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地基是指直接承受建筑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地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做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就建筑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及处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处理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1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我国领土的经度和纬度跨距很大,地理环境相差悬殊,无论是黄土、冻土等多样的土质特点,还是山地、平原、高原等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都给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2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发性的特点。房屋建筑的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造成部分房屋建筑出现裂缝、坍塌等现象,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1.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还具有潜在性、严重性、困难性等特点。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工程,如果在设计和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势必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环相扣,因此地基基础工程的事故处理难度也比较大,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2.1 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2 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2.3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三、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合理选取地基基础类型
基础主要是指建筑与地基之间的连接地带,它负责将房屋建筑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目前,基础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独立基础和筏形基础。当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房屋建筑的要求时,基础与竖向结构采用相同的分布方式,此时可以选用造价比较低的独立基础。如果地基比较软弱,而上部建筑又比较高,就需要选用与地基接触面积比较大的筏形基础,虽然筏形基础造价偏高,但其稳定性比独立基础好,可以满足房屋建筑的荷载需求。
3.2 严把现场施工材料控制
做好地基处理必须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只有确保材料的质量才能为地基处理做好基础,建筑材料不合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不达标,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均会导致地基设施处理留有严重隐患,建筑安全事故也常有发生。因此应严格控制材料关:①大宗材料应按公司合格供方名录进行采购,对于合格供方名录不包括的材料商,应由公司对供方进行合格供方评价,评价合格后纳入公司合格供方名录,方可进行采购。一般零星的和特殊材料项目经理部自行评审,合格后采购。选择优良供货商,确保最新、最好的材料。②合理分配进货货源时间,确保施工现场的连续性,而又不能堆积大量材料,减少保管费用和资源浪费。材料的进场时间、顺序、数量、型号等要与施工进度相协调,保证材料及时、准确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③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各类材料应合理堆放、隔离、搬运和保管,以确保其适用性,及时性,完整性。
3.3地下水控制技术
房屋建筑场所的水文条件是影响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地下水控制技术在提高地基基础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考虑采用管井降水法,管井的深度应该比基坑深6m左右。当含水层的土质渗透性比较差时,可以考虑将管井打至基岩底部,利用砂层和卵石层提高渗透系数;当基坑的面积比较大时,可以考虑在基坑内布井,以便减小对建筑附近环境的影响,反之,则需要在基坑内外布井,控制好管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4地基水泥灌桩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地基多采用水泥灌桩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加固施工,钻孔灌桩技术中每个施工步骤都对地基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钻孔和水泥灌桩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基施工时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前选择取料场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分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进行配合比设计,一般情况下,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比人工挖孔桩混凝土坍落度要大,但无论何种混凝土都应满足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施工前对钻孔机器进行周密的检查,确保底座和顶端的平稳,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底座的移位和下陷影响了灌桩的质量。混凝土灌注前应仔细对孔底进行检查,检查孔底有无积水和沉渣。灌注高度应严格进行控制,以利混凝土充分振捣;二是地下水量较大,采用海绵、毛毡无法吸干净时,可以考虑按钻孔桩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当钻机达到设计高度后,需对孔径的大小,钻孔的深度和垂直度进行详细的检查,达到设计标准后请监理工程师对钻孔进行合格性检验,完成钻孔工作。地基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仔细对每盘混凝土下料量和导管拔管高度进行严格的计算。否则极易出现导管拔出混凝土上面以造成断基,应将混凝土灌注超出基顶设计标高至少0.8米,以保证基顶的混凝土质量。
3.5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地基处理得当与否与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息息相关,地基处理项目的成败关键在质量,而质量是需要人来完成的。施工相关人员如果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如果设计计算问题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因此施工人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个人素质也应与项目的质量要求相匹配。要严格考核用人状况,制定科学的分配方式,使施工处理良性的循环状态,达到施工项目质量的稳定性。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及处理作为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同时也种类繁多而效果各异。寻求方便合理、实用普遍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强度、稳定性,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同时对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