽完工后应达到设计标准,一侧肩宽允许误差为±20mm。
道床状态参数标准值
道床质量状态以道床横向阻力、纵向阻力、支承刚度和密实度等四项指标来评定。各项参数的测试工作在线路机械化整修后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
项 目
|
120<v≤200km/h
|
|
Ⅲ型轨枕
|
||
初期稳定阶段
|
稳定阶段
|
|
道床横向阻力(KN/枕)
|
7.5
|
10
|
道床纵向阻力(KN/枕)
|
|
12
|
道床支承刚度(KN/mm)
|
70
|
100
|
道床密实度(g/cm3)
|
|
1.7
|
⑵钢轨、轨枕及扣件
无缝线路采用60kg/PD3无孔新钢轨,两端缓冲区采用25米60kg/PD3有孔新钢轨。场制钢轨顶锻量按20mm计算,长钢轨长度执行设计标准。接头采用对接式,采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10级螺母、平垫圈。线路采用Ⅲ型混凝土岔枕。正线采用Ⅱ型弹条扣件。轨下采用静刚度为55-80KN/mm的橡胶垫板。(以上标准均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1.1.2.3钢轨焊缝(速度:120km/h<v≤200km/h)
1.1.2.3.1焊缝外观要求
(1)按《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1632-2005)焊缝处轨面高低用1m直尺测量,允许误差为0至+0.3mm。
(2)焊缝内侧工作边用1m直尺测量,允许误差为0至±0.3mm。
(3)焊缝位于垫板上时,轨底不平度允许误差为0至+1.0mm。
1.1.2.3.2接触焊工艺要求(P60Kg/m钢轨,下同)
(1)伸出长度为(138±1)mm
(2)闪光流量为(30±1)mm
(3)闪光初速为(1.0-1.4)mm/s
(4)闪光末速为(2.1-3.1)mm/s
(5)焊接时间:预热、连续闪光和顶锻的时间控制。
(6)接触压力:应达到60KN。
(7)夹紧压力:应达到580KN。
(8)顶锻压力:应达到320KN。
(9)开始加速:钢轨伸长量达到130mm时开始加速。
1.1.2.3.3气压焊工艺
(1)钢轨固定:相互焊接的钢轨接缝要对其找平,两端面对齐后要相互吻合,不得有大于0.25mm的缝隙。焊机左右夹持钢轨的夹钳之风压要达到500KPa。
(2)钢轨加热:确定适当的氧气和乙炔的压力和流量、加热器的摆动量和频率、钢轨的顶锻量等参数,加热孔的位置要通过试验和测试确定。
(3)顶锻:顶锻由顶锻力好人顶锻量确定两个控制参数控制。顶锻力的大小由焊件的成分选定,含碳量在0.64-0.8%时,顶锻力为(11-30)×10 m3KPa。顶锻量按照设计要求为20mm。
(4)焊接接头的修整:切除凸出量时,一般均保有一定的残余量,经整修、打磨和调直后,使焊缝外形与原轨一致。
(5)钢轨正火:采用专用的正火设备,在轨温降至450℃-500℃之后进行正火处理,以改善焊道的金属结构和力学性能。
1.1.2.3.4铝热焊工艺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焊接接头不得有台阶和扭曲;轨头平整圆滑,用1米直尺测量,顶面、侧面不平整度应在0.5mm以内,顶面不得有负值;打磨后焊面应平顺。
(2)探伤检查:经探伤检查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切除重伤。
轨道集合偏差:
项目
|
轨距
|
水平
|
轨向
|
高低
|
扭曲
|
允许差
|
±2
|
3
|
3/10m
|
3/10m
|
1‰(用3m测量基线
|
1.1.3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
1.1.3.1道床施工工艺
道床结构是无缝线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床的施工工序与方法同无缝线路的铺设工序有关。一般在铺设轨枕或轨排之前,先铺好道床底层。使之具有良好的密实平整状态,为铺枕或铺轨排以及后续补碴整道奠定基础。在全线道床摊铺前,应做1km的底层道床摊铺试验段。取得合理参数并经验收合格后再全面施工。
1.1.3.1.1摊铺底层道床机械
一般采用大型摊铺机,有利于摊铺道床底层道碴或道床下部的垫层。大型摊铺机多为公铁两用型,既有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功能,又有摊铺碎石道床和路基的基床表层功能。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利用推土机或平地机进行道碴的摊铺作业。摊铺施工也要配备压路机对摊铺层进行压实作业。
1.1.3.1.2道碴摊铺层的断面尺寸
摊铺层的厚度为15cm,顶宽要满足下列条件:
(1) 铺枕后碴肩宽度的预留量;
(2) 要具有稳固支承牵引长钢轨滚筒的支承力;
(3) 具有设置铺轨机龙门架走行轨的必要宽度。
依据秦沈客运专线的经验,本段工程摊铺层的顶面宽度单线采用4m。控制底碴的外形尺寸主要靠选择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工作仰角和摊铺机的走行速度。经过试铺、检验、复核、比选,熨平板工作仰角选择2%-4%为宜,走行速度1.2-1.8m/min为宜。
要控制好底碴的平整度和密度,最主要的是要选择并调整好摊铺机夯锤振动频率、夯锤振幅、走行速度。
摊铺机作业技术参数
名称
|
铺设厚度(mm)
|
走行速度(m/min)
|
夯振频率(rpm)
|
夯振幅度(mm)
|
参数
|
150
|
1.2-1.8
|
1400
|
7
|
1.1.3.1.3道岔道床底碴的摊铺
在铺设岔枕之前应尽量铺设一定厚度的道床,摊铺厚度应尽量接近岔枕的枕下道床厚度。本段摊铺厚度采用27-28cm。摊铺厚度大于15cm时应分层摊铺、分层压实,使道床充实密实,以保证道岔铺设后达到上部准、下部稳的要求。岔位摊铺层的顶宽应满足岔枕铺后碴肩宽度不小于30cm。因此,顶宽应根据岔枕长度分段次取值。岔位的摊铺要确保摊铺的平整度,以保证岔枕铺后不出现“垫腰”病害。
1.1.3.1.4摊铺层平整度、密实度的检验:
(1)区间线路平直度以3m直尺测量,各方向平度值≤30mm;岔位平直度用3m直尺测量,各方向≤10mm。
(2)区间线路密实度≥1.60g/cm3,岔位密实度≥1.70 g/cm3。
1.1.3.2长钢轨铺设方法
1.1.3.2.1轨排铺设法的主要施工设备
(1)配有大型铺轨吊机的轨排运输列车。
(2)长钢轨装运列车。
(3)由轨道车牵引的换轨车。
(4)周转轨回首列车。
1.1.3.2.2轨排铺设法施工作业程序见前“2无缝线路的施工作业程序”。
1.1.3.2.3长轨条铺后的补碴、整道作业
⑴补碴、整道作业的机械配备
①K30型风动卸碴车
②大型综合作业机组,简称MDZ作业机组。由以下机械组成:
D08-32型、08-32型或09-32型捣固车;
CD08-475型道岔专用捣固车;
SPZ200型或SPZ160型配碴整形车;
WD320型动力稳定车。
⑵补碴、整道作业流程
⑶补碴、整道作业流程
①线路资料交接;
②线路测量;
③卸碴、配碴整形;
④捣固,大型捣固机同时具有起、拨、夯功能;
⑤动力稳定;
⑥线路测量(复测)。
⑷MDZ机组进入工地,机械作业启动
①配碴整形车先导,进行配碴整形;
②配碴整形300m之后,捣固车进入作业区开始捣固(起、拨、捣)
③捣固作业300m之后,动力稳定车开始作业。
如此反复进行补碴、整道作业三遍,道床进入初期稳定阶段。长轨条放散应力,并在规定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线路,之后在进行第四遍和第五遍整道作业,使道床进入稳定期。
⑸整道作业技术要求
①卸碴:长钢轨铺设后,应立即第一次卸碴,卸碴量为上层道床设计量的60%-70%;在MDZ机组第二遍综合作业之后,进行第二次卸碴,卸碴量为上层道床设计量的20%-25%。MDZ第三遍综合作业之后,进行第三次卸碴,卸碴量为上层道床设计量的5%-10%左右。
卸碴要均匀。第一次卸碴,K13卸碴车的中门必须打开,道心补碴要卸足。站线及道岔区要按设计量一次卸足道碴。道岔区卸碴要设专人清理,以确保行车无障碍。
②MDZ机组作业之前,测量人员要复核线路中心桩、水准点高程、曲线桩和变更设计资料等。每次作业之前,测量人员要向捣固车提供线路起、拨数据。每一遍作业之后道床的下沉量约为起道量的20%。
③第一遍整道作业之前要拨正线路的大方向,经捣固车起、拨、捣作业后,线路中心线基本达到设计标准。第二遍整道作业按绳正法粗略整正曲线,同时设置超高。第三遍整道作业按绳正法准确校正曲线圆顺度,同时准确校正超高。前三遍整道作业后,轨面标高应预留起道量,使之低于设计标高,直线预留起道量20-40mm,曲线预留起道量≤20mm。经三遍整道作业后,道床基本达到初期稳定状态。
④前三遍整道作业,其起道量每一遍不得超过80 mm。起道量为50-80mm时,采用双捣作业;起道量小于50mm时,采用单捣作业。
⑤作业轨温条件:由长钢轨组成的轨道框架在卸碴整道之前为浮放的轨道,且前三遍整道的起道量较大,因此,补碴整道时的轨温应有所限制,起、拨道作业必须在长钢轨铺设轨温-20℃至+15℃范围内进行。
⑥动力稳定作业:每次捣固作业之后,至少要进行一次动力稳定作业。动力稳定车的行车速度为0.6-0.9km/h。捣固作业后,只进行一次动力稳定作业时,行车速度取低值(0.6km/h)。进行两次动力稳定时,行车速度取高值(0.9km/h)。床分层补碴捣实,由下层至上层,动力稳定车的行车速度逐层降低。动力稳定车进入有碴桥时,桥前30m内逐渐降低振动频率和加压荷载;出桥30m内逐渐增加振动频率和加压荷载。振动频率和加压荷载见下表:
作业参数
|
|
第一遍作业
|
第二遍作业
|
第四遍作业
|
第五遍作业
|
捣固深度(mm)
|
100
|
100
|
100
|
80
|
80
|
夹持时间(s)
|
0.6
|
0.6
|
0.6
|
0.8
|
0.8
|
捣固次数(次)
|
双捣
|
双捣
|
双捣
|
单捣
|
单捣
|
捣固速度(m/min)
|
20
|
20
|
20
|
18
|
18
|
振动频率(Hz )
|
35(30)
|
35(30)
|
35(30)
|
35(30)
|
|
加压荷载(KN)
|
19.8(9.8)
|
19.8(9.8)
|
19.8(9.8)
|
19.8(9.8)
|
|
走行速度(km/h)
|
0.9
|
0.8
|
0.7
|
0.6
|
|
注:括号内数字为动力稳定车桥上作业参数。
⑦单元长轨条锁定后线路经工程列车碾压,道床进一步密实,以及路基自然沉降,此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第四遍整道作业。整道前适当补足道碴,约为设计量的5%。对线路中心线、曲线圆顺度、超高、轨距、水平、方向等项进行精修细调。由于还有20-40mm的预留起道量,动力稳定车应紧随捣固车进行作业。线路经第四遍整道作业,道床质量状态最终进入稳定阶段。
⑧第五遍整道作业是找细阶段的作业,对轨道几何行位尺寸尚未达标的处所进行局部整修,起道量也相对较小,此时,只用捣固车,而不用动力稳定车。
⑨作业注意事项:底碴摊铺厚度应不小于15cm;每次配碴整形,应对线路的道碴均匀度,道床饱满程度检查,补足缺少的道碴;第二、三遍作业过程中,对于高地起伏不大。方向偏差大的路段,应用“递减法”作业2-3次,使该段线路趋于平顺,避免起道过高,同时也可避免增加测量次数;精确作业,轨温尽量在实际锁定轨温±5℃范围内进行,困难时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的-20℃-+15℃。
1.1.3.3温度应力放散
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必须吧轨下的阻力减到最低限度,并迫使钢轨得以自由伸缩,为此必须采取轨下支承滚筒与撞轨相结合的方法。
1.1.3.3.1温度控制法
温度控制法是在合适的轨温范围内,使钢轨自由伸缩,充分放散钢轨应力,而后和龙锁定。锁定后从新设置防爬观测标记,如有测标,应重新测量并记录初始读数。该方法要封锁线路进行,而且要采用支承滚筒与撞轨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施工期间的气象情况,选择合适设计锁定轨温的时段要点施工,若温度不合适勉强施工,难以取得雨期的放散效果。施工时要准备几对不同长度的合拢轨,待放散轨条充分伸长或收缩后,立即选择一对合适的合拢轨合拢。
1.1.3.3.2长度控制放散法
根据已知锁定轨温和放散计划个锁定轨温,算出放散长度,这一长度即为放散时应控制的放散量,合拢组应根据放散长度准备好合拢轨。撞轨组各就各位,按施工领导命令同时均衡撞轨。合拢组注意观测轨端伸长情况,到位后立即合拢固定,然后转移另股放散。长度控制放散法最好最好在封锁线路条件下进行,采用拉伸器放散。
1.1.3.3.3无缝道岔应力放散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①道岔的中心和辙叉咽喉的位置必须保持不变。
②直曲基本轨应力放散必须做到彻底、均匀,重新锁定的轨温准确。
③辙叉前后的钢轨扣件拆除放散应力,辙叉部分固定不动。
④为使应力放散时无缝线路道岔基本轨的位移量不致太大,宜将道岔区划为若干单元放散应力。
⑤放散应力时,应保证限位器的子母块尽可能居中。
⑥锯切钢轨应选择在原有铝热焊接头的位置,不得新增工地焊接的接头。
⑦辙叉前后趾、尖轨跟端尽可能不锯切。
⑧绝缘接头的位置错动不宜过大,要求尽可能不超过±50mm。
1.1.3.4施工工艺框图参见图1、图2、图3.
施工准备 |
轨枕划印
|
摆放轨枕
|
配轨计算散轨料
|
轨枕锚固
|
撬抬钢轨落承轨槽
|
联结夹板
|
方正轨枕
|
调整轨距上紧扣件
|
补充道碴
|
人工抬拨道
|
机械捣固
|
利用起道桩检查轨顶标高及方向
|
细沉落整修
|
绳正方向和圆顺曲线
|
图1标准轨施工工艺流程图
坩埚制备 |
烘烤坩埚
|
放置两用支架
|
坩埚装料
|
焊剂点火、打钉、浇筑
|
预热
|
焊剂准备
|
预热器准备
|
焊缝整修
|
待焊钢轨准备
|
固定轨缝
|
装卡干型
|
干型准备
|
封箱泥配制
|
干型制造
|
图2钢轨铝热焊工艺流程图
已锁定的长轨 |
扣件系统全部扭紧
|
待锁定长轨1
|
待锁定长轨2
|
扣件系统全部松开
|
第一步:用移动焊机焊接钢轨接头
|
扣件系统全部扭紧
|
已锁定的长轨
|
待锁定长轨1
|
待锁定长轨2
|
第二步:安装拉伸机拉长待焊钢轨1
|
已锁定的长轨
|
已锁定的长轨
|
扣件系统全部扭紧
|
扣件系统全部扭紧
|
待锁定长轨1
|
待锁定长轨2
|
将扣件临时锁紧
|
扣件系统全部扭紧
|
已锁定长轨1
|
待锁定长轨2
|
第三步:将待焊长轨1扣件全部锁紧撤除拉伸机完成待锁定长轨1的锁定
|
扣件系统全部扭紧
|
将扣件系统全部松开
|
第四步:用移动焊机焊接钢轨接头,进入下一处无缝线路锁定施工
|
图3低温条件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流程图
1.2点内换铺道岔施工
1.2.1主要机具设备
名 称
|
单 位
|
数 量
|
名 称
|
单 位
|
数 量
|
液压起道机
|
太
|
|
走行平板小车
|
辆
|
|
走行小轮
|
个
|
|
齿条压机
|
台
|
|
内燃镐
|
台
|
|
40m大绳
|
条
|
|
100m回流线
|
根
|
|
拉轨器
|
台
|
|
锯轨机
|
台
|
|
钻眼机
|
台
|
|
套筒
|
把
|
|
大撬杠
|
把
|
|
万能道尺
|
把
|
|
方尺
|
把
|
|
液压拨道器
|
台
|
|
铁叉
|
把
|
|
大头镐
|
把
|
|
|
把
|
|
注:使用液压起道机和平板走行小车,能够保证安全正点的完成道岔的施工。液压起道机的特点:操作人员少,起道速度快,起道高程大,准备工作少,而且可以小范围单台起道调整。平板走行小车的特点:固定式轮距,行走快速平稳,不掉道,而且可以做小料的运输小车用。
1.2.2劳力组织
施工总指挥(全面) 1人
施工副指挥(现场) 2人
液压起道机手 8人 推移岔排普工 90人
拆除线路普工 3人 线路工 4 人
技术人员 3人 防护人员 8 人
人员组织关键是要统一指挥,分工明确不留死角,各工序衔接紧凑,合理安排间歇和更换工具时间。
1.2.3施工工艺
更换道岔的施工工艺主要有道岔的预铺、点前准备、店内拆除、道岔的推进、道岔连接、上碴捣固调整和开通前后的养护等工作。
⑴预铺道岔,搭50m×5m预铺平台组装道岔,平台要求平整牢固。
⑵点钱1小时本线慢行45km/h,慢行点内岔枕间道砟清除一半,枕木头两端道砟不动,岔前、岔尾与线路连接的接头夹板螺栓卸掉2#和5#,其余松动后再拧紧,道岔以外所拆除线路的扣件隔二卸一。无慢行时,按所在地铁路部门规定执行。
⑶要点开始后,利用液压起道机使岔排起高到一定高度,穿走行横担轨和走行轮,滑到正线上,再起高岔排抽走行轨,把走行平板小车放于正线上,一般在横移时平板小车就放于正线指定位置上,落岔于走行平板小车上,在移到设计岔位前等候。(此时挖碴还没结束)
⑷同时,在设计岔位处拆除旧道岔所有扣件、钢轨及轨枕,并且抬运至不影响岔排进入及就位以及不影响挖掘机挖碴堆碴的地方。既有岔后的13根长枕及12根过度枕全部抬出,挖掘机进场,将道床挖至枕木底500mm,一般一台从岔后向岔前挖,另一台从岔前向岔后挖碴,然后开始回填砂垫层和道碴,并抬入岔后新长、短岔枕,技术人员控制碴顶标高。提前准备好刻过槽的枕木以便控制轨距,铺设走行轨,并用异型夹板与既有线路连接。
⑸纵移岔排上纵向走行轨到设计岔位,利用液压起道机把岔排起高,用短枕木头打好保险,抽出走行平板小车和纵向走行轨及走行木枕,走行木枕抽完后,用液压起道机起高岔排,去掉保险,落岔于预置沙袋上的双块钢板上。
⑹拨移岔排就位,先横向拨移再纵向拨移,撤液压起道机,连接夹板和扣件,用齿条压机起、抬道并上碴捣固。
⑺检查几何尺寸,交电务调试,经相关方确认开通线路。
1.2.4工艺流程
1.2.4.1工艺流程图
1.2.4.2主要施工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
1.2.4.2.1道岔预铺
⑴一般条件
由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的影响及堆旧料、弃碴的影响,在电气化双线铁路一般不采用对位预铺。可以再距离设计岔位不远处找一预铺场地预铺。
⑵单线铁路
在单线铁路,既有道岔两旁场地比较开阔或者站场,可对位预铺,直接横移就位。也可在岔前不远处预铺,把岔位处的空间留给堆新道碴及出旧料。
⑶预铺方法
首先方正岔前,然后方正岔后,把误差留在焊缝处,如误差太大,超出寒风调节范围,则可把误差留在岔后。
P60 1/18砼岔枕道岔在不具备整体预铺条件时,可把道岔分两部分预铺,但在相接处一定要方正,以免在道岔推进后无法连接。
组合道岔(后依序道岔的岔前直接连接到前一组道岔的岔后)预铺时,后一组道岔的岔前长枕不组装。
⑷质量控制及技巧
①预铺时,先拿大钢尺排出全长及枕木位置,避免拿小钢尺从一头向一头排(误差大),然后先组装直股一侧,在组装曲股侧,这样预铺的道岔,几何尺寸能一次合格,不需要大量的调整。
②在预铺时,尽可能把道岔预铺在设计道岔的岔前端,在更换推移时使岔排岔尾在前。在铺纵向走行轨时,可铺成大半径曲线,以减小岔排落位后的横向拨移量。
③组合道岔虽然后一组岔前的长岔枕不组装,但是,在推移前必须先预组装一次,并调整好,然后用轨距杆把岔前钢轨的规矩固定好,卸掉长岔枕的岔枕螺栓,把垫板留在岔排上。推进去后,岔前的长枕先抬入,岔排落到位后,只需要上岔枕螺栓既可。
1.2.4.2.2点前准备工作
⑴做好车站要点等级工作,按运统-46等级要点。
⑵做好施工调查,排出影响岔排推移建筑及设备。如有不能拆除的设备影响时,需调整岔排横向偏移量。以免要点推不过时影响时间。
⑶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特别是液压起道机的检查,必须点前安装到位并进行试起岔排检验。
⑷严格点前慢行准备工作内容,严禁超前准备。岔心及转辙部分螺栓严禁拆除,其他锈死螺栓做好标记,点内用气割拆除。
⑸给点前,人员必须阻止到位,备足砂和道碴,岔前岔后配轨符合到位,各种机具、材料、扣件准备到位。
1.2.4.2.3封闭点内工作
⑴线路拆除需分段同意指挥,以免钢轨伤人,先拆除钢轨扣件,在人工抬运轨枕。
⑵轮胎式挖掘机从两头向中间挖除旧道床,挖完后随即回填底碴和面碴。技术人员控制面碴顶标高,但不能离挖掘机太近,以免被挖掘机碰伤。
⑶液压起道机要同起同落,起岔高度要适中,由专人统一指挥。
⑷走行平板小车要按受力大小均匀布置,放于线路中间,具体见平板小车布置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
⑸铺纵向走行轨时,钢轨要落于刻好的轨槽内,方向要顺直,或岔尾在前时顺成圆曲线,曲线端头偏移量不超过40cm。这样可以减少道岔位后的岔尾横向拨移量,节约拨移时间10-20分钟。
⑹岔排推上正线时偏移要合适,一般35~85cm,以不侵入限界为原则,越少越好,这样在岔排落位后可以减小横向拨移量。
⑺砂袋上预抹黄油的双层钢板要根据岔排偏移量布置。在岔排就位横移量过大时,可以采用走行小车加钢筋板拨移道岔。在底碴上放一块钢板,上面抹黄油,把走行小车横向倒放在钢板上,小轮向上,岔排砼枕落于走行小车上。涂黄油是为了在横向拨移到位后,不必倒换小车方向,直接纵向拨移道岔。
⑻顺线路抽纵向走行轨时要注意不要碰到既有线设备,走行轨前端割成船头坡或安一个带坡铁帽,以免碰坏既有设备。
⑼质量控制
①液压起道机必须保持同起同落,起落高度一致,避免由于岔排起的太高,下落时前快后慢,再加上新铺道碴不密实受压下陷,发生岔排不稳和倾斜现象。
②平板小车放置时需前后轮平行,两侧留的空隙要一致,以免平板车运行过程中受挤压,加大摩擦力,增加推移难度。
③岔排偏移一般不可小于300mm,即使配重后,岔排也容易发生倾倒现象。
④纵向走行轨前端必须处理,以免碰坏既有砼枕及线路设备,影响正点开通。
⑤底碴、面碴一定要上到标高,且要上平,不能两边高中间低,以免岔排停下后无法在推动,也可以片面岔排掉道。
1.2.4.2.4岔排就位连接
⑴先横移岔排就位,再纵移岔排,通用齿条压机配合人力拨移以加快移动速度。先拨岔后拨量大的地方,再拨拨量小处和岔前,以免由于钢轨弯曲移位后重复拨道。岔前对位时,可先拨移对位连接,再拨岔后。
⑵以轨缝可调量小的一端为对拉端,或以控制道岔位置端或绝缘端对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控制轨缝不合适引起的夹板连接不上问题,避免由于夹板难于连接而延长封闭时间。
⑶先连接对拉端,在连接其他两端,先连接直股后连曲股。
1.2.4.2.5道岔开通
⑴先捣直股,后捣曲股,先捣岔前后捣岔后,捣固两边后辙齿条压机。岔前捣固好后即可交给电务试验,这样可以在前面工序发生意外,延长工作时间后,合理利用电务试验时间捣固道岔,保证正点开通。
⑵细拨道岔几何尺寸,检查达开通条件后经相关方确认即可开通线路。
1.2.5安全措施
⑴线路上合线路旁施工,必须按规定设好防护,严格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没有路工带领严禁上线作业。
⑵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和封闭要点安全措施。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人身安全措施、卸运料安全措施及路料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⑶液压起道机和压机操作手影进行点外培训和演练,持证挂牌上岗。
⑷岔排起高后要支好枕木头保险。拆除保险时,要一层一层拆,严禁一次全部拆除。
⑸施工全过程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抬运钢轨和笨重物体时要设专人指挥。
⑹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做好缆、线的防护工作。点前探明光、电缆的具体位置及埋深。
⑺双线要点时要拉防护绳,临线来车时提前下道。
⑻提前做好防涨轨措施和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工作。
⑼挖掘机司机必须是熟练司机,且点前应进行演练。挖掘机大臂必须挂设限高钢丝绳,且小臂上需加绝缘板。临线来车时,必须停止作业。
⑽线上抬运路料必须在天窗点内进行,坚持先登记后施工,严禁意测施工作业。
⑾慢行点前严禁动线路。慢行点内,严格按照点前计划标准施工,严禁超挖超卸超前准备。
⑿必须制定要点应急预案,如挖掘机、液压起道机的应急预案。
1.3大机捣固施工作业
工务大机捣固前、后需要做的工作
⑴技术(曲线)资料的复核、现场标定工作
尤其对于曲线地段的五大桩位置的标定、曲线资料的核定工作。
⑵补砟工作
对于砟肩、轨枕盒缺砟地段补充新砟。以增强道床的纵、横向阻力。
⑶板结、翻浆地段的预先清筛、清挖工作
对于轨枕盒内板结、翻浆预先清挖至枕下150mm以上,便于大机夹钳将石砟夹入轨枕底。
⑷倾斜轨枕的预先方正工作
预先方正轨枕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道镐下镐位置不精确而造成轨枕捣坏。
⑸复紧扣件工作
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夹钳的夹持造成轨枕倾斜。
⑹拆除作业地段枕上、枕下调高水平胶垫、更换伤损及失效胶垫工作
⑺拆除道口铺面、有砟桥上护轨等工作
⑻线路上存在13米以上的漫坑(漫塘)、直线地段的漫湾预先标好起道量、拨道量工作
⑼捣固后随机检查工作(水平、方向、正矢的测量)
⑽加强大机不能捣固(通过电缆、光纤、光缆等地段)地段的补强捣固工作
车间、工区人员要对大机不能捣固的地段及时进行人工起道、捣固。
⑾大机捣固后,复核现场几何尺寸及连接零件无误后,应及时将道口铺面、无砟桥上护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