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普遍的。混凝土多数存在微裂缝,当其温度发生变化或收到荷载作用之后,微裂缝的变化就会不断的加剧,最终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即在混凝土工程中常较为常见的裂缝。本文就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方面分析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干缩裂缝;裂缝控制
  混凝土的建筑和构件在通常情况下是带缝工作的,裂缝的存在与发展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材料产生腐蚀,从而大大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及抗渗能力。因此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外观等,严重的还会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很多的工程事故都是由于裂缝发展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大量混凝土工程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裂缝问题在混凝土的工程施工中具有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中明确规定:一些建筑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时,是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的。但在施工中我们应尽量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这些裂缝的产生,尽可能减少裂缝的宽度和数量或根本不出现裂缝。其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有害裂缝,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混凝土微裂缝对混凝土的防渗、承重及其他一些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温差和荷载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连通和扩展,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所以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进行相的关探讨对于现实的建筑施工有很重要的启示。下面就以上相关问题作探讨:
  1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1.1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或是混凝土养护结束一段时间后。水泥浆中的水分蒸发会产生干缩,而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产生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外层水分蒸发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时表面水分损失较快,形变较大,而内部湿度变化不大变形也较小,表面干缩较大的变形受到了混凝土内部的约束,这是产生较大拉应力从而产生了裂缝。相对湿度与水泥浆体干缩成正比,相对湿度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一般情况下呈表面性的网状浅细或平行线状裂缝,宽度在0.05-0.2mm之间,在大体积的混凝土中平面部位较为多见,而较薄的梁板中则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会对混凝土的抗渗性产生影响,钢筋的锈蚀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的压力作用下还会产生水力劈裂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
  1.2混凝土的配比不当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施工中高强砼水灰比的取值上应严格控制在0.24~0.38之间,不然就会产生混凝土的配比不当引起的裂缝,而在普通砼的水灰比也没有控制在最大到0.6。反之,在水泥水化后多余水分会残留于混凝土中,其形成的水泡蒸发后形成了气孔,这都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面积。根据力学的分析,在荷载的作用下,在孔隙周围会产生应力的集中,使楼板表面出现裂缝。
  1.3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温地区差变化比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或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上。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较大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浇筑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而来。如果外界的温度下降过快,就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
  混凝土在浇筑后,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会产生大量水化热(当水泥量在350-550 kg/m3时,每立方米混凝土就会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70℃左右甚至更高)。而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大量水化热会聚积在混凝土内部散发不出去,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表面散热却较快,这样就形成了混凝土内外有较大温差,这样的温差造成了外部与内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1.4力学形变引起的裂缝
  支座处负筋下沉及楼板的弹性变形均会产生裂缝。混凝土在施工中未达到规定强度或者在混凝土未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及过早拆模等原因都可直接导致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压、弯、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
  1.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中以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和碱骨料反应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它们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了化学反应并吸收了周围环境中的水分而增大体积,这就造成了混凝土的膨胀、酥松、开裂。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般会出现这种裂缝,但是一旦出现就很难补救,因此要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①选用砂石骨料时要碱活性小的;②选用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和低碱水泥;③选用适合的掺和料来抑制碱骨料反应。
  2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处理与预防
  2.1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修补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灌浆、嵌缝封堵法;混凝土置换法;结构加固法;表面修补法;仿生自愈合法以及电化学防护法。
  2.1.1 混凝土置换法
  处理严重损坏的混凝土置换法是一种有效方法。是先剔除损坏的混凝土,然后再置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材料有:聚合物、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等。
  2.1.2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了混凝土结构和性能时,我们采取加固法进行处理。加固法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
  2.1.3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常见、简单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和稳定的深进裂缝以及表面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水泥浆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沥青、油漆等防腐材料。防护的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外界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1.4 电化学防护法
  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方法叫电化学防护法。改变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氯盐提取法、阴极防护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等优点,适用混凝土、钢筋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新建结构也可用于已裂结构。
  2.2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2.2.1改进混凝土浇筑工艺
  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或脚手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从而防止楼板裂缝的发生。
  2.2.2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设计时宜采用中低强度混凝土,避免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为了控制表面收缩裂缝,可以适当采取在承台表面合理增加分布钢筋用量的措施。
  2.2.3加强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施工中重要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
  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铨彪,严家熺,邹道勤,金伟良;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温度裂缝及控制技术的调查与研究[J];浙江建筑;2001(S1).
  [2]徐有邻,张洁;大开间住宅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及改进建议[J];建筑科学;2000(04).
  [3]田国伟;刘庆仁;王乃震;马福利;林靓;;卵形消化池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温控防裂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
  [4]苏文辉;中南地区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外建筑;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