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的城市与以前相比已经日新月异,虽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钱把它建设得更好,但这并不能成为面对无处不在的城市败笔保持沉默的借口。让我们从下面列举的十大败笔中引起深思。
  
   1.强暴旧城
  
   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旧城的破坏业已成为上个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者们最短见的城市行为。
  
   典型:苏州古城因穿城而过的高速破坏了古城风貌,致使无法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只有苏州园林入选,扼腕而叹!!
  
   2.疯狂克隆
  
   只要留意就会发现中国城市越来越相像了:一样标识风格的连锁快餐店、银行网点、星级酒店,一样的马赛克、玻璃幕墙,一样的把所有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一样的模式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
  
   典型:世界著名建筑师说,长安街是很丑陋的,没有中国古都特色,风格不统一,如果不看天安门,不知这是哪个城市的街道!
  
   3.胡乱“标志”
  
   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一大误区。可惜绝大多数都不能成为其历史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它把城市固有的文化消灭之后以新建筑取而代之。新建筑之后还有更新的、规模更大、楼层更高、造价更贵的,因而标志性建筑也总在易帜。
  
   典型:东方明珠电视塔远不如上海老火车站有代表性,并为世界所知,可惜,让一个无任何文化底蕴的电视塔做上海的广告,可惜呀!
  
   4.攀高比傻
  
   高楼大厦成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代名词。建筑师对工程小面积少的“小东西”看不上眼,他们只对上万平方米、造价上千万元的大建筑感兴趣,因为回扣高、所得丰厚。像凯旋门、纪念碑、纪功柱、柱头、华表、牌坊之类精致的东西他们做不来,帕提农神庙、王维的辋川别业、赖特的流水山庄之类'螺丝壳里做道场也不擅长。他们只要高大、宏伟、气派,无论设计是如何的粗糙。
  
   典型:北京东方广场突兀于长安街,一片玻璃幕墙,与旁边的建筑很是不和谐。
  
   5.盲目国际化
  
   建筑大师张开济以“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来形容时下流行的盲目国际化的建筑风格。据统计,全国已有近百家城市喊出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其实国际大都市并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典型:北京,城市越来越大,从东到西象出了趟远门,上班要2小时,一天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无法统计,痛苦万分!
  
   6.窒息环境
  
   专家指出,景观建筑学在中国建筑界缺席。除台湾省外,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硕士和“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已于1997年被全部取消。其实,景观建筑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在建筑界的地位是缺一不可,城市人居环境中将技术(资源发展、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与艺术(大众行为、环境形象、精神文明等)融为一体的工作就由它来完成。
  
   典型:水泥森林立,综合设计水平太差,整体规划施工尚且做不到,更别说园林化设计了,好像建筑设计专业就清华有,悲哀:(
  
   7.乱抢风头
  
   美从来就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今天中国的建筑却只考虑个体如何出奇制胜,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更不谈后来人。构成城市形体的建筑像时装表演,各显神通,有的甚至赤身裸体,张牙舞爪。一个地域的多个建筑很难做到协调和谐。
  
   典型:还有那些城市广场和城市雕塑,哪个能代表城市的风格?又有几个能确立自己城市独特的性格??
  
   8.永远塞车
  
   在城市中心区道路被建筑挤压而变窄,加上人多车多,铺路赶不上汽车上路以及城市功能区划不清的现状下,不考虑城市远郊发展,只一味在市中心周围规划建设,结果必然是:我们要风雨无阻地忍受永远塞车。
  
   典型:北京去年一个大雪夜,交通居然瘫痪了近十个小时!
  
   9.“假古董”当道
  
   近年来全国弥漫着一股人造景观热,各地仿古建筑大兴土木,不惜以破坏城市生态为代价,这是一种“假古董”盛行的恶习。有的“假古董”单项投资就超亿元,而国家每年下拨给750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专项补助经费”总共只有13亿元。
  
   典型:九寨沟风景区腹地就有这样一座大庙。清山绿水间格格不入!
  
   10.跟人较劲
  
   开发商们建造了混凝土森林的“都市广场”,没有花园的“花园别墅”。种草不种树这种短平快的“面子工程”,却是各地政要乐此不疲的事,因为政绩易见,有时建筑师也推波助澜,大手大脚地花钱堆砌。
  
   看上去面光光、住进去心慌慌,这就是没有亲和力的城市和建筑所能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典型:更有甚者,居然用塑料的树来代替绿化!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