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性能砼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高性能砼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从高性能砼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方面,提出了高性能砼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 高性能砼;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高性能砼的组成材料具有水胶比低,胶泥材料用量少、参加活性混合料和外加剂等特点,同时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变形小、耐久性、抗渗性好等优点。高性能砼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性能砼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从高性能砼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方面,提出了高性能砼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2)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以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精确性。
  (3)混凝土出厂后宜在60min内泵送完毕,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4)混凝土入模浇筑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人模浇筑。
  (5)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挡风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6)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前,应预先做好防裂措施,如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
  (7)自密实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易于浇筑,但是为了减小混凝土发生离析的可能性,建议混凝土竖直下落距离不要超过5m,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可使用串筒浇筑,从卸料点开始的水平流动距离不要超过10m。
  (8)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拌和物较黏稠时,不出现分层离析时,可以增加倾落高度,但应以4m为限。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9)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他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
  (10)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以防止混人空气引起管路阻塞。
  (11)混凝土应保持连续泵送,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的连续性。如停泵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混凝土离析堵泵。如停泵超过45min,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12)在冬季浇筑高性能混凝土时。应制定冬季施工措施,并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大于10°C。
  (13)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或4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的振捣
  (1)高性能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宜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
  (2)及时将人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过振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s。
  (3)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4)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的支撑是否牢固稳定,防止漏浆。
  3.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1)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小,切不可使混凝土失水影响质量,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 (可采用苫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为防止开裂,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75°C,并应采取措施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如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对混凝土构件外部进行早期保温等。
  (3)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 (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引起激烈变化,减少早期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
  (4)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以及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
  (5)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6)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参考文献
  [1] 姚燕着. 高性能砼的体积变化及裂缝控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刘娟红、宋少民编著. 绿色高性能砼技术与工程应用.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