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这也正与绿色建筑相互呼应,形成了以限制碳排量为基础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局面,低碳、绿色理念的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阐述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现状、超绿色建筑的“超”级优越性,以及超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说明实施超绿色建筑能够更好的满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要求,实现国家的节能环保目标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理念;绿色建筑;超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1、前言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700亿m?,建筑耗能必将对中国的能源消耗造成长期的影响[1]。从2007年起,施工单位才逐渐对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重视起来。[2]另外,全球50%的土地、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采暖、照明、通风;5%的能源用于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的建造;60%的良田被用于建筑开发;70%的木制品被用于建筑。[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广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已是大势所趋。[4]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密度高,土地压力大,污染又严重的国家,以及国际上和国内对发展低碳生活的重视,建造一种超绿色建筑的生态建筑物,从环境角度看,是一种很负责任的建筑物。超绿色建筑的构思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法国人雅克·费雷曾经提出的。这种建筑物相对于普通绿色建筑来讲,主要体现在一个“超”字上,超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各种绿色能源,如风能、地热、自然风、太阳能等,其能源补给将达到70%[5]。如果我们借鉴超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充分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将会给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一股新生力量,引起新一轮的建筑革新。
2、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
近几年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逐渐成为继工业、农业、商业之后新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传统建筑业的发展大多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 且只能持续25- 30年。[6]可见,我们急需建设低碳节能的建筑,而绿色建筑正是在这个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7]而低碳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减少,海平面上升等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气候现象背景下产生的, 它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活都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产生。
温家宝总理在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指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这种背景下,势必将在中国各个城市掀起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也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8]建设节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改造、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和建材业, 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9]我国一直提倡长远目标的发展战略,虽然低碳和绿色理念是当下发展的主流,但从长远的前景看,超绿色建筑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其独特的优越性正在逐渐显现。
3、超绿色建筑的“超”级优越性
(1)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设计
超绿色建筑是按照可持续定向标准设计的,是一种定向建筑。其形式和项目各种因素的分布分配都将建筑物的定向考虑进去,这与目前的高楼大厦相比,它是不受气候环境影响的。这也是最佳使用建筑布局以获得经济性、安全性和可循环性的一种建筑物。同时,它更注重设计中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考虑,比如铅网,循环材料,加拿大井,地热热泵,光电面板,风动涡轮机等[5]。因此,超绿色建筑所消耗的能源极少,甚至能够自己生产出其自身所需的能源。
(2)结构稳定且施工方便
超绿色建筑结构的性能是建立在负荷载下降和风撑加固两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创新的风撑加固系统确保了建筑物的稳固稳定性:建筑物正面经过风撑加固了的铅网可以解放建筑物的中心心材。建筑物外围材料是特制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Duetal网格,可以保证阳光控制及保证大楼的横向稳定。[10]其内部结构,免除了一切风撑加固的需要,是一种简单的自由板料的重叠。
超绿色建筑混凝土结构将完全是预先制作好的。这使得其建造和拆卸都简单快捷,无须在工地现场推动那些混凝土部件,只须直接安装就好,在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经济。
(3)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
超绿色建筑更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以降低人的生活品质,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和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使用上的需求,真正的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超绿建筑充分考虑了建筑空间的分配利用,要求每部分能够尽量被使用到而不被闲置。建筑的各功能分区也要求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力求做到以人为本,便捷于人。通常建筑的功能区域均使用了极大灵活性,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对建筑进行功能转变。
(4)全寿命设计及能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超绿色建筑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同时还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其经济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便捷环保的施工技术和绿色建材设备的综合,增强建筑的使用性能及布局的灵活性,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循环再生水平。
(5)定向建筑[10]
(1)根据时间和季节,具有接收采集阳光和风能的强大能力。
在研究日照时间和风之后,铅网被定向,以便加强其采集阳光的能力,并最优化其通风性能。铅网还是光电面板和风轮机这些能源提供者的定向支撑物。
(2)根据定向来设计规划建筑物
建筑物的定向对其规划设计有影响,那些使用用途并不需要采光开口的建筑群将被优先考虑置于非日照一侧,相反,绿色空间则享有最大的日照,住宅楼和办公楼都一样。
4、超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相应技术的落后及新技术推广平台的缺乏
在西方发达国家,超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如美国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总部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支持设施。[11]而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超绿色建筑技术处于空白,并且一直缺乏吸收、推广国外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计理念的平台。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自有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要全面的提高科学研究技术水平,一是加大该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二是加强技术制度的建设,包括各项专利技术制度、超绿色建筑市场管理体系制度、超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资质许可制度等;三是中央和地方相互配合,实现技术的市场化动作;四是加强超绿色建筑技术分析,及时掌握国内外建筑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研发动态;五是吸收先进的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六是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为自己的技术开发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12]只有提高了技术水平,超绿色建筑才有可能在国内有一席之地。
(2)初始成本高及大众绿色意识的缺乏
由于技术问题,使构建超绿色建筑的成本偏高,这样使超绿色建筑在价格上明显处于劣势,从而使超绿色建筑初始利润空间显得十分狭小,开发商不愿意投入超绿色建筑的开发,这样便导致了恶性循环,更加不能让超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心,也就更加不能激起大众的需求。但超绿色并不等于低收益,如果仅仅从初始阶段考虑的话,超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可能高一点,然而,从全寿命周期来看,超绿色建筑在后期的运营和维护则十分的节省,完全可以弥补前期的高成本,甚至还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即实现了低碳、绿色,又取得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其长远利益和绿色观念,普及绿色文化,让大众在关注价格的同时更注重健康,全面提升国民的绿色意识。
(3)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
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现有市场竞争机制下都是处于劣势的,要推动技术的发展,解决经济问题,政策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国内完全空白的超绿色建筑来讲,更显得政策的缺乏。如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等。因此,要想实现超绿色建筑的应用和发展,国家和地方必须积极响应,密切配合,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推进超绿色建筑的实施,还要全面而恰当的建立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从宏观和微观共同推动超绿色建筑的发展。
5、结论
超绿色建筑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其“超”级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它在提倡发展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的今天,还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另外,随着人们对生活和环境要求的提高,绿色建筑势必会随着社会的需要而提高要求,而超绿色建筑也将会是其发展的一个趋势,成为推动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因此,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加深,开发商对超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深刻理解,国家政策的强烈支持以及相应技术研究的不断提高,超绿色建筑必会在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理念,更好的满足低碳、绿色理念的要求,实现国家的节能环保目标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蓉,刘加平,孔德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2):150-152.
[2]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1-11.
[3]李百战.绿色建筑概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5),265-267.
[5]王红兵,叶勇.浅析“超绿色建筑”[J].建筑经济,2007(7):233-234.
[6]魏润卿.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高泉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
[9]王朝勇,余沛.现代住宅建筑节能技术趋势探讨[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11): 32-34.
[10]雅克·费雷建筑师事务所.超绿色建筑[J].上海建材,2005(6):26-27.
[11]NorthernStar.美国七大超绿色建筑
[12]杨晚生. 绿色建筑应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