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能监测和检测为节能减排保驾护航,同时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和技术保障。本文围绕着节能检测主要探讨了节能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检测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合格的判定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 住宅 节能检测能耗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业也不例外。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逐年增大,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强制应用,节能材料不断地推陈出新,建筑检测技术堪称是飞速发展,检测标准仪器设备的改进也日趋完善。但是,建筑的能耗并没有降低。例如,采暖能耗分为建筑物本身的耗热量和供暖系统两部分,从建筑物本身的耗热量分析,主要原因:一是节能材料的试验室检测数据与工程使用的数据不同,试验室是在干燥至恒重状态下测试的数据,而工程使用的材料,根据使用环境的湿度不同,会吸收一定的水分,随着吸湿量的增加,其节能效果会有所降低,因而在使用时应考虑其差异。二是厂家送检的材料与工程上使用的材料性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样板制作与大面积旌工的差别、材料性能的差别等。三是施工构造与设计构造有一定差异。同时,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如墙体、屋面等大多数竣工后是隐蔽的,一般看不到内部结构,所以说,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近期, 评定新建成的建筑是否节能,仅以设计方案对其热工性能进行理论计算评定是不够的,它不能反映建筑物实际状况和施工过程的偏差,更不能满足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广大业主的要求,因此建筑节能检测势在必行,建筑究竟是否节能, 应该用检测结果来说话。 

   一、建筑节能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 热水供应的能耗,即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简单来说,建筑节能就是要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和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 

   一般来说,建筑节能设计只要从源头工作开始作好,严格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选择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在节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节能材料产品系统的施工,竣工验收的建筑节能性就能完全有保障。然而,现实却不然,尤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多数设计人员的建筑节能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对新的建筑节能规范和标准理解有待提高;同时,建筑的建造周期长,节能施工环节较多;施工方和开发商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施工中常常出现偏离设计和标准的现象;加之利益的驱使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渗入,偷工减料难免出现 针对以上现象,为了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必须通过相关的检测,来实施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督。 

   二、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2.1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 

   主要是《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 》(JGJ132―201)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411―2007)以及JGJ132的修订版JGJ132―200X《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2.2 专业标准 

   主要是建筑工程上使用的用能设备,其检测依据备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标准,如采暖锅炉的效率检测标准 《 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实验方法》(GB/T10820 ―2002)、建筑外窗三性检测方法(JG/T21l一2007)、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标准《健 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等。 

   2.3 地方标准 

   在建筑节能工作进展较好的地方都编制发布了地方性的建筑节能检测验收标准或规范,如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DB11/T555―2008)、《公共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1/510―2007),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G/TJ08―801―2004)等。 

   三、建筑节能检测项目 

   从检测内容来看,按国家和地方现行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主要是对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件(建筑外窗、户门楼面或屋面、建筑外墙和分户墙等)组成各部件的保温隔热系统和系统各组成材料的检测以及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效果节能性的检测。 

   在夏热冬冷地区,只有公共建筑才较多采用集中采暖空调设备来调节建筑室内舒适状态(即室内温度和湿度等) 所以,建筑采暖空调设备运行节能性检测,主要是针对有集中采暖空调的公共建筑以及极少数采用了集中采暖空调的居住建筑。大多数情况下,建筑节能工程的节能检测主要是指对节能建筑物本身,与建筑节能效果密切相关的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件(建筑外窗、户门、楼面或屋面、建筑外墙和分户墙等)、成各部件的保温隔热系统和系统各组成材料的检测。 

   (一)建筑节能实验室检测项目 

   1.建筑节能材料及产品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检测 

   包括保温隔热板(块)材料的检测;保温隔热浆体材料的检测;粘结层及保护层材料的检测;玻纤网、腹丝、锚固件的检测建筑节能材料及产品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型式检测,需按其相应产品标准或技术规程全项目检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现场抽样,则需复核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强度、收缩与稳定性、粘结层及保护层材料抵抗外拉力的性能、增强材料抗拉能力。 

   2.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试验 

   即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有关试验,包括耐候性试验;抗风压性能试验;抗冲击性能试验;吸水量试验;耐冻融性能试验;热阻试验;抹面层不透水性试验;保护层水蒸气渗透阻试验。 

   3.建筑外门窗的检测,即建筑外门或外窗的有关检测 

   包括抗风压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气密性能检测;外窗保温性能检测。 

   (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 

   包括保温板系统中板材粘贴面积及粘贴强度;保温浆料系统中保温砂浆厚度及粘贴强度;硬质泡沫聚氨酯保温系统中保温层的厚度;固定锚栓件的抗拔强度;外墙面砖粘贴的粘贴强度。 

   (三)特殊情况下需进行建筑工程节能性现场检测 

   当对保温施工质量有怀疑或采用保温材料无相关产品认证手续,无验收标准时或保温材料无热工性能检验报告,保温体系无型式检验报告时,需在建筑节能保温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内容是构件或复合构件传热阻的测试及自然条件下内表面温度的检测。 

   四、建筑节能检测方法 

   (1)建筑能耗监测 

   建筑节能检测是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实测来评价建筑物的节能效果。由于建筑节能的最终效果是节约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因而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 ,首先要得到建筑物的耗能量指标。目前得到建筑物 耗能量指标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①直接法。在热源 (冷源)处直接测取采暖耗煤量指标(耗电量指标),然后求出建筑物的耗热量(耗冷量)指标的方法称为热(冷)源法,又称为直接法。 

   ②间接法。在建筑物处,通过检测建筑物热工指标和计算获得建筑物的耗热量(耗冷量)指标,然后参阅当地气象数据、锅炉和管道的热效率,计算出所测建筑物的采暖耗煤量(耗电量)指标的方法称为建筑热工法,又称为间接法。 

   (2)节能材料、产品测试 

   节能材料和产品主要包括保温材料、涂料和玻璃等 ,其性能测试方法可以参照产品的国家标准。 

   (3)建筑构件检测。 

   建筑节能构件产品主要包括门窗、幕墙和外墙保温系统。 

   (4)节能装置与设备测试。 

   建筑节能装置与设备主要是为某项节能措施或系统的某项功能而安装在建筑上、需要单独测试的装置与设备,包括遮阳、通风装置和风机盘管等。 

   五、检测合格判定 

   5.1 耗热量指标法 

   耗热量指标法判定的依据是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进行判定。用直接法测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时,测得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qF)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时,评定该建筑物为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反之为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用间接法检测和计算得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时,采用实测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气密性,计算在标准规定的室内外计算温差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时,评定该建筑物为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反之为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2 节能材料和构件指标法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符合设计要求时,围护结构各构件的传热系数等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则该建筑为节能建筑。主要的部位有:屋顶、外墙、不采暖楼梯间、窗户(含阳台门上部)、阳台门下部门芯板、楼梯间外门、地板 、地面、变形缝等。 

   结束语 

   随着近两年来我国建筑节能的强制应用,我国节能材料不断的推陈出新,建筑检测技术堪称是飞速发展,检测标准仪器设备的改进也日趋完善。但个别苛刻的约束条件使检测过程与建筑施工过程脱节,工程界迫切需要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可以不受季节限制,随时测试或缩短检测周期,随时反映节能效果,以期达到指导、监督工程建设过程中节能措施的落实。现代测试技术发展很快, 相信会有很多技术和测试设备得以推广和发展。作为建筑工程节能检测人员, 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确保建筑节能材料的节能质量,为实现建筑节能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 高伊琳:“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辽宁建材》,2008(2). 

   [2] 李风:“建筑节能与高新技术”,《建筑技术开发》,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