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及组成现状,阐述了该区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备、处理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系统分析了东北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针对东北地区气候特征及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等管理措施和技术对策,为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产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问题,严重阻碍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据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3亿吨,其中东北地区年产生量约180万吨[1]。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生活垃圾没有经过妥善处理,而是随意堆弃或简单填埋。“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在南方沿海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已实现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但是针对东北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缺乏相应的治理技术和思路。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方法,以期为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1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特征

1.1数量特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率变化幅度很大,其中最大为辽宁省2.290kg/(人•d),最小的为黑龙江0.310kg/(人•d),按均值估算吉林省是黑龙江省的3倍。东北三省平均值为0.882kg/(人•d),统计数据见表1所示[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总数约为556万人,以东北三省农村每人日均生活垃圾量平均值为0.882kg,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79万吨。1.2组分特征。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可分为4类[4]:(1)可回收利用垃圾;(2)无机垃圾;(3)有机垃圾;(4)有害垃圾。具体细分可以分为厨余类、纸类、橡塑类、纺织类、竹木类、灰土类、砖瓦陶瓷类、玻璃类、金属类、其他类、混合类等。对比东北地区与全国农村生活垃圾组分可以发现,全国总体主要以厨余为主,占垃圾总量的43.6%,其次是灰土,占垃圾总量的23.5%,而东北地区主要以灰土为主,占垃圾总量的49.1%,其次是厨余,占垃圾总量的29.6%,其他组分含量相当[5]。

2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制约条件

(1)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组成复杂,且随着农村发展产量不断增加,成分日趋多样化。同时该地区村庄分布广、间隔远,导致生活垃圾产生源分散,收运难度大。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垃圾的管理仅停留在末端治理,前端收集和分类工作远未到位。(2)由于东北地区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目前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该地区不宜于直接大规模应用。东北冬季废弃的生活垃圾在低温下很容易堆积冻成一体,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难度相对增加。(3)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处理

3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东北地区可采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生物处理等技术[7]。卫生填埋处理操作简单,易于管理,设备与后期技术投资较小,但是侵占大量土地,垃圾处理后的资源利用率较低;焚烧处理设备占地小、垃圾处理减容率高、最终产物稳定,而需要投入与运行资金较多,对于大气环境有较大污染;生物处理是相对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且产品资源利用率很可观,但其技术复杂、投入运行时间长等缺点不容忽视,同时由于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制约,生物处理实施相对困难。可回收利用垃圾主要包括废纸类、橡胶塑料、金属类、玻璃类等,可经过分选分类后通过废物回收或送往废品回收站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废纸类和橡胶塑料类垃圾若不利于回收利用则可收集后和竹木类垃圾一起用于焚烧供热。无机垃圾中的砖瓦陶瓷等建筑垃圾和灰土炉渣等可作为村庄就近的铺路或垫坑的填充物。有害垃圾定期运送至危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专门处理。

4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4.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后续垃圾分拣的环节,简化了处理过程,同时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生物处理的垃圾量,降低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8]。南方部分农村已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进行管理,建议东北地区农村效仿该模式进行管理,村民首先将生活垃圾按照统一的分类方法贮存、堆放,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根据理化性质不同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无机垃圾、有机垃圾、有害垃圾四大类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有机垃圾部分,可简单分拣后作为畜禽饲料加以利用,也可进行粗堆肥用于农作物施肥,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其余可进行填埋处理。这部分垃圾主要包括部分农作物秸秆、厨余垃圾等。的专项资金,导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普遍缺乏专人管理。乡镇管理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没有规划,大多选择沟渠、坑地作为堆放处理场。由图2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有垃圾基础设施的村庄占比仅为58%,远低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6]。4.2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措施。东北农村地区应该在村内加强分类收集处理宣传力度,对村民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普及,逐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引导村民自觉从源头进行分类,将可回收资源自行整理变卖,其他垃圾分类处理,选择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9]。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并通过各项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各界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管理工作人员配置和配套基础设施。

5结语

目前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成分复杂,以灰土类和厨余类垃圾为主,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民群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农村缺少垃圾基础设施,缺乏完备的治理技术和思路。结合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特征及村庄分散广、间隔远的特点,建议采用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方式,效仿南方农村地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以最终实现东北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长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