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偏离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造成验收工作不协调,甚至还会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探讨钢筋进场验收、钢筋连接和钢筋保护层等问题。 

【关键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钢筋连接 
  目前在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偏离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检验项目遗漏、宽严尺度判罚不当,以及检测数据缺乏真实性等,不仅造成验收工作不协调,还会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1. 钢筋进场验收问题 
  1.1 主要问题。 (1)钢筋供应市场混乱,货源渠道比较复杂,钢筋质量证明资料与现场实物不相符。(2)现场钢筋复验取样不很规范,急需施工时有的钢筋未检先用。 
  1.2 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钢筋进场检验属于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应采取如下措施。 
  1.2.1 钢筋进场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热轧钢筋重量不超过60t,钢绞线为20t。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确认复验合格才能在工程上使用。 
  1.2.2 做好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的符合工作:混凝土施工规范5.2.2条规定,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即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调标准值不应大于1.3。施工图未注明抗震等级时,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在图纸会审时提请设计人员给以明确。监理人员应将抗震钢筋强度实测值复核工作列入监理实施细则并作为关键控制点,经复验合格后,才能同意该钢筋在抗震结构中使用。 
  1.2.3 监理人员应在钢筋复验取样时到现场做好见证,确保送检样品的真实性,复验结果是该批钢筋能否使用的重要依据。 
  2. 钢筋连接的问题 
  2.1 钢筋连接的验收原则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这作为钢筋验收的一般项目要求。实际上长达数十米乃至数百米以上的受力钢筋,必然产生两个以上接头,接头位置也只能相对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数量主要有接头面积百分比率来控制。以下两条验收原则是必须遵循的:(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接头面积百分比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按施工规范规定执行。 
  2.2 钢筋接头百分率的控制。在钢筋接头受到限制,钢筋必须有接头时。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的接头,其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用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钢筋不得采用帮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 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2.2.1 绑扎接头百分率控制。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费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板类、墙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构件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d>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两个箍筋。 
  2.2.2 焊接接头百分率控制。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百分率,对纵向受拉钢筋接头,不应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2.2.3 机械连接百分率的控制。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在受力较大处设置机械连接接头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纵向受压钢筋的截图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的机械连接接头,除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外,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3. 钢筋保护层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存在两个错误认识;一保护层不重要,只要不露筋即可。二是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形成这两上错误认识,主要基于钢筋属隐蔽工程不能通过外观体现,另外没有经历这方面的教训。但是从现实中某些工程因保护层问题,造成钢筋严重锈蚀甚至导致混凝土剥落的教训,已足以让我们在这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另外,钢筋保护层过厚则会降低构件抗弯设计断面高度,对构件的受力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混凝土易产生裂缝,梁柱混凝土易缺棱掉角。 
  3.1 保护层验收依据。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新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略有增加,并列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施工规范仅列出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如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的板、墙保护层由15mm增加为20mm;柱保护层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的梁保护层,均由25mm增加为30mm;有垫层的基础保护层也由35mm增加为40mm。同时规范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3.2 保护层验收及检验。上述混凝土保护层均为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并以此计算保护层验收中的合格点率。箍筋内净尺寸是规范新增检查项目,对保证受了钢筋和箍筋本身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其允许偏差为±5mm。施工监理人员在钢筋加工、安装的施工质量验收中 ,应将箍筋内净尺寸以及梁、板上部保护层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确保偏差值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