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给排水工程 » 给排水施工
某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0-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8 MB
  • 资料分类:给排水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某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3p
3.1 概述
穿越管道规格为Φ355.6×8.7,L360MB,三层PE加强级防腐,直缝电阻焊钢管(GB/T9711.2-1999),管道设计10MPa,输送介质为成品油。光缆使用48芯海缆,与主管道同孔回拖穿越。左右岸均有公路可以直达施工现场,XX上的管材、设备运输可以利用XX上的民用码头。
XX穿越设计入土点位于长江左侧滩地上;出土点位于天兴洲洲堤内侧,距洲堤堤脚107m,设计水平长度XXm,管道实长XXm。入土角9°,出土角6°,设计曲线段曲率半径1000m,穿越管道水平段主要在河床下20m深处穿越。
入土段经过粉土、粉砂层,水平段主要经过细砂和粉砂层,出土段经过粉砂、粉土和粉质粘土层。
3.2 气象条件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mm,且多集中在6-8月,平均降雨日125天;年平均降雪日8天,最大积雪厚度32cm;年均气温15.5℃,最高气温41.3℃,最低气温为-17.3℃;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2100小时;历年最大风速27.9m/s,常年风向为北风和北东风,频率l4%。
3.3 水文条件
武汉地区原属云梦泽东南角沼泽地带,由于地壳沧桑变迁,水流夹带大量泥沙落淤,江湖分离,水流归槽,形成了河流的雏形。通过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汊道合并,洲滩与河岸反复分合,穿越地段逐渐形成今日天兴洲的双汊形态。市区内河网湖泊水系发达,其中水域总面积约 191km2,约占市区总面积的14%。
拟建场区内水系以长江为主要干流,南由天兴洲南端流入,北于天兴洲北端流出,河段长约13km。该河段江南至江北宽约3.9km,其中长江北(左)汊宽约1km,长江南(右)汊宽约1.4km,天兴洲陆地宽约1.5km。
3.4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详细勘察表明,此断面岩土表层为冲积成因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砂层、冲残积成因碎石土等组成,下伏基岩由角砾岩、泥质砂岩等构成。
据钻探资料揭露,该场地岩土按其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9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江水
勘察期间,江水高程为11.50m,水深0.30~2.30m。
第②层:淤泥质土(Qal)
灰、灰黑色,流塑,局部地段为可塑,含腐殖质,夹粉土、粉砂。属高压缩性土,该层分布于天兴洲左汊B12~B26地段,层厚0~7.50m,层顶高程9.20~14.20m,fak值取60Kpa。
第③层:粉质粘土(Qal)
深灰色,可~软塑,夹薄层粉土,显水平层理,含少量暗色矿物及白云母碎片,较均匀,河床中该层含有少量螺壳碎片,沿线均有分布。压缩系数为0.25~0.42Mpa-1,属中偏高压缩性土,该层在穿越断面B12~B26孔附近缺失,其它地段均有分布,层厚0~12.00m,层顶高程14.70~23.60m,标贯击数3-6击,平均3.6击。fak值取90Kpa。
第④层:粉土(Qal)
灰黄色、青灰色,松散~稍密,湿~饱和,夹少量粉质粘土,含暗色矿物及白云母碎片,除B12~B38孔附近缺失外,其它地段均有分布,标贯击数5-7击,平均值5.0击,层厚0~8.60m,层顶高程6.10~21.00m。fak值取100Kpa。
第⑤层:粉砂(Qal)
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很湿,局部地段夹粉土、细砂,含少量暗色矿物及白云母碎片,较均匀,标贯击数5-18击,平均值10击,该层分布于整个穿越断面,层厚5.50~27.50m,层顶高程-0.40~16.90m,fak值取140Kpa。
第⑤-1层:细砂(Qal)
灰、青灰色,中密,含白云母及暗色矿物。分布于穿越断面B13~B18孔附近,层厚1.90~5.20m。
第⑥-1层:中砂(Qal)
青灰、灰黄色,中密,含大量白云母及暗色矿物,分选较好。该层分布于穿越断面B14~B24孔附近,层厚1.20~3.70m。
第⑥层:细砂(Qal)
青灰色,细粒结构,中~密实。含大量白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夹薄层粉砂,该层分布整个穿越断面,层厚1.80~17.00m,层顶高程-19.00~-2.00m。标贯击数17-29击,平均值22击,fak值取220Kpa。
第⑦-1层:卵石土(Qal)
杂色,密实,次圆状,卵石最大粒径22.00cm,分选较差,卵石含量25%,卵石成分为硅质灰岩、石英岩,充填物为细砂,含泥量5~10%,层厚0.50~3.40m,层顶高程-24.70~-17.30m。
第⑦层:碎石土(Qal+el)
杂色,稍湿,碎石以棱角状为主,少量呈次圆状,上部成分以灰岩、硅质灰岩为主;下部碎石成分以砂岩为主。粒径分选差,5~250mm,含量55~30%。上部充填物以砂为主,下部充填物以粘土为主。该层分布整个穿越断面,层厚1.30~7.30m,层顶高程-22.30~-9.00m,fak值取300Kpa。
第⑧层:角砾岩
棕红、棕、灰色,中厚~厚层状,泥质胶结,角砾成分以灰岩、硅质灰岩为主,含量40~70%,另含较多砂岩碎屑,局部夹泥质砂岩碎块,粒径分选差,5~60mm不等,芯样较完整,呈长柱状,采取率约为85%。该层分布于穿越断面B10~B42孔附近,其它钻孔缺失。层厚0~10.00m,层顶高程-29.00~-11.20m。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极限标准值frk为16.7Mpa,属较软岩,岩芯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承载力特征值取2000Kpa。
第⑨层:泥质砂岩
暗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芯呈柱状,采取率85%,RQD约70%。该层分布于整个穿越断面,层厚不详,勘察揭露厚度为13.10~30.80m,层顶高程-37.80~20.20m。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极限标准值frk为5.0Mpa,极软岩~软岩,承载力特征值取120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