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均需水量和总需水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应重视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对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 污水现状 处理方法 
  1 导言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处理回用方式,落实相应的运营管理费用,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避免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2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环保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城市工业环境污染,但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条件与经济发展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然而由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环境保护工作一直迟滞不前。
  3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来源 
  3.1 生活污水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数据,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亿t。而据国家建设部2005年对全国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我国96%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和收集系统。 
  3.2 畜牧养殖业污染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使用有机肥料的比例越来越少,畜禽粪便的还田率较低,因此大量未经安全处理的畜禽粪便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据统计,目前我国约80%的规模化养殖场尚未采取污染治理措施。而禽畜粪便中含有的大量污染物,一旦进入江河湖泊,就会造成水体污染。 
  3.3 水产养殖业污染 
  根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2010年已经达到208.09万hm2,内陆养殖面积已经达到556.43万hm2。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其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已经日益突出。水产养殖中大量未被鱼类摄食的饵料、鱼类排泄物和残留鱼药等,是水产养殖污染的主要来源。排泄物和残饵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致使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3.4 农药和化肥污染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强烈驱使,同时由于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化学农药及化肥的使用严重超标,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根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看出,为了提高土地生产力,我国化肥和农药施用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仅为30%~50%,剩余的50%~70%通过各种途径流失。2010年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总量为2009年的102.9%,其中氮肥、磷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009年的101.0%、101.0%、102.9%。 
  3.5 乡镇企业生产废水 
  我国的乡镇企业众多、技术落后、高资源消耗。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大多以粗放型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达到工业企业总排放量的1/3。 
  4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针对农村资金短缺、能源不足等情况,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以一次性投资少、简单实用、能耗低、管理维护方便、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为选取原则,同时结合当地农村自然条件、人口规模以及经济条件等,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污水处理技术。 
  4.1 氧化塘处理技术氧化塘是在自然池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基建费用低,人均建设费用低,仅为传统二级活性污泥法的1/4,无设备运行费用,但氧化塘占地面积大。该工艺适用于经济欠发达、水资源短缺、规模较小且拥有自然池塘或闲置沟渠地形的村庄。 
  4.2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生态处理工艺,该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应用较多,主要用于处理小城镇或社区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污水中COD去除率达55%~75%,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符合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4.3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小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以厌氧生物处理为主,后接兼性生物滤池,系统类似A2/O工艺,主要由水解沉淀池、生物滤池和接触氧化槽组成。该工艺具有抗冲击性强,能耗低,活性污泥产量少,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4.4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土地处理系统是最原始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污水合理投配,充分利用土壤的吸附能力、土壤微生物降解能力及植物的吸收,使污水得到净化。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维护管理等特点,适合土质通透性能高、农户分散、人口少、经济较落后的农村污水处理。 
  4.5 塔式蚯蚓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塔式蚯蚓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是先将污水放入水解酸化池,然后进入塔式蚯蚓生态滤池进行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排放。塔式蚯蚓生态滤池主要由布水装置、生态滤床和排水装置3部分组成,其中生态滤床从下往上依次是:大石头(鹅卵石,直径4~7cm)、小石头(直径1~3cm)、沙子和土壤层,此层也可以是蚓粪层,是蚯蚓活动的主要场所,利用蚯蚓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以及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促进C、N、P等的转化和矿化。该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但基础建设和处理费用稍高(0.3元/t),适合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农村。 
  4.6 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结合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对家庭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污水净化槽可集中处理独立社区排放的污水,也可以单独处理各家排放的污水,运用范围较广。 
  5 结论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的用水习惯不同,污水产生量和排放规律有很大差异,农村污水治理应因地制宜,不能简单复制城镇污水厂的治理模式,必须建立适合农村分散污水处理的运行、管理和检查与监督体系与模式,使之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国内目前研究和应用的分散污水处理技术类型很多,但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足,同时有关分散污水治理尚缺乏长期有效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钟玉秀,王亦宁.我国农村生活排水和污水处理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3,01:35-37. 
  [2] 姚鹏程,沈月伟,张子栋,郑诚,宋婷,沈文英.农村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及生物治理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3,02:69-74. 
  [3] 叶宏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与进展[J].武夷学院学报,2013,02: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