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这种整体的时空观念得到完美的体现。艺术可以分为空间型和时间型两大类,一般认为,建筑艺术是空间型艺术,这不能排除在建筑中表达时间观念的可能性,时间和空间各种属性的对应性也提供了这种可能。由于人类认识时间缺少一种相应的感官媒介,把时间转换为空间,借助空间表现时间就成了最适合的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中把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天圆地方的宇宙图式,建筑同这种宇宙具有同构关系,建筑被当作宇宙的模型。这种人工造物和宇宙图式同构的方式体现了“象天法地”的观念,从“宇宙”的词源学、龟卜以及铜镜、式盘、日唇、瓦当、棋盘、乐器等器物中都能看到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同构现象,这些器物可以作为建筑与宇宙同构的旁证,这些现象说明,“象天法地”作为古代中国思维方式—唯象思维的精髓,在很多领域都具有普遍性。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用空间体现时间观念,把时间空间化,具体体现在时间属性的各个方面,在时间点、时间段、时序、时间的方向性以及四时和四方的对应等方面,都发生着这种时空的转换。礼制建筑中的礼仪活动不但是神圣时刻的重演,其亚字形建筑形制和天子在其中的“轮居”还体现着“太一游宫”和“四时配四方”等观念,建筑的门、窗、中雷等通道也含有“时义”;大量性的世俗建筑也在风水学说的指导下通过更灵活的方式体现着同样的时空一体观念。时间统领着空间,成为空间中一种能动因素,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意义和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是一种生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