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洁生产是污染物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推行清洁生产是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必由之路,是从根本上控制工业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新的环境战略,其核心是将污染预防原则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和服务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是污染物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清洁生产的推行是人们在反省传统的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措施的种种不足之后,提出的一种以资源削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保护战略,是以污染预防为主,从生产设计、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多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其目的就是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以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为手段,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实施清洁生产的污染预防措施是工业企业不减少经济利益的同时大量削减污染产生量,抑制环境恶化的最有效方法,是推行节能减排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我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清洁生产,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较好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颁布,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审议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该办法于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中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要实施强制性审核,这标志着我国清洁生产已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海西建设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1实施清洁生产面临的问题 
  我国还处于工业生产加速发展时期,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非常大。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我国在实施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还存在许多障碍,影响了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 
  1.1 公众参与不够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家喻户晓,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有力地推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清洁生产作为环保战略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公众参与意识不高,在全社会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1.2 市场机制不完善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尚不健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市场,市场对清洁生产的拉动力不强,影响了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在我国专门的清洁生产研究机构还很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进清洁生产的能力建设。 
  1.3 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清洁生产宣传教育还未纳入议事日程,加之环境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多行业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全社会推动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的机制和生产全过程污染预防的思想尚未形成,企业和政府部门对清洁生产还缺乏了解和认识,清洁生产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无形资产的提高和推动技术进步等诸多好处还不甚了解,影响了清洁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2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求实效。要把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有利于实施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和推广政策。并建立由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环保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认真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清洁生产经济技术政策,完善清洁生产信息网络,督促清洁生产工作的落实。 
  2.2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包括清洁生产内容。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要对工艺和产品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提出初评意见;在项目可研阶段,要对原料选用、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待方案进行详评,最大限度地减小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风险。对使用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建设项目,不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清洁生产措施要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投产使用同步落实,否则不予验收。 
  2.3建立清洁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清洁生产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建立市级清洁生产专项资金,采取周转使用、贴息、有偿使用或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清洁生产。 
  2.4采取措施落实《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清洁生产审核是实行清洁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各项环保措施实施效果的工具。依据《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强制性审核企业,应依法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的监督,并定期公布被列为强制性审核的企业名单。政府部门应切实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鼓励政策,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2.5加强宣传与培训,树立清洁生产理念 
  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清洁生产的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实施清洁生产的良好氛围。使企业真正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使员工自发地维护自己的合法环境效益,推动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 
  在宣传中,要着重宣传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内容及其利与弊,国内外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成功实例,清洁生产审核中的障碍及克服的可能性,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要求,企业清洁生产的各项措施。 
  同时要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加强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的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清洁生产能力。 
  2.6抓好清洁生产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我省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示范点。在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推动清洁生产工作由点带面展开。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在重点行业(如电镀、造纸、皮革、印染、化工、冶金、建材等污染严重行业),组织开展创建我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推广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带动我省清洁生产工作,积极探索我省的清洁生产实践模式。 
  2.7将清洁生产纳入企业管理 
  企业应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全过程控制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中,与企业的计划管理、劳动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建设管理等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将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将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 
  2.8 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市场,为海西建设保驾护航 
  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成立清洁生产管理或协调中心,逐步完善中心在管理方面的职能,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实行政策倾斜等为企业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培育和管理、市场调控、建立清洁生产服务体系,完善清洁生产职能,规范清洁生产市场,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只有清洁生产相关市场的不断完善,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企业的清洁生产才能够持续下去。各级政府还应在执行国家相关环境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和修改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污染排放标准,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系统,通过合理的机制来推动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 
  我国清洁生产工作起步较晚,积累经验不多。今后要大力借鉴国内外有关实施清洁生产的经验,开发清洁生产实用技术,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将清洁生产事业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彭庆彦. 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J]. 北方环境,2004(3):21-23. 
  [2] 孙大光, 范伟民. 区域清洁生产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的构筑[J].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31(4): 54-55. 
  [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