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中连续墙常用的结构形式是围护,本文从地下混凝土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在施工中问题出现的防治及采取避免发生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连续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测量放线: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准线水准点进行复核并经监理认可复核结果。在原基准点和水准点的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槽段开挖时会引起导向墙的变形及沉降,在安装钢筋网前需进行测量定位,确保导墙的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 
  2.导墙建造:施工时,每个槽段内的导墙上至少设一个溢浆孔。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拆模后,为防止导墙产生位移,在导墙内侧上下部每隔2m加设水平放置的80mm×80mm木枋支撑。养护期间,禁止重型机械在导墙附近行走、停置和作业。导墙和连续墙的中心线必须一致,导墙内壁应保持平整、垂直。 
  3.泥浆制备和使用:(1)泥浆池及沉淀池建造。泥浆池和沉淀池分别建造,储备泥浆量主要按成槽泥浆的日最大需求量确定,即与工程进度成正比例。(2)泥浆制作。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及所选用的液压抓斗挖槽机性能,采用优质黏土或膨润土制造泥浆。从市场购买符合要求的膨润土成品料。泥浆的性能指标和配合比,须通过试验加以确定。 
  二、正式施工阶段 
  1.槽段开挖: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结合成功施工经验及现场情况,选用CZ-22型冲击钻机及液压抓斗机实施“三孔两抓”的造孔方法。Cz-22型冲击钻机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层中造孔,且往复机械运动呈周期性,冲程稳定,对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孔壁和提高岩层造孔速度十分有利。 
  2.清槽:在成槽过程中,为了把沉积在槽底的沉渣清出,需要对槽底进行清渣以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和抗渗能力,提高成墙质量。在清孔过程中,不断向槽内泵送优质泥浆,以保持液面稳定,防止塌孔。清槽采用抓斗机或抽渣筒进行掏渣的清槽方法。对于Ⅱ期槽段,还必须采用特制带钢丝的冲头,对接头管进行清刷,清槽时要做到:(1)槽内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且不低于导墙顶面0.3m。(2)清槽应不断置换泥浆。清槽后,槽底以上0.2m~1.0m处的泥浆比重应不大于1.3,含砂率不大于5%,粘度不大于21S。施工时设专人进行检测控制,检测仪器采用比重计、含砂率筒及粘度计。(3)清槽及灌注混凝土前,会同监理及有关单位检查槽底沉碴厚度。检杳方法通常用测绳测量法,一个槽段一般检测三个测点,沉碴厚度不得大于100mm。 
  3.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施工:(1)工字钢接头。(2)当钢筋笼下槽固定后。即分别在两端半边孔吊装接头管,以阻挡浇混凝土与未开挖槽段土体结合。接头管身由10mm钢板卷成,为方便操作,每根接头管由多段钢管连接而成,每段长5m~9m,接头管由承插销式内插销连接,顶升装置由2台200T千斤顶及配套液压油泵组成。接头管组装后全长垂直度偏差必须控制在1/1000以内,表面加工要求平整、光滑,直径误差±3mm以内。 
  4.接头管拔管方法:顶拔接头管必须掌握好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浇灌高度及混凝土的凝固硬化速度,不失时机地提动和拔出,不能过早、过快或过迟、过慢,前者会造成混凝土壁塌落或使混凝土流入接头管底部,后者会使摩阻力增加,造成埋管事故。接头管的拔动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情况、气温和接头管埋入混凝土深度而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为6h,终凝时间一般为12h。根据施工经验,为确保接头管质量,接头管一般在混凝土开始浇灌3h~5h后开始拔动,再使管子回落,且无涌浆等异常现象后,可每隔20min~30min拔出0.2m~0.5m,如此反复进行,在混凝土浇灌完成后2h~4h内将接头管全部拔出。 
  5.钢筋网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网在现场平卧制作,为了保证钢筋笼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吊装时不发生变形,一般设置纵向钢筋桁架,钢筋笼的规格、尺寸按设计要求和槽段尺寸、接头形式、深度要求进行制作,钢筋笼起吊时用两部吊机分两头配合,专人指挥。 
  6.水下混凝土灌注: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按下列规定执行:(1)导管接驳完毕后,将混凝土隔水栓吊放在储料斗底导管顶的位置,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控制在0.4m左右,以便能顺利排出混凝土隔水栓。(2)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储料斗内储备的混凝土量不小于1.0m3,以便当混凝土隔水栓被挤出导管后能将导管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的深度大于0.8m。(3)提升导管时避免碰挂钢筋网。(4)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5)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使墙顶既不超高又不偏低过多。   
  参考文献 
  [1]DBJ/T 15-13-95.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规程[S]. 
  [2]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