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路探讨

        摘要: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物。本文从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以及现代建筑设计创新要点等方面阐述了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意图,创新思路,相关理论

  

  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物,是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所产生出的全新理念。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图强烈,但实现的设计方案严重脱离设计原则程度,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某些设计不分情形和建筑功能类型的差异,忽视建筑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片面追求奇异空间的体验。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这些所谓的设计创新是万万不可取的。

  一、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设计差异

  1、设计性质

  传统的设计偏重于技术,现代设计则面向功能目标,将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具有工程性,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亦强调设计进程的管理。

  2、设计进程

  传统的设计在战略进程和战术步序上有随意性,现代设计则强调设计进程及其步序的模式化(层次、条理和逻辑性)。

  3、设计手段

  传统的设计是电算器(过去为算尺)、图板加手册,个体手工作业,现代设计则充分利用电子计箅机进行计算、自动绘图和数据库管理,集团分工协作。

  4、设计方式

  传统的设计以经验总结、规范依据为主,现代设计则强调预测与信号分析及创造性的相互配合。

  5、设计部署

  传统的设计只限于从方案到工作图这个阶段,现代设计则贯穿开发的全过程,除常规的设计外,还要考虑从用户需求(市场预测)到设计评价(可行性研究)及施工阶段的结构设计工艺性修改以及试运转和使用维修经验的反馈。

  二、现代设计在具体应用中的创新动力和源泉

  创造性的思维与解析式逻辑思维的重要区别在于创造思维的发轫、产生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基本智力因素的集发过程,如逻辑判断、分析推理、记忆潜能、创新素质等一系列能力。因为建筑创作与纯科学技术范畴存在着差别,感知和理性、形象和概念相融合的领悟过程,是决定设计作品的多元创造的一个重要机制。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设计创作所要求的典型的创造思维方式,包括动力因素、灵感与顿悟能力以及想象力。

  1、创新心理动力因素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所谓创造心理动力因素是指创作者自我意识的投入和参与。创造的动机,例如情感、求知欲及追求超越的意志品质,是构成创造活动的重要基础要素。艺术创造没有激情与真实的情感难以创造出好作品。创造动力的形成,还包括兴趣、理想、信念、恒心、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即具备开放的心理境态和勇于开拓的精神素质。孟子就认为,一个人要想大有作为,就必须首先通过刻苦的训练培育优良心理品质。启动创造动机,是确保创作过程中创造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

  2、灵感与顿悟能力

  设计创作是一种智力集合过程和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创造活动。富于想象的发现,常带有综合的直觉思维色彩,可称之为设计灵感。设计灵感即为一种醒悟和豁然贯通,顿悟的思想闪现与跳跃。培育设计灵感包括从生活深处经验和体验来获取感性动力资源;对各种人文知识与经验的累积及潜思维的培育,促成各知识层次的融汇贯通及触类旁通;中国传统艺术所谓“师造化”,即为获得鲜活而有生气的构思设计,转向自然去探索人类创造及美的根源。直觉思维的开发有益于新事物的探索与发现。

  3、想象力训练

  想象是凭借潜隐的理性和直觉感知对事物进行大胆的猜测与联想,提出假说,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新组合形成富于创新的科学成果,是设计创造的重要核心。想象力的拓展,取决于激发想象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取决于设计者对想象在设计创造中的积极认同。想象与猜断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应排除不合理的主观臆想成分。想象力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创造出新艺术形象,其特征类似于捕获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过程。培养设计创作中的想象能力,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力,观察、捕捉事物本质和细部洞察力的培养和训练;各种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对有助于想象力及构思创作能力培养的各类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与掌握。

  三、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路

  1、建筑设计将向智能建筑发展

  智能建筑就是把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智能保安、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优化组合,使人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建筑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智能建筑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在智能建筑里,人们可以获得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温度、湿度、照度可以自动调节,能尽量利用自然界的光、冷、热、大气等,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创造更有人性的生存环境。人们可以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等手段,获得全球性情报、信息,以空前的高速度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商贸活动。

  近几年来,我国计算机系统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的速度也非常快,完全可以满足一些中小型智能化建筑的使用要求,造价比国外同类系统低很多。相信随着相应智能化建筑设计规范及标准的制定,智能化建筑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国人的视野。

  2、引进先进的设计思路与理念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均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的本质在于不断地创造和革新。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把建筑作为艺术的高度出产具备新品质、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

  3、建筑设计创新要向生态建筑靠拢

  生态建筑的设计是指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建筑物不仅有效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生态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基本目标有:第一,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第二,把环境直接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第四,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第五,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第六,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4、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完美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因此,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参考文献】

  [1]陈兰英,赵洪平:建筑技术开发.2004(2):70-73

  [2]《优化改革的方向》王增明著,宁夏出版社2001年8月

  [3]孙冬青.科技咨询导报.2007No.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