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之有效途径

       摘要: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丰利镇针对当地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因素,采用多措并举的方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以规划为先导,以示范为带动,以资源促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亦是新农村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丰利镇,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

  

  1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后,如东县政府适时提出了“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指导方针,以农民集居点建设为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奋斗目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丰利镇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2研究区概况

  丰利镇地处南通市如东县北部海滨,北靠南黄海,南临马塘镇,东接苴镇镇,西至岔河镇,西北与洋口镇以斜港河为界,东南与掘港镇相接。丰利镇是苏北古镇,唐朝时就有了盐场,宋代逐渐发展成一个小集镇。全镇土地总面积140.37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47亩。全镇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乡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6%,农村厕所无害化处理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短缺、农民集居点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缺乏、农田耕地的调整,难以操作等问题。

  3研究区加快新农村建设做法及经验

  由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针对目前进行的农民集聚点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缺乏、农田耕地的调整难以操作等问题,丰利镇党委、政府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措并举的方法,促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3.1、积极转变观念,以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镇发展

  丰利镇党委、政府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于2004-2008年间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70公里,整修环镇路62公里,改造危桥9座,改造镇区道路3条,疏浚河流33条。道路条件的改善不仅方便群众出行,更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整合重建农村泵站10座,改造维修泵站18座。在绿化造林工作中,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737.5亩,河道整治绿化工程28公里,绿色家园工程5个,新建农田林网1.6万亩。

  3.2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在准确定位中凸显新优势

  本着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丰利镇的总体规划邀请全国甲级规划资质单位——南大规划院编制,既保证了规划的权威性、前瞻性又兼顾了当地特点,将在依托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凭借旅游业的启动和城镇风貌的建设使之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和精加工制造并重的综合型小城镇。

  规划编制完成后,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核心,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绘制新农村建设发展蓝图。成功启动农村集居点建设工程,首期规划面积30亩,规划建设联体别墅住宅40套,公寓式住宅32套,总建设面积15000平方米左右,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模式。2008年推行实施农民集居点6个,进户入住农民50户,并出台了《丰利镇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民的集居工作。未来丰利镇将在依托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凭借旅游业的启动和城镇风貌的建设使之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和精加工制造并重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综合型小城镇。

  

  3.3依托资源优势为基础,因地制宜完善产业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化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产业支撑是城镇做大做强的关键。为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在项目农业建设工作中,抓住“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高效种养业。

  在项目农业建设工作实施中总投入5000多万元,其中投入120万元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业已竣工并通过市级验收;南通赛特水产品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的水产品冷冻加工项目主体工程、南通名濠水产品有限公司投入200万元名贵水产苗种繁育、养成项目、深水井配套及养成扩建360亩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投入260万元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投入300万元的省级沿海滩涂开发项目已经批准。

  同时,丰利镇镇村企业得到蓬勃发展,镇村企业数量从2003年的18家增加到2008年的33家,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业、化工、针纺织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以维立科化工、江苏领新、强龙机械、等企业为主体的“亿元企业群”,并于200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3.4大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创造和谐新气象

  做为如东县沿海中部地段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丰利镇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如东县旅游发展规划》中,将丰利镇定位为江海历史文化古镇。并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得到了全面的实施,成人教育中心、农技、农机、海洋渔业办、文化中心等联合办学,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26场次,共培训人员4528次,并邀请能人现身说法,组织农民及镇村党员干部、企业员工参加业务实用技术和学历培训,使农村居民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过程中投入12.6万元新建篮球场,争取省、市、县配送体育器材价值30万元,并举办丰利镇第九届“大富士”杯运动会,有28支代表队共3000余人参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4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的原则,应以规划为先导,以示范为带动,以资源促发展,突出工作重点,深化管理体制,合理布局,形成由政府引导,村级组织实施,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的局面,使小城镇建设迈向更高层次的需求。从丰利镇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可以看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发挥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而且要有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和有能力的带头人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指导作用,才能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资源、区位、传统及产业等情况规划新农村光辉灿烂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许克振.实施产业兴镇加快小城镇发展[M].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05,22.

  [2]郑静,陈革.论大城市小城镇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对当前城市化政策的思考[M].广西:规划师,2000,5.

  [3]武青艳.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1.

  [4]杨青,许成安.应谨慎对待广义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M].北京:生产力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