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合同方面的成本管控

施工合同成本始终降不下来的原因:

一是单位领导认识上有误区;

二是制定的成本控制依据可操作性不强;

三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成立项目经理部是合同管理的继续,项目经理部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内部承包合同是合同目标的具体化。

工程项目管理以合同管理为起点,施工合同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价格三个目标值,这三大目标正是项目经理部控制质量、进度、成本三个方面的依据,是将施工合同的目标作为项目实施的目标。

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全部工作都可以纳入合同管理的范围,合同管理配合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到总控制和总保证和作用。

二、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成本管控

(一)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具体途径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建设项目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完整、确凿进行管理;

二是加强现场质量检查;

三是坚持以试验数据作支撑,主要是通过试验手段对质量进行判断,所获取的数据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

四是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二)施工安全管理

(1)加大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主要办法就是自身企业组建起一支完善可靠的安全管理队伍。

(2)技术人员必须在专职安全员,或者安全工程师的协助下,做好技术和安全的统一编制。

(3)严格安全奖惩制度。

(三)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施成本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在全力保证施工安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工程成本的管理。

(1)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与责任制度。在施工项目运行之前,能够对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工作以岗位责任制的方式,建立起责任控制系统。

(2)具有掌握成本控制的手段。首先,在组织施工之前,依据施工图、施工预算等资料,编制企业投入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以及项目、企业管理费等费用定额,并列为成本计划考核。

然后,将计划成本下达到项目部所属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在资金的利用上要严格把关,也就是说成本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并及时比较实际成本和所发生的实际费用。当出入值超出正常允许范围时,要认真查找误差原因,总结经验,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施工时,要随时分析工程发生的费用进入实际成本,利用实际成本与相应的计划成本进行对比。

三、机械管理与使用方面的成本管控

1.机械管理与使用方面的成本管控

机械施工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机械的利用率低、破损程度较高,完整率较低,使用费用比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盲目的投资。

不能够依据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购买或是租赁机械设备,以至于投资成本得不到回报,打不到实际效果,因此这就导致施工企业不能够手绘投资设备的成本,最后再施工结束后该设备就被闲置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对设备的管理不到位。

设备的维护、使用以及保养都没有能按照说明以及操作流程去进行,设备使用的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很多机械设备出现损伤或是破坏之后,不能从主观上寻找原因,而不去追究破坏人的责任,而是一遇到有破损首先想到的就是更换零部件,这样就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出现,治标不治本;

(3)所轩设备时对型号比较盲目。

有的机械设备的专业性过强,一旦施工方案或是设计出现变化的时候,那么花费较大费用所购买的设备就会完全没有价值,最终造成成本费用的升高,资源的浪费。

2.机械施工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2.1制定科学的内部预算

任何施工工程项目其成本管理都是建立在内部预算的基础上,这也是对责任成本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内部预算,对于项目中机械使用的成本预测,让工程负责人对该工程在该阶段所需费用以及将会取得的收益在心中有个大概的把握。从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对成本加以控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内部预算并不是凭空制定的,它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根据,通常内部预算是依据台班产量、费用标准以及实物工程量来进行确定的。内部预算一旦制定下来后,就要将指标分配到各个部门、班级以及个人,并且要时不时将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费用同内部预算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及时的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2.2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机械费用的核算准确性

注重日常基础工作也是对成本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要做好机械施工中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就必须从基础做起。机械成本的基础工作主要有:

一是相关部门之间明确的分工,尤其是对机械成本费用具有一定工作职责的部门,其责任与工作尤其要明确;

二是建立与完善成本管理相关制度;

三是完整与完善好成本预算的各项相关资料,保证资料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分配要细致与准备。

四是要定期进行考核,对于做得好的要给予奖励,不足的要加以改正。

2.3选择正确的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要进行的正确的机械设备选择就是要依据施工方法、工程量以及进度要求来进行,以确保所需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以使每一台机械设备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功效。要尽可能的考虑相邻工程项目中的综合作业,进行多次使用,这样就能够减少装、拆、运等次数,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在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上,就应该选用一些灵活性较强的设备。根据不同的需要与实际情况,利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的计算方法,在供需的矛盾中去寻找最优的方案。除此之外,要对机械施工进行合理的施工,对机械施工的调度、工作计划、供需计划工作等做好平衡与计划,以便在实践中有东西可依,避免出现迟用早要、少用多要的情况出现,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有计划的使用。另外要保证原料的功能,保证水电动力的供给,保证施工顺序以及施工场地安排的合理性,注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护理,让机械设备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最大的功效,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高其利用率。

2.4对机械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降低维修成本

机械设备的检查主要是指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转情况、零部件的老化成都以及工作精度等内容进行检查与监督。不间断的队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是保养机械设备的必要条件。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设备中的问题或是隐患从而及时清除,能够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维修。能够在维修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从而减少修理的时间,提高修理的质量,节约维修的成本。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结合机械保养要求进行日检查与交班检查。专业的维修人员要同操作人员配合,按照计划进行检查,这样就能够对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破损程度有及时的发现并确定好修理类别、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修理时间。

四、材料管理与使用方面的成本管控

(一)施工企业对存货的成本控制

1.制定采购计划

在新购材料前,机料采购部门应该向项目管理者及财务部门提供未来一段时期的材料采购计划,财务部门在分析、预测企业现金流情况,考虑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对采购方案提出修改或肯定意见,并根据确定的采购方案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及融资计划。

2. 材料的计价

施工企业应对材料采购、保管、供应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审核、记录、归集、分配和计算等工作。正确地对各种材料进行计价,是准确核算材料成本的基础。可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企业因为经营特点,往往企业具备运输能力,故而忽略了存货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导致存货计价不准确,影响未来存货购买决策。

3.材料的期末计量

施工企业应指定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对材料库存情况进行详细盘清工作,财务人员以合理材料价格计算材料总价,在对有保质期如水泥、柴油等材料进行估价时,注意计算损耗率,避免估价过高。材料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则成本应为经调整后的实际成本。

(二)施工企业材料领用的成本控制

1.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领用制度 企业应设计适用于本企业情况的材料领用单以便财务人员作为成

本核算的依据,领用单应标明领用方、领用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发生的运费等附加杂费,库管员、领用人等相关负责人应签字确认,财务人员根据本企业指定的存货计价方法即时将领用材料价格作为成本入账。

2.存货发出成本费用的全面计价 存货在出库过程中,附带会发生运输费、人员管理费及由于保管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盖雨布、水泥包装袋等发生的费用,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计入存货成本,财务人员在账务处理时应考虑此些因素,而非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3.存货领用内部稽核及审计。 应保证存货安全,记录正确。由内部稽核人员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存货台帐,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查看存货的领用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由内部审计人员抽查存货盘点表,监督存货盘点,审核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是否准确,各部门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领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三)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特殊性 从施工企业运行实际看,长期以来,通过对材料的价格和用量两方面的控制来实现的材料成本控制,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但由于施工企业经营的特殊性,施工项目特别是公路、港口建设项目往往不在大型物流枢纽地区,而是较为偏远的地区,材料成本与管理工作也应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财务人员作为材料成本管理流程中的一部分,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成本核算评价体系,更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应掌握一定的项目施工知识,积极建议先使用的材料先招标,后使用的材料后采购;要重视市场的供求关系,抓住合适的采购机遇,尽量在材料滞销的淡季招标,在使用材料的旺季提货。这样既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又能减少材料的保管工作,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五、行政方面的成本管控

控制行政费用的方法很多,如制订各行政管理部门成本费用定额并按月考核、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岗位、合理选择供应商、优化支出、合理采购等。

1.将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分解到各部门实行有效管控。

2.合理安排供应商的地位,对某些供应商不能过于看重,应对比选 择以减少成本费用。

3.优化支出,减少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量或者特殊要求就可以大大地省下一笔。别选择那些品质高到超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够用就好,否则浪费的钱就很可观。

4.找一家外部机构或者专业的采购公司来合作,以降低采购及其相关费用。

六、财务方面的成本管控

1.以加强财务管理作为中心

(1)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企业财务人员有章可循,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项目部应向计划财务部呈报下月度资金使用申请并附详细使用计划,由计划财务部门根据企业总体资金情况,按照量入为出,轻重缓急的原则划拨资金到各项目部账户,以确保资金的高效运用。

(3)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由公司统一平衡调度资金,按实际收款的约定比例上交公司,并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运作,按约定比例收取资金占用费。这样不仅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而且保证了工程项目资金的正常周转,同时也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率。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是企业诚信经营的基石,能确保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及时.完整.准确地向企业领导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同时财务人员也需提高综合素质,能够透过经济活动现象看本质,及时准确捕捉财务风险的信号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规避,而不是消极等待。

2.加强成本控制是关键 施工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制定事前目标成本。用预算成本作为标准来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这是成本控制的第一阶段,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目标成本预算”。在生产过程的开始之前,首先是由公司财务.预算部门与施工项目部人员一起深入现场,根据中标价的预算成本,结合市场的实际价格进行调查,制定出与市场价格基本相符的目标成本预算。

(2)控制事中成本过程。

第一,人工费控制。

(a)人工单价主要采用工程当地市场价格,若当地价格太高,可从别的地方自带人工,以降低人工成本。

(b)应合理组织调配劳动力,制定合理的人工定额,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占用。

(c)对人工进行控制,按目标成本的人工定额,控制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第二,材料费控制。

(a) 搜集和调查当地建筑材料市场的供应情况,价格高低,实行对外招标或直接从厂家进材料,选择有质量保证且价格合理的供货渠道。

(b)在材料的进场验收环节,应严把材料质量、计量关,对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收。

(c)对进场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建立台账,在材料用量的控制上应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由工程技术部门根据施工进度开出限额领料单到材料部门领料,对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或出限额领料的要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

第三,机械费的控制。

(a)对机械台班进行控制,按照目标成本的相应工序对自有机械和外租机械进行程序控制,检查机械台班费的数量和金额是否与目标成本有差异。

(b)要提高操作人员的设备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维修损失。

第四,间接费用的管理。

(a)应根据间接费用的特点,推行预算管理,在年初预算时,对可控成本进行科学测算,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b)在实际执行预算中,按照预算的审批签字权限做好事前把关,对于不符合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程序的支出项目,一律拒绝付款。

(3)综合分析与考核事后成本。

第一,坚持成本控制考核制,始终保证项目成本可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 第二,重视完工项目的清算和决算工作,积极防范意外成本。以杜绝意外成本的发生,使经济纠纷和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化解,减少竣工决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