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工程 » 施工方案
BAF+常规工艺+UF工艺在微污染源水处理中的应用展望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1-2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7 KB
  • 资料分类:环保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BAF+常规工艺+UF工艺在微污染源水处理中的应用展望5p
饮用水的净化技术是人们在与污染作斗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并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和完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日益恶化;同时,随着水质分析技术逐渐改进,水源水和饮用水中能够测得的微污染物质的种类不断增加,使人们在饮用水的水质净化中碰到了新的问题。  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显得力不从心。国内外的实验研究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受污染水源水经常规的混凝、沉淀及过滤工艺只能去除水中有机物20%-30%,且由于溶解性有机物存在,不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而使常规工艺对原水浊度去除效果明显下降(仅为50%-60%)。用增加混凝剂投加量的方式来改善处理效果,不仅使水处理成本上升,而且可能使水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也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地面水源中普遍存在的氨氮问题常规处理也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大多数水厂都采用折点氯化的方法来控制出厂水中的氨氮浓度,以获得必要的活性余氯,但由此产生的大量有机卤化物又导致水质毒理学安全性下降。因此,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不能与现有的水源和水质标准相适应,必须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  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预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膜技术等;二是深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包括化学氧化和生物预处理技术。其中尤以生物预处理技术和膜技术倍受水处理工作者的关注。
2. 生物预处理技术
  生物预处理是指在常规的净水工艺之前增设生物处理工艺,借助于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亚硝酸盐及铁、锰等无机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这样既改善了水的混凝沉淀性能,也减轻了常规处理和后续处理过程的负荷。另外,通过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去除,不仅减少了水中“三致”物前体物的含量,也减少了细菌在配水管网中重新滋生的可能性。用生物预处理代替常规的预氯化工艺,不仅起到了预氯化作用相同的效果,而且避免了由预氯化引起的卤代有机物的生成,这对降低水的致突变活性,控制三卤甲烷物质的生成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