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科。
虽然我们从上个学期就开始学的结构力学内容都是关于理论计算方面的,但老师在开始讲绪论时就给我们讲了如何对一个结构进行简化和作出结构的计算简图。
然后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给我们建立整个结构理论上的框架和开拓我们的思维。计算出某道题目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熟悉结构中的力学概念和掌握这些方法。今年暑假参加结构模型竞赛集训时,我就更加意识到在各种软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手算,但在结构设计时各种概念必须清楚和了解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学校为了加强我们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在课堂之外还安排了一次实习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九点钟准时在光谷体育馆前面集合。老师集合后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带着我们去光谷体育馆里面参观。光谷体育馆还算是华科里面比较有特点的建筑。进入体育馆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体育馆确实很大。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光谷体育馆的顶部结构。由于顶部的跨度比较大,因此比较适合采用钢结构,钢结构重量轻的优点在这里体现得很明显。顶部采用的是钢拱结构,拱的形状比较美观。而且由于体育馆中间肯定不能设置柱子,因此也只能采用拱结构来受力,拱体结构主要承受轴向压力,这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混凝土等材料的耐压性质。但是拱结构会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显然不能简单的把这些水平推力传给柱子。主受力方向一共有七跨,每一跨中间又采用很多的桁架来维持稳定和传力。但为了进一步的维持整个拱结构的稳定,在次受力方向也设置了一些拱,这些拱一方面维持了主拱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承担了一些载荷,只不过材料截面更小一些。后来我们跑到坐台的最上方看次拱是如何架在两边的支撑上,发现在支撑时用到了很多钢柱和钢梁,但是柱子都是空心的,这就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柱子的稳定性,柱子下面的基础就都是混凝土。由于体育馆部分是在地下,因此老师介绍说旁边都设有挡土墙。里面参观完后我们就来到外面,在里面我就在思考这些主拱的水平推力是由什么来承担的,我就围着体育馆转了一圈,发现那些拱最后直接由钢筋混凝土传给地基。在观察外面的附加结构时,发现是由钢管来受力,由于荷载不大因此采用较小面积的钢管就满足受力要求了,但是钢结构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稳定,因此在钢管的两边还设有两根钢索,一边一根,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钢索的长度来调整它的受力状态,这样就满足了稳定要求。老师还讲了其它的一些细部结构构造特点。以前看光谷体育馆都只是看它的外形和里面的设施,至此才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看了一些结构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