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杂建筑是否为环境和谐之音

【摘要】混杂建筑在时代发展下应运而生,结构混杂、嫁接混杂和独柱型混杂是混杂建筑的三种类型,它们各自在城市中占据着不同的优劣势;至今,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们都仍然在观望,观望这个世界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变动,或是历史的延续,从我的角度来看,混杂建筑也将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城市更密集的人口的涌入,为了适应居住人群各方面的需求,混杂建筑的发展都是在所难免的。

【关键词】混杂建筑结构,混杂嫁接,混杂独柱型,混杂环境心理

古往今来,我们对建筑承载了多少期许?古时,人们搭建房屋,用来遮风避雨,建筑的目的被人们单纯地使用;但渐渐地,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居住,人们希望建筑能够承载文化,承载文明,承载生活,承载梦想,承载艺术,承载虚荣,太多太多,不仅仅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需求,混杂建筑应运而生。

二、混杂建筑的产生过程

(1)古代集市、广场的发展

古代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集市

集市可以说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公共建筑之一,在中国古代就逐渐发展了集市这一场所,所谓的集市,指的是农村或者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古代也叫做“墟市”、“集墟”。“集”含有“人与物相聚会之意”。到集市买卖称为“上集”“赶集”。[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呈现出一种中国古代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那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集市;在西方国家,则发展出了广场的概念,一开始人们为了用自家养的牲畜来换取粮食或者是日常用品,后来逐渐发展成自家带着自家的物品到一个大的广场上,用自己的所属物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由此就有了广场的发展。早期时候交易的场所并不固定,到后来顺应民意,政府也渐渐地建造起一些广场,市场等方便群众进行交易。后来广场、集市并不完全是用来交换商品,也演变成人们集会,谈天说地的场所。

(2)集市、广场与混杂建筑的演变

上述对“集市”“广场”的演变,说明了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建筑是顺应环境而生。

混杂建筑也是如此。

由于功能上互补的需要,或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将相同类型的甚至是不同类型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就有了混杂建筑的诞生。许多混杂建筑的功能规划,诸如那些办公楼与停车场组合在一起,最初不过是由于城市的压缩,设计者做功能规划时迸发的火花,然而,却从此进入了建筑主流。[2]因此,混杂建筑都将成为而且仍然是将它们的母体进行功能嫁接的标志。

三、混杂建筑的分类

混杂建筑可以被分为三类,结构混杂、嫁接混杂和独柱型混杂。独柱型混杂常常指的是在一个单独的建筑模块中集中了城市生活的一本百科全书。它可能囊括了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我把它称之为“微城市”。

(1)案例分析一:马赛公寓

提到能展现城市缩略的建筑,我想到了马赛公寓,它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后来马赛公寓也被认为为是一座超级公寓住宅。柯布西耶最早希望能够发展的城市的意象是城市中心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代化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马赛公寓可以说就是一种独柱型混杂建筑。它的底部为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地面层是敞开的空间,共有17层,其中1—6层和9—17层是居住层,大部分的单元房都采用“跃层式”的布局,有单独的楼梯连接;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房,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置在顶层,通过坡道可以到达屋顶花园。屋顶上还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所,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3]

柯布西耶将生活比喻成一场旅行,生活和旅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开始和结束,这种思想也贯穿于马赛公寓设计的始终。柯布西耶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将各种功能加以重组,重新定义,改装,让一个缩略的“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马赛公寓的设计过程中,柯布西耶运用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出了一套“模数”,他套用“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尺寸,这套“模数”是以男子身体的各个部分尺寸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位数列。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希埃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没有任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

更重要的是:他把公寓的底层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商业街、游休憩绿地、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城市。

(图为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城市压缩的典例,“微城市”的概念在马赛公寓中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诠释。我觉得对我们现今的城市来说,这样的环境是十分融洽的体现。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城市中心的发展却逐步走向衰败。从表面上来看,城市中心的衰败主要表现在成片的破旧厂房和居住区,被闲置的建筑物,城市中心人口减少,贫困以及犯罪现象严重等等。从另一个方面的深度来说,城市中心经济活力的下降,城市交通和财政分配不平衡,公共事业的入不敷出,税收的短缺都是其衰败的原因。从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人、建筑、商业、贸易、交通、文化、艺术都是作为城市的关键性要素,他们节节相扣,一旦有其中一个环节的打破,那么原本的和谐就不复存在,覆水难收,远离的就只会离得越来越远,当这种和谐荡然无存的时候,城市也将消失。

(2)案例分析二: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嫁接混杂也是是混杂建筑的一种,它在平面与剖面的变化可以通过体量与高度的处理来表现功能。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可谓是一个具有戏剧效果的建筑。OMA设计的台北艺术中心包括一座可容纳1500人的大型剧院及两座分别可容纳800人的中型剧院。三个体量不一的剧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体中,既可相互独立又可打通连接,给戏剧工作者进行更具实验性戏剧实践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剧院上演了流传千古的戏剧,而作为戏剧的演出载体——建筑本身却不为人所熟知。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流行着一股表演中心热,它们如同有种诡异的默契一样拥有几乎相同的组合方式;一个2000座的礼堂,一个1500座的剧场以及一个黑匣子外表。很明显,标志性的外表掩盖了内部基于19世纪运作一样保守的使用方式,即使剧场中像舞台、前厅、礼堂这些重要的元素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也不能成为现在停滞不前的理由。台北表演艺术中心恰恰相反,实验性地将剧场内部功能反常地转化为外部的标志。它包含三个可独立运作的剧场,被安排在一个拥有舞台及后台的核心方体中,从而使整个空间完整而高效。表演中心一般都有正面及背面,而简洁的艺术中心由于在台湾这块高密度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地块上向四周突出很多独立礼堂,从而有着丰富的表情。

镜框式中型剧场就像悬空的星体般停泊在方体上,观众经由内外壳体的间隙进入礼堂。大剧院舍弃了标准的鞋盒形状而采用了非对称式的形体。大剧院对面的多形式中型剧场则是个灵活的空间。[4]

建筑的内部以高度的不同区分各个功能。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内转换,体验不同的视觉享受。再者,矩形与球形的结合嫁接在另一体量上的矩形上,从外部观察,形成一种各个方向都很独特的视角。

市民即使没有门票,也能在艺术中心里沿着剧场基础设施和制作空间中的游览路线来去自如,这种活动通常不被察觉,但同样经过编排而有声有色,从而形成一种“看得见”的演出。公众流线不仅使得观众更全面地体验剧场的创作,而且让剧场更广泛地面向公众。

(图为台北表演艺术中心模型)

这栋独特而又醒目的建筑建立在当地生机勃勃的夜市基础上。从另一个方向上来思考,这样的建筑林立在台北夜市这样的环境下,是否突兀?还是会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建筑的体量上来讲,空间的尺度会影响人们的心理。人们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安全距离标准,一旦超越这个标准,那么就无法让建筑亲近人,人也不会想要靠近,那么即使是再完美的建筑也是在一栋冷冰冰的建筑。据我了解,台北的夜市到了晚上极为喧闹拥挤,应接不暇的人群都是为了沿街美食、经济特色的小吃、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来,从这个出发点来说,夜市遍布的基本上都是低矮的建筑,沿街布置。那么,当人们在逛夜市的途中,看到这样独特,高大的一栋建筑,是否下意识会有排斥的心理?建筑所形成的尺度为人所用,因此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建筑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人在城市、区域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大尺度环境中探索并移动时,所形成的认知空间呈现为一种拓扑形态,即由若干干线、若干支线、干线与支线的连接点、支线与支线的连接点组成的“完形”,这些干线与“轴线”非常类似,在环境认知中起着骨干作用。[5]

(3)案例分析三: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对于嫁接建筑的思考,人们仍旧各持己见,二十一世纪以来,有一个作品从无到有,从未能被大众所接受到被誉为世纪经典作品。那就是贝聿铭所设计建造的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0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6]

可以说,人们接受玻璃金字塔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一开始这个用现代材料所设计出来的方案就不为法国市民所认同,人们普遍认为这样会破坏卢浮宫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也毁了金字塔。因为常年以来,人们对古建筑一直秉持的态度是“小心翼翼地保存”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人们要的是保留住古迹的“原滋原味”,一旦有人试图去破坏这种“原滋原味”,那就是与世人作对,不能为世俗所接受。贝聿铭恰恰就是与世俗背道而驰,他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更多的人来欣赏”,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思维模式里,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

(图为玻璃金字塔)

现在人们愿意承认,只有进入其中才会消失的埃菲尔铁塔和只有进入其中方可显现的玻璃金字塔,使“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缩到了最小距离”,前者以强制姿态改写历史进程,而后者则隐匿地把历史拽到现代中来。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可以说,玻璃金字塔的完成,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古迹的认知。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固有的图式去解释所面对的新事物,并把新的信息纳入固有的图式之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同化”。固有图式既是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又可能成为认识新事物的障碍,就像玻璃金字塔,法国人民一开始不能接受它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金字塔是死人的粉末,石头的金字塔尚且给人厚重的感觉,即使是使用了相对石头来说轻盈许多的玻璃,也不能改变人们的观点。贝聿铭却做到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各方赞赏就是玻璃金字塔获得的最高荣耀。

人每遇到新鲜事物,总是企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既将新的事物纳入原有图式之中,使已有的图式不断巩固和充实,如果解释地通,便得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反之则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同化新的事物,以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从较低水平的平衡上升到较高水平的平衡。这样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智慧发展的过程,也是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人的认知结构就是这样悄悄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将新的事物叠加在旧的事物上面,也是挑战人们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只有当人们的认知能力接受了这样的新事物,那才会是一个成功的事物。时间的迁徙,会影响人们的心境和观念,人们的认知能力有所不同,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只有打破定向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创新的事物的诞生。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使混杂建筑有更长的生命力。但是,我并不赞成那些过于怪诞,甚至是荒谬的做法。有一些设计师,为了将自己的思想与建筑结合在一起而做出了非常具象的建筑,例如北京的天子酒店,五粮液大厦,沈阳的方圆大厦,都是一种挑战人类极限的建筑形式。

结语:混杂建筑的发展趋势在所难免

格雷戈尔•门德尔在他的《植物混杂化的实验》中谈到,“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功总结出指导混杂形成与发展的一般实用的指导性规律;这一点不会引起任何—个熟悉这项工作所涉及范围、懂得为此要做的实验所带来的困难的人的奇怪。”没错,混杂建筑是设计者们的天才和勇气的一场胜利,建筑师的个人创造力在每所建筑的独特性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建筑的组合连接是无穷无尽的,混杂建筑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处理城市复杂性的工具。

虽然,现在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们都仍然在观望,观望这个世界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变动,或是历史的延续,从我的角度来看,混杂建筑也将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城市更密集的人口的涌入,为了适应居住人群各方面的需求,混杂建筑的发展都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