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2003年SAPS的爆发使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家标准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医院污水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但部分医疗机构在具体执行中寓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绝大部分原因与污水处理的管理欠缺有关。因此,如何做好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医院污水是指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不同部门科室排出的污水成分和水量也各不相同,除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虫卵等致病病原体外,还含有重金属、化学药剂、有机溶剂、消毒剂、酸、碱和放射性同位素等。这些污水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危害性很大。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进人城市下水管道或自然水体,就会造成水体、土壤的污染引起环境污染,甚至引起传染病暴发流行,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医院污水处理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各种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去除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各种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达到排放标准,避免污染环境,保护水资源环境和人体健康。  
  2 医院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管理者不重视:一些医院领导对医院污水处理不重视,只考虑经济效益,有相当部分部门未连接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污水处理系统只是个摆设,仅在上级来检查或监测时启用。 
  2,2 医院污水处理制度及监督制度不完善:部分医院污水处理没有专人管理,有的是由兼职人员担任,具体管理排污设备的人员只是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上岗了,缺乏专业知识;未设有污水处理监督部门,医院污水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无从评价。 
  2.3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有些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有的综合医院污水应执行排放标准,但采用一级处理工艺。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直接导致污水处理排放不达标。 
  2.4 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正常:已建造污水处理设备的医院中,有些设施已经老化和损坏,缺乏维修和保养;有的设备经常停停转转,有的设备则无法运转,也有一些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3 管理对策   
  3.1 提高认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向相关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传达污水处理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其认识到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及医院应负担的责任。管理层认识到位了,就会在财力、物力和管理上给予支持。为医院污水处理提供保障。工作人员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按规定做好工作,增强责任心。我院近年在污水处理方面投入较大,更新了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医疗用房的同时埋设污水处埋设施,保证医院污水处理,这与院领导对该项工作的日益重视有关。   
  3.2 建立健全医院污水处理制度及监督管理制度 
  3.2.1 明确职责:为规范医院污水处理,保证污水处理达标,必须要有完善的医院污水处理制度及监督管理制度,职责明确。我院后勤副院长分管污水处理领导工作,污水处理日常工作由总务科负责,配备1名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技术指导、监测、监督检查工作。 
  3.2.2 加强培训:污水处理站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主要内容有职责、污水处理相关制度、污水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系统操作程序、故障发现及处理、余氯监测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经多次专业培训,使其熟悉业务,责任心增强。 
  3.2.3 重视监督检查工作:有了好的污水处理系统,并不能完全保证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监督检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重点检查污水处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污水余氯量、细菌含量等各种监测结果、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情况等,总务部门重点关注设备设施有无故障、排水量、排水管道有无渗漏等。我院曾发生1次污水管道渗漏现象,主要是观察到进入污水站的水量少了,巡视发现排污管因年久导致管道渗漏经重新置换新排污管道后未再发生此现象。 
  3.2.4 做好污水监测:必要的监测能动态观察污水处理的效果。医院要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做好污水监测工作。如每日监测pH和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次以上,每周监测COD和SS 1次,每月监测粪大肠菌群数和肠道致病菌1次以上。各种监测结果要达规定的污水排放要求,我院按规定监测,做好监测记录。疾控部门及环保部门每年也进行相应的监测,各项监测结果均达标。 
  3.3 科学设计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根据医院性质及医院污水排放方式确定排放标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传染病医院和结核病医院污水处理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综合医院污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执行预处理标准时宜采用一级处理或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同时参照同等规模、性质、床位数量及医院污水分流情况和排放要求来确定处理规模。设计时既要考虑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医院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防止因处理能力不足造成排放超标或因规模过大造成设备和运行费用的浪费。 
  3.4 合理选择消毒方法: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的最后阶段是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医院污水的消毒,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紫外线等,其中二氧化氯、紫外线均为新一代的强力消毒杀菌剂,正得到广泛的应用。液氯成本较低,但管道、阀门易腐蚀生锈造成氯气泄漏,带来安全问题并影响正常使用;次氯酸钠比液氯安全,缺点是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易腐蚀,更换率高;氯化消毒法用于医院污水消毒还有一个共性问题,由于医院污水有机污染严重。加氯反应造成卤代烃等强致癌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氯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不会生成有机氯化物,杀菌效果好,不受pH影响,缺点是成本较液氯、次氯酸钠高。紫外线照射杀菌效果好,快速、高效,无化学添加物,不会产生新的化学合成物,缺点是无后续消毒作用,对浊度要求高,预处理要求严,灯管易结垢,要求处理水量连续、稳定。我院曾采用液氯消毒法,发生过一次液氯泄漏后,即改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随着全球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医院院污水处理及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才能解决好我国医院污水问题,使医院既能治病救人,又能防止环境污染,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