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环境因素。由于建筑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施工企业过分注重中标价格,希望以低成本获得项目,施工企业通常以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职责不到位,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引起施工质量缺陷。对于建筑工程的验收,采用落后的检测方法,工程检测形式化较为严重。其次,成本因素。因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使得投标与报价风险逐渐增加,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具有一定风险。缺乏统一、标准的项目评价依据,使得工程评估方法与评估思路,具有较大随意性。较为薄弱的成本核算,使得成本管理流于形式,未配套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导致管理不具体,建筑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较差。第三,管理因素。施工企业的“重视建设、轻视管理”观念较为突出,对于建筑工程新建投入,建筑企业比较注重。对于施工时间较长的建筑工程,则未建立维修机制。管理体制缺乏,现阶段,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缺乏科学性,定位方向不够不准确,各施工部门之间的管理,存在权责分明、关系复杂等问题。第四,安全因素。作为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机构,缺少质量监督机构,无基本的经费来源与人员编制,处罚缺乏具体依据,无法充分发挥监督机构作用,尤其某些城市具有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为保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即使是个体投资与招商项目、旧村改造与开发区建设,均存在部分违规、违法行为,导致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很难给予质量监督。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完善技术与控制系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加强质量控制,必须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立足基本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技术与控制系统,对企业全部项目,实施针对性分析、论证,对于企业的不足之处,必须逐渐补充、完善。如果企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可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在工程开工之前,给予充分论证、分析,按照工程特点,可适度修改技术与控制系统,进而完善施工技术,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升系统的针对性、适用性,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其次,加强技术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技术、施工操作的协调性,确保整个工程能够协调发展。创新技术角度,是施工全体人员实现技术交底的全方位性,尤其测量员、施工员的造价结算交底,造价员、安全员的施工交底,对各协调点进行全面讲解,确保各专业、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责任、任务。可以说,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与关键,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科技开发,施工之前,根据工程合同,建立质量控制,严格技术控制与质量管理,确保目标技术管理,方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第三,充分论证施工情况。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好质量控制,确保质量控制的科学实施。对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材料管理、材料控制,由于建筑工程所需材料较多,具有较大的需求量,施工水泥、棺材与钢筋等,因建筑施工建设要求多样种类的施工材料,必须在专门库房内存放材料,确保材料性能。使用材料过程中,材料搬迁发生费时费力问题,材料管理需按照现场情况,实施平面布置、场地存放计划。选择合适材料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实现正常供应。施工材料根据合同的数量、批次,约定时间达到施工现场,降低材料存放仓库的保管费用、责任。同时,按照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之前,必须给予充分论证与分析。例如,由于气候因素的质量问题,综合考虑降雨等气候问题,尽可能防止气候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若无法避免,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制定好合理、科学的计划,确保施工质量目标。第四,强化理论指导。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均建立的理论指导基础上,理论指导是质量控制、施工技术的保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必须建立提前预防、提前管理的科学模式,将理论指导纳入工程建设体系中,分析、研究建筑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运用先进技术、科学控制手段,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建筑工程的质量创新监管与实践

首先,强化施工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在施工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我国起步较晚,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发展,管理人员素质明显得到提升,与建设发展速度、规模扩大速度相比,我国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为确保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序开展,对于施工管理人员,需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进行管理素质培训,使工程监管人员认识到自身的安全责任,提升专业知识技能,通过自身能力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同时,施工人员素质问题,对施工现场管理也具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素质,是规范施工、科学施工的前提保障。其次,强化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对于现场管理人员而言,需强化施工现场检查。工程施工前,必须认真研究施工图纸,仔细检查工程材料,降低错误发生率。若发现工程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发生原因,防止下次再次出现类似错误。在每个工程完工之后,必须进行检测,保证与国家标准相符合,不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同时,必须控制好工程造价成本。对于机械设备、工程材料采购,必须按照市场进行控价,加强价格比较与定位工作,进而做到低价位、高价值,使工程成本明细下降。对于动态资本控制,必须严格控制工程预算,如无法避免变动,必须遵循相关程序,进而使成本最小化。对于机械设备、工程材料利用,必须合理优化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加强经济性、技术性比较,确保各环节的有效监理,实现工程价值最大化。第三,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模式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计算机技术只是辅助性工具。开展项目管理,需处理大量信息。例如工程成本、项目质量、工程进度等,为快速处理这些质量相关信息,必须加强各部门沟通、协作,打破传统部门间隔。在我国质量管理方面,质量控制管理尚不成熟。同时,按照我国国情,不可能完全模仿、招办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现相关先进观念、成功经验。第四,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针对一个建筑项目而言,工程决策、立项和实施,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识别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不管是建筑总工程,或子工程,其本身是一个独立项目,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的就是环境因素,通常环境因素指工程水文环境、气象条件和地质地貌,加上施工现场照明、通风和防护作业环境,因专业协同、单位交叉施工,质量控制系统和组织协调方式,共同构成管理环境。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受到环境、安全、管理、成本等因素影响,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在实际质量管理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技术管理、充分论证施工情况。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强化施工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管理,通过一系列合理、科学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