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构工程 » 结构总结
pkpm某设计院做法5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6-2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6 KB
  • 资料分类:结构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pkpm某设计院做法55p
5.2.1 用平法表示梁配筋,当梁布置密集时,可分为纵向梁,横向梁两张图。梁上下筋放大系数1.05,归并系数0.1。主次梁交接处,吊筋需表示。梁上起柱处,要表示。
5.2.2 梁宽250、其他次梁可小于250,跨度大于8000可用300;梁高1/8-1/12;断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
5.2.4贯通全跨的上、下纵向筋各不小于2φ14
5.2.5纵筋尽量用φ20及φ18,最大不超过φ25;一排根数不超过4,当配筋面积大时可做至二排或三排(第三排钢筋不超过2根)
5.2.6 梁跨度小于3000,纵向钢筋通长设置;梁跨度3000-4000,第一排纵向钢筋通长设置,如相邻跨跨度不小于6000,则所有纵向钢筋通长设置。
5.2.7 梁箍筋框架梁不小于φ8@200;次梁不小于φ6@200。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1.5倍梁高且不小于500,加密筋直径8,间距:hb/4、8d、150三者取小值。
5.2.8 如计算需配受扭筋则扭筋间距≤200:
梁高400-450不少于2根(双边);
梁高500-650不少于4根(双边);
梁高700-850不少于6根(双边);
梁高900-1050不少于8根(双边);
5.2.9 扭筋面积分配办法:
梁高≤400:扭筋面积上中下分别为1/3,1/3,1/3
梁高>400:扭筋面积上中下分别为1/4,1/2,1/4
5.2.10裂缝宽度要求:楼面≤0.3;屋面≤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