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临发展的压力
北京城市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每年的民用建筑竣工量在3000万平方米左右。按北京最新建筑节能标准(节能65%)预测,每年需增加约49.1万吨标煤的采暖和空调用能。未来十年净增采暖和空调用能480万吨标煤,占同期北京终端能源消费净增量的近30%。这对北京城市能源供应造成很大压力。
2、建筑节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2003年底,北京市累计建成节能居住建筑13117万平方米,其中节能30%的4200万平方米,节能50%的8917万平方米。尚有26883万平方米的非节能建筑。另外,在建筑节能方面北京与国外采暖特征相近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差距。这一点可以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数值比较上体现出来,我国的性能参数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2倍。
3、用能方式不合理
北京属于能源贫乏的城市,近90%的能源从外地调入。但北京的采暖空调用能方式却没有本着节约能源的精神去选择,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用能方式。如:本可以采用小型燃气锅炉房采暖,却要建设大型燃气锅炉房采暖系统。不仅投资增加一倍多,而且能耗至少增加7%;又如:公共建筑是可以用一种能源解决其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这样即节省了投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又有效地实现了不同能源的错峰使用。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公共建筑的空调选择电力,采暖选择燃气或热力。结果是:即加大了夏季用电高峰,又加巨了冬季用气紧张。
4、政府对能源的微观管理缺位
在实施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时,由政府有关部门对每一个建设项目的供热方案进行审批。实行“煤改气”后,相关部门取消了采暖方案审批程序。于是,采暖方式“百花争艳”,造就了许多先天不良的采暖空调系统,不仅浪费了能源,还给城市能源供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去年冬天的天然气紧张和每年夏天的电力调峰。对微观用能方式管理的缺位,将导致宏观能源供应的失控。
5、采暖供热体制落后
北京现行的采暖供热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福利制度。这种采暖收费与热耗相脱节、供热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相互脱节的状况,使居民、供热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建筑材料生产商等生产、运营、消费的各环节失去了节能的内在动力,严重制约着建筑节能、采暖系统节能和采暖行为节能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加剧了城市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6、能源管理水平低,供热行业向落后看齐
目前,北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能源管理公司,只有采暖公司。在1880多个采暖公司中,有大型企业一家(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担负市区28.7%的供热面积;专业供暖公司近100家(属于房管系统和大型房地产公司),担负21.1%的供热面积;其余均为各单位的后勤部门或联片供热管理单位,担负50.2%的供热面积。前二类企业运行管理规范,供热质量有保障。而其余的供热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管理松散,能耗高,采暖质量差的问题。椐调查,不同的采暖公司其能耗相差一倍多。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采暖公司的财务报表均为亏损,事实果真如此吗?从近几年采暖运行管理招头标情况看,某小区使用天然气采暖,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为30/平方米.季。开发商开出运行招标的标底为20/平方米.季,结果竞争十分激烈。这种情况表明,开发商每年拿走10/平方米的利润,五年左右可以收回采暖系统的投资,而运行商每年还有钱可赚。因此,采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是有利润空间的。帐面亏损除了资产不清和历史原因外,主要是全行业“嫌富爱贫”,向落后看齐,以获得政府的更多同情,赚取更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