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按施工工艺分主要有:预拌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离心成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拌合料的流动度分有: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等。

一、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一)水泥

常用水泥的种类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验收与保管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为了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应尽量密闭。包装水泥存放时,应垫起离地约30cm,离墙亦应在30cm以上。堆放高度一般不要超过10包。临时露天暂存水泥也应用防雨篷布盖严,底板要垫高,并采取防潮措施。

水泥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结块降低强度。常用水泥在正常环境中存放三个月,强度将降低10%~20%;存放六个月,强度将降低15%~30%。为此,水泥存放时间按出厂日期起算,超过三个月应视为过期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检验确定其强度等级。

水泥不得和石灰石、石膏、白垩等粉状物料混放在一起。

(二)砂

按其产源可分天然砂、人工砂。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天然砂可为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

人工砂又分机制砂、混合砂。

人工砂为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按砂的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目前是以细度模数来划分粗砂、中砂和细砂,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II区砂。II区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区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I区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

生产单位应按批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在正常情况下,机械化集中生产的天然砂,以400m3或600t为一批。人工分散生产的,以200m3或300t为一检验批。不足上述规定者也以一批检验。每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和含泥量检验。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盐含量。在发现砂的质量有明显变化时,应按其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取样检验。

(三)石子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卵石。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如马车、拖拉机等)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者以一验收批论处。

(四)拌合用水

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各种混凝土。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也不应用海水拌制。

(五)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

1.所用于拌合混凝土的拌合用水所含物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应产生以下有害作用:①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结;②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③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④污染混凝土表面。

2.采用待检验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标准规定时间的30min。

3.采用待检验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若有早期抗压强度要求时,需增加7d的抗压强度试验。

4.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的含量要求。

(六)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指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在混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且掺量不小于5%的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起着根本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较大量的磨细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节约资源等作用。其中某些矿物细掺合料还能起到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作用。可以将这种磨细矿物掺合料作为胶凝材料的一部分。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水胶比是指水与水泥加矿物细掺合料之比。

(七)粉煤灰

1.品质指标

粉煤灰按其品质分为I、II、III三个等级。

粉煤灰的应用范围

I级粉煤灰允许用于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及跨度小于6m的先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II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和轻骨料钢筋混凝土。经过专门试验,或与减水剂复合,也可当I级灰使用。

III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和砂浆。经过专门试验,也可用于钢筋混凝土。

二、运输工具的选择

混凝土运输分为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面运输3种情况

(1)混凝土地面运输。当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运输距离较远时,我国多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如来自工地搅拌站,则多用载重约1T的小型机动翻斗车或双轮手推车,有时还用传送带运输机和窄轨翻斗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为长距离运输混凝土的有效工具,它有一搅拌筒斜放在汽车底盘上,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装人混凝土后,由于搅拌筒内有两条螺旋状叶片,在运输过程中搅拌筒可进行漫速转动进行拌和,以防止混凝土离析,运至浇筑地点,搅拌筒反转即可迅速卸出混凝土。搅拌筒的容量有2-10m3,搅拌筒的结构形状和其轴线与水平的夹角、螺旋叶片的形状和它与铅垂线的夹角,都直接影响混凝土搅拌运输质量

(2)混凝土垂直运输。我国多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决速提升斗和井架。用塔式起重机时,混凝土要配吊斗运输,这样可直接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决的工程,可以采用混凝土泵输送。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用泵运输称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是指当混凝土从搅拌运输车中卸人混凝土泵的料斗中后,利用泵的压力将混凝土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的一种运输混凝土的方法,混凝土可同时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工作。这种方法具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决、效率高、节省人力、连续工作等特点。它已成为施工现场运输混凝土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立交桥、水塔、烟囱、隧道和各种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泵送混凝土的设备主要由混凝土泵、输送管道和布料装置构成。

按泵体能否移动,混凝土泵还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混凝土泵使用时需用其他车辆将其拖至现场,它具有输送能力大,输送高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移动式混凝土泵车是将混凝土泵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根据需要可随时开至施工地点进行作业。此种泵车一般附带装有全回转三段折叠臂架式布料杆,它既可以利用工地配置的管道输送到较远较高的浇筑地点,也可利用随车的布料杆在其回转的范围内进行浇筑移动式混凝土泵车的输送能力一般为803/h,当水平输送距离为520m,垂直输送高度为110m时,输送能力一般为30/h)混凝土输送管混凝土输送管是泵送混凝土作业中的重要配套部件,有直管、弯管、锥形管和软管等,前3种输送管一般用耐磨锰钢无缝钢管制成。

布料装置

混凝土泵的供料必须是连续的,且输送量很大,因此在浇筑地点应设置布料装置以便将输送来的混凝土进行摊铺或直接浇筑人模,从而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充分发挥混凝土泵的使用效率。布料装置由可回转、可伸缩的臂架和输送管组成,常称为布料杆。按照支承结构的不同布料杆可分为独立式和汽车式两大类将混凝土泵装在汽车上便成为混凝土泵车,在车上还装有可以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其末端是一软管,可将混凝土直接送至浇筑地点,使用十分方便混凝土在输送管内输送时应尽量减少与管壁摩擦力,使混凝土流通顺畅,不产生离析现象。

1.jpg

泵送混凝土的原料和配合比应满足泵送的要求,具体如下:

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功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2)送管线的布置应尽量直,转弯宜少且缓,管与管接头要严密;(3)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4)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5)送混凝土时,受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人空气形成阻塞;(6)送混凝土时应先输送远处混凝土,使管道随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逐步完成而逐步拆管。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包括布料摊平、捣实、抹平修整等工序。土的密实性与耐久性,结构的整体性及构件外形的正确性,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工作。浇筑工作的好坏对于混凝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接缝是否严密;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等,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中;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的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且不应超过下表。

2.jpg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一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棍凝土下落。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混凝土拌和物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面的梁板结构的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模板整个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与所用的水泥品、混凝土的凝结条件以及是否掺用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等因素有关。的允许间歇时间则应由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而定。混凝土运输、超过表的规定,若超过时,应留设施工缝。

3.jpg

施工缝的留置

如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事先确定。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l)柱、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图)。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一30~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施工缝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图)。

4.jpg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1.2MPa时方可进行;还要先凿掉已凝固的混凝土表面的松若层,并凿毛,用水湿润并冲洗干净;浇筑时,先铺抹厚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再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处应细致捣实,使其结合紧密。

后浇带

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沉降等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其构造图如图所示。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确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一般间距30-50m,采取特殊措施后,可适当增加。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确定,如无设计要求,一般至少保留28d以上。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70-200cm,后浇带内钢筋应保护完好。后浇带在施工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的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低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须保持14d以上的湿润养护。

5.jpg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

浇筑这种结构首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平面尺寸较大时还要在横向上划分施工段。施工层一般按结构层划分(即一个结构层为一个施工层),也可将每层的竖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分别浇筑(即每个结构层为两个施工层)。

而每一施工层如何划分施工段,则要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施工层与施工段确定后,就可求出每班(或每小时)应完成的工程量,据此选择施工机具和设备并计算其数量浇筑柱子时,一个施工段内的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不要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柱子模板逐渐受推倾斜而造成误差积累难以纠正断面

如柱顶处有较大厚度的砂浆层,则应加以处理。当梁柱连续浇筑时,在柱子浇筑完毕后,应间隔1一1.sh,待混凝土拌和物初步沉实,再筑浇上面的梁板结构梁和板一般同时浇筑,从一端开始向前推进。只有当梁不小于1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此时的施工缝留在楼板板面下20-30mm梁底与梁侧面注意振实,振动器不要直接触及钢筋和预埋件。

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表面振动器或内部振动器振实,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后用长的木抹子抹平此外,与墙体同时整浇的柱子,两侧浇筑高差不能太大,以防柱子中心移动楼梯宜自下而上一次浇筑完成,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其位置应在楼梯长度中间对3范围内。对于钢筋较密集处,可改用细石混凝土,并加强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和结构尺寸的准确,注意施工中不要踩倒负弯矩部分的钢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或等于1m,长、宽较大,施工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低于25℃的混凝土结构;一般多为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如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整体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高炉转炉设备基础等。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隆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各工序协调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浇筑方案:

(1)全面分层: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完成。采用此方案,结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必要时也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6.jpg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隆,则要保证每一浇筑层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并捣实成整体。为此,要求混凝土按不小于下述的浇灌量进行浇筑:

7.jpg

(2)分段分层

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每段的长度可根据混凝土浇筑到末端后,下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来确定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斜面分层

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而混凝土的流动隆又较大时,采用分层分段方案混凝土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分层踏步,这时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案。施工时将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让混凝土自然地流淌,形成一定的斜面。这时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这种方案很适应混凝土泵送工艺,可免除混凝土输送管的反复拆装。

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由于体积大,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决,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则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在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混凝土内部降温)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混凝土内部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这些裂缝会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由此带来严重的危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都应设法避免上述两种裂缝(尤其是后一种裂缝)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产生温度裂缝,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

为此,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掺人适量的掺和料,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或采取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在经过计算和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施工缝而分段分层浇筑。具体措施有:

(1)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2)在保证混凝土基本隆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的矿物掺和料,采用6od或脚d的强度代替28d的强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3)尽量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

(4)在结构内部埋设管道或预留孔道(如混凝土大坝内),混凝土养护期间采取灌水(水冷)或通风(风冷)排出内部热量;

(5)尽量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一般要求混凝土的人模温度不宜超过28℃,可以用冰水冲洗骨料,在气温较低时浇筑混凝土;

(6)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适当掺加一定的毛石块;

(7)在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表面要采取保温措施,减缓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失,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8)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每个浇筑层的厚度,以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释放部分水化热;(尽量减小混凝土所受的外部约束力,如模板、地基面要平整,或在地基面设置可以滑动的附加层)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捣实方法有人工捣实和机械捣实两种。人工捣实是利用捣棍、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等来使混凝土成形密实的一种方法。它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混凝土的密实隆较差,只能用于缺少机械和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机械振捣是通过振动器的振动力传给混凝土使其发生强迫振动而密实成形,效率高、质量好混凝土振捣设备按其工作方式分为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和振动台四种(图4.4。)在施工工地主要使用内部振动器和表面振动器较多

8.jpg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原理

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表面水分会蒸发过决,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豁结力,从而会使混凝土产生塑隆收缩,表面出现龟裂,形成片状或粉状剥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另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如果内部水分过早过多地蒸发,不仅会影响水泥水化程度,而且还会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干燥收缩,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隆。因此,混凝土浇筑后初期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养护是为混凝土的水泥水化、凝固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时间、温度、湿度3个方面,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取预期的隆能指标。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方法根据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所处温度和湿度条件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

混凝土在温度为(20士2)℃和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称为标准养护。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混凝土采取相应的保湿、保温等措施所进行的养护称为自然养护。为了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处理,将其置于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硬化的养护称为加热养护。

自然养护可分为覆盖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两类

1)覆盖浇水养护

覆盖浇水养护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即用草帘、砂、土等将刚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通过洒水使其保持湿润的养护方法洒水养护时间长短取决于水泥品种和结构的功能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洒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准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对于蓄水池一类工程可于拆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对于地下结构或基础,可在其表面涂刷沥青乳液或用回填土代替洒水养护混凝土必须养护至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上人进行其他施工。

2)塑料薄膜养护

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物,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可防止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水泥依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而凝结硬化,从而达到养护目的。塑料薄膜养护又可分塑料布直接覆盖养护和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养护自然养护成本低、效果较好,但养护期长为了缩短养护期,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和场地利用率,一般生产预制构件时,宜采用加热养护。加热养护是通过对混凝土加热来加速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常用的方法有蒸汽室养护、热模养护等蒸汽室养护就是将混凝土构件放在充满蒸汽的养护室内,使混凝土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迅速达到要求的强度蒸汽养护过程分为静停、升温、值温和降温4个阶段热模养护属于蒸汽养护,蒸汽不与混凝土接触,而是喷射到模板上加热模板,热量通过模板与刚成形的混凝土进行交换。此法养护用蒸汽少,加热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又可用于现浇墙体。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施工,加强监督管理,才能保证最终获得合格的混凝土产品。混凝土检查包括施工中质量检查和施工后的质量检查施工前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按重量比投料量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如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检查混凝土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施工后质量检查主要是对已完成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检查及其强度检查,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尚应进行抗冻、抗渗隆能检查混凝土结构构件经养护拆模后,从外观上检查其结构尺寸是否正确、有无缺棱掉角等现象,表面有无麻面、蜂窝、露筋、裂缝、孔洞等缺陷,预留孔洞是否通畅无堵塞,如有此类情况应加以修正:

(l)麻面。麻面是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是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干净、接缝不严密发生漏浆或振捣不充分等;

(2)蜂窝蜂窝是指结构构件中出现蜂窝状的窟窿,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原因主要是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多,振捣中严重漏浆或振捣不充分等原因;

(3)露筋。露筋是指结构构件中的钢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住而暴露在外,产生原因主要是垫块移位,钢筋紧贴模板,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所致;石子粒径过大、配筋过密、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四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等;

(4)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没有混凝土,形成空腔产生原因主要是惠特尼漏振、混凝土离析、石子成堆、泥块、冰块、杂物等掺人混凝土中等;

(5)裂缝。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如养护不当、表面失水过多,温差过大等易产生干缩裂缝或温度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构件产生贯穿隆裂缝,对结构危害极大;

(6)缝隙及夹层。缝隙及夹层是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产生原因是因施工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中含有垃圾杂物所致;

(7)缺棱、掉角。缺棱、掉角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使强度降低,以及拆模时棱角损坏或拆模过早,拆模后保护不好也会造成棱角损坏对于外观检查出的混凝土麻面、蜂窝、露筋、空洞、裂缝、缝隙及夹层、缺棱、掉角,应采取措施加以修正。

混凝土外观缺陷的修补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l)表面抹浆修补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

(2)细石混凝土填补。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用清水洗刷钢筋并充分润湿后,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对孔洞事故的补强,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刷洗干净,保持湿润72h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

(3)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对于影响结构承载力,或者防水、防渗隆能的裂缝,为恢复结构的整体隆和抗渗隆,应根据裂缝的宽度、隆质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的方法予以修补。

混凝土强度检查

主要是指抗压强度的检查。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作为评定结构构件是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是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隆指标,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二是为了检查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与结构构件同条件养护的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即制作,采用标准养护。

评定强度用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结果就作为判定结构或构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试块是边长为15cm。的立方体,实际施工中允许采用的混凝土试块的最小尺寸应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块时,应将其抗压强度值乘以折减系数,换算为标准尺寸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配合比有变化时,则每种配合比均应取样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3个)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每组3个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并按规定确定该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①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②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③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巧%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混凝土强度应分批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