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工业与民用全地下或半地下的建筑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工程、人防地铁工程、构筑物水池等地下工程的防水。由于对钢筋混凝土本身防水功能的片面认识、新型防水材料性能了解欠全面、施工技术赶不上实际需要、建筑物功能对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致使地下工程渗漏严重,许多地下室建成后泡在水里不能发挥效益。为了根治渗漏,必须找准渗漏原因、再对症进行综合治理,达到符合使用的目的。

1、对钢筋混凝土本身防水功能的认识片面

1、认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是防水的,不了解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材料,体内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隙,通常是渗水的通道。只有从材料和施工两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抑制和减少混凝土孔隙的生成,改变孔隙的特征,堵塞渗水通路,才能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

2、不了解混凝土的碳化将加速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进而促使钢筋混凝土强度下降,产生各种裂缝导致渗漏。混凝土变干后,空气里的碳酸可侵入水泥面的微细孔中,与这里的氢氧化钙结合生成碳酸钙,从而降低PH值,混凝土中的钢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介质的高碱度(高PH值)来预防锈蚀的。PH值大于10时,可在钢筋表面上生成“纯化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PH值如因混凝土强度偏低,混凝土捣固不密实或养护不良、保护层偏薄等加速碳化作用下降到小于9,则“纯化层”不稳定,即产生锈蚀问题。

3、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片面,有时把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混为一谈。实际上强度与耐久性从来就被当作混凝土的两大基本性能。在水工或海边建筑中耐久性比强度更为重要。应该认识到:

(1)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强度受到耐久性的影响发生变化。作为安全保证的强度,乃是耐久性影响下的强度,而不是原来的混凝土设计强度。

(2)绝大多数的混凝土建筑物的破坏原因与耐久性有关,而单独由于荷载或其他原因的却很少。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减少维修工作,节约大量经费与能源,收到巨大的经济效益。

(3)水泥混凝土可能发展的新用途(例如在严寒条件下的应用),对于耐久性将有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尤其冻融循环与盐类化冻剂的共同作用的冻害问题还在不断地造成巨大损失),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锈蚀问题对防止渗漏,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的认识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4、对1:3水泥砂浆和1:2.5配比以上水泥砂浆抗渗性认识不清。客观上1:3水泥砂浆与1:2.5配比以上的水泥砂浆除强度差外,而1:3水泥砂浆由于它毛细孔能贯通、要渗水,而1:2.5、1:2等水泥砂浆由于提高了砂浆的密实性、使孔密闭,可少渗水或不渗水,故当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应不用1:3水泥砂浆,而采用1:2.5以上配比的水泥砂浆。

2、设计方案考虑不周

1、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认识不足。一般只根据勘察资料是否有潜水、承压水来确定,忽视了上层滞水的危害,该设防的未予设防,造成工程防水标高确定不合理。再加上围护砖墙毛细作用水可上升,因此在工程建成后,即发生严重渗漏。

2、勘察时地下水位低于工程埋置深度,或防水层高度按当时地下水位设计。工程建成后,由于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放不当或管道漏水,特别是厂区附近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原因,在地基土壤透水性较差时造成水位上升,有时上升幅度可达2-8米;有的地处沿海,由于海水水位不断上升等致使工程不予设防或设防高度不够,造成渗漏。

3、对地下水中侵蚀性介质造成工程渗漏水的危害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地下水已测出的化学元素就有六十多种,其中硫酸根离子,重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含量过多时,则将对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砖墙引起结晶兴侵蚀和分离性侵蚀破坏。如我国西北某些地区,有些地下工程虽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上,但砖砌体表面常常出现疏松,砖皮层层剥落或砌体表面长出针壮的白毛和粉状的白霜。对这种侵蚀性破坏,设计时本应考虑防腐蚀措施而没有考虑。

4、采用的防水方案与应用条件及结构特点不相适应,也将造成工程渗漏。

地下通廊设计中的一般只取通廊的横断面计算,纵向均为构造配筋。因此,长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通廊刚度较差,采用混凝土本体防水时,虽然设置了变形缝,但混凝土仍出现环向裂缝而漏水。例福建华安水电厂过水涵洞就是这个原因进而形成钢筋锈蚀,构筑物安全受到威胁。

5、防水定额偏低,防水工程等级不清

地下工程类别繁多,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各异,有时工程对防水有特殊要求,有的工程在少量渗漏水情况下并不影响使用,在同一工程上防水要求也不相同,应根据其重要性按规范中依据围护结构允许渗漏水量而划分的防水等级进行方案设计及选材。但设计中由于防水定额标准所限、工程造价偏低,选用的防水材料难以满足工程防水要求而造成渗漏。

6、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不当以及选材不妥,使之成为地下工程渗漏水的主要环节。

变形缝采用紫铜片及钢板止水片、沥青井的作法早在五、六十年代即即已问世,当时的渗漏率分别为50-70%,而用橡胶止水带的变形缝渗漏水现象较少,但是随着橡胶止水带材质的劣化,有的用塑料止水带代之,施工队伍素质的下降,不少橡胶止水带定位时被钉子或钢筋碰坏,被利器割伤,缝带的位置偏斜、扭曲,又未及时纠正和处理,导致变形缝渗漏水现象日益严重,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6、穿墙管也是防水工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穿墙孔部位没有作或没有作好防水处理造成渗漏。有的管道穿墙孔是投付使用后加的。往往用水泥砂浆填孔隙,由于填嵌不实或砂浆收缩出现缝隙而造成漏水。

7、不能因地制宜的选择防水或堵漏方案,片面地采用全堵法或灌浆法,造成堵漏失败。有的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已造成钢筋锈蚀,电线套管及镀锌水管的锈蚀,使锈蚀层形成渗漏水通道,你堵在这边,它那边冒出水来。

3、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造成渗漏

1、地基处理不好,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

防水混凝土浇灌时不按配制原则施工,随意加水、漏震、混入杂物、绑扎钢丝或内部联系钢筋穿透混凝土、外加铁件不注意阻水处理、混凝土养护不良、浇灌之后水份快速散失、温差太大(超过10℃)、施工缝留设及处理不当,有的甚至随意留设、下次施工不进行处理接着浇灌形成渗水通道,还有的模板漏浆等形成混凝土的薄弱环节。

2、防水抹面施工时,基层处理不净,各层衔接不好,粘接不牢,素灰层厚度不够,留槎、接槎未按要求作,砂浆层未抹压密实等。

3、施工工艺粗糙,振捣不实,养护不足,蜂窝麻面严重,质量低劣;各自为政、基层达不到干燥、干净、平整和坚固,虽用高档防水材料做附加层同样达不到杜绝渗漏之目的。

4、对附加防水层应用的材料施工方法不熟悉,质量达不到标准。对有些防水材料材性了解不够,互相亲和性不好,形成与本体粘结不牢,互相之间粘结不牢,失去防水功能,拐角、管道通过处留槎处理不好或防水层被碰伤等形成渗漏。

5、变形缝或穿墙套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认真将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等进行定位,浇灌两侧混凝土时,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带扭曲偏斜,搭接不良,用钉固定而造成严重渗漏。

4、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或选材与配比不当造成渗漏

1、概念混淆,误认为高标号混凝土就是防水混凝土,所以有的设计只标明C40或C45不标明抗渗标号,误认为这样就可以防水;另外认为水泥加量越多越防水,结果反而会加大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造成构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差,产生温差收缩裂纹,结果均出现渗漏。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应用,防水混凝土的配置原则,很难实现,特别是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水灰比往往超过限值,有的则以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来满足大塌落度的要求,致使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裂缝造成渗漏。

2、对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作用、如何应用,对混凝土及钢筋的影响等认识不清,不管矿渣水泥或普硅水泥都机械的应用UEA复合膨胀剂(等量取代水泥10%-12%),明矾石膨胀水泥、防水灵、无机铝盐防水剂、减水剂及防冻剂NaCI2等,施工、养护仍按“传统”施工工艺,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5、管理不善和环境因素造成渗漏

1、工程交付使用后,使用部门未按要求而随意在“设计地下水位”下开洞、又未按要求进行密封处理,在地下水位低时不渗漏,待地下水位上升时就渗漏。

2、使用部门不按原设计要求使用,任意改变用途,致使地下室因超载发生裂缝而渗漏。

3、由于对地下室四周环境整治差,或地下室四周积水,形成地表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对地下室渗透;再加上对附加防水层保护不好,造成损坏,或地下室放置酸性较大的物品,空气中酸浓度增加影响了本体防水的酸碱度,加速本体发生碳化,使钢筋混凝土出现线状裂纹或放射性裂纹,锈蚀钢筋等出现渗漏。由于冰冻破坏,体积反复膨胀收缩,形成表面起鳞分层,逐步深入内部而出现渗漏。

综上所述,造成地下工程渗漏的原因很多,为做好地下工程防水、必须深入勘察、设计合理、选材认真、施工精心、管理严格。并要实现防水专业施工承包责任制,集科研、材料、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水保证期制度,才是彻底杜绝地下工程渗漏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