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前言 1
2.实习目标 2
3.正文 3
3.1工程概述 3
3.1.1工程建设概况 3
3.1.2结构设计概况 3
3.2建筑设计 3
3.2.1周边环境 3
3.2.2总平面布置 3
3.2.3建筑内部布置 4
3.2.4建筑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要求 4
3.2.5建筑细部设计 4
3.3结构设计 4
3.3.1结构选型 4
3.3.2平面布置 5
3.3.3竖向布置 5
3.3.4柱网的布置 5
3.3.5承重框架的布置 5
4.总结 6
5.致谢 6
1、前言
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实习不同于以前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其目的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结合即将进行的设计任务,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建筑工地。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并且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锻炼我们调查研究的能力。让我们的设计工作更加顺利,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安全、经济、实用。
2.实习目标
毕业实习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并进行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基础之上,在毕业之前,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的最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联系,获取设计技能、专业技能、组织管理知识,进一步接触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步入社会,为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2)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土石方、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基础;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
(4)通过实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有较深刻的了解;
(5)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安装、装饰等)中的生产技术技能;
(6)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3.正文
3.1工程概述
3.1.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成都市温江区某大学新校区教师办公楼,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050㎡,占地面积2000㎡,建筑总高度15.300m,建筑层数为4层,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屋面防水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1.2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系数1.0,抗震设防烈度7度。本工程图纸上所标注的尺寸除标高以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mm为单位。设计室内地面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0.75m。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及抗震缝内的施工垃圾应全部清除干净,充分保证设计所要求的缝宽上下贯通。
3.2建筑设计
3.2.1周边环境
该办公建筑地处温江区公平镇,紧邻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段出口,离温江客运站中心直线距离约300米,校区东面为温江区公平街惠民小区,南面为成温邛高速公路北辅道,西面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和温江区气象局相连,北面为医药集团。
3.2.2总平面布置
依据该校某办公楼的方案设计,此办公楼由东楼和西楼两部分组成。东楼包括办公用房、技术用房及办公附属设施用房;西楼为培训中心及配套用房;西侧场地北端预留建设发展用地.东、西两楼在四层以上跨越场地内部道路连为一体。根据温江市某校办公楼的特点和所处地块的周边市政道路,东楼南侧设有4.0米宽、西侧设有6.0米宽的内部道路,分别校园主干道衔接,形成环状道路;西楼的西、南两侧设有6.0和4.0米宽的内部道路,与北邻的校园干道及东侧场地内部路形成环状道路.这样,可以满足内部车辆的交通畅通,而且保证消防扑救的要求.地下车库设有一进一出两个出口,车库出口紧邻场地内部路的东侧,地下车库的车辆可不受地面车辆的任何干扰;车库入口布置于西楼的西侧,紧邻西侧的内部道路,进入地下车库的车辆可通过校园主干道的西侧出入口进入。西地块的北侧设有绿化停车位,可停放16辆小车;地下车库可停车50辆,共计66辆车。内部工作人员入口分别设于东楼的南、北两端,同时,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在东楼的西南角单独设置一人流入口;西楼作为培训中心,其入口正对南侧的内部道路,南入口的设置便于与东楼的联系
3.2.3建筑内部布置
该办公建筑内部交通流线组织清晰、便捷,引导性强。各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朝向良好,满足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要求,各功能房间联系方便,相互影响小。内部装修简洁大方,交通节点的处理巧妙而得当。
3.2.4建筑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要求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从而形成“穿堂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防火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出口设有五个,可以方便人员疏散。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
3.2.5建筑细部设计
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采暖地区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
3.3结构设计
3.3.1结构选型
本次实习工程项目多为多层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在成都地区,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对而言经济性好,因此结构形式多选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结构选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机结合。框架结构易于形成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则可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风荷载或侧向地震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3.3.2平面布置
结构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结构平面图上布置柱和墙的位置以及楼盖的传力方式。从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结构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成都地区主要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在这次实习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规整,不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结构设计者通过灵活的设缝和柱网的布置,将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平面,从而使各个单独的分体系满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区设缝应为防震缝,平面形状复杂时,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3.3.3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要求是: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由于本次参观的工程项目都属于多层建筑,因此在竖向布置上的要求体现得并不多。
3.3.4柱网的布置
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柱网的布置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功能和力学性能有这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优良的柱网布置能够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柱网布置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3.3.5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网确定后,用梁把柱连起来,即形成框架结构。梁柱刚接构成双向梁柱抗测体系。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拉结,故应在房屋纵横向均应布置框架梁。因此,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但为计算简便起见,可把实际框架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
横向框架--由建筑物短方向的梁柱组成。
纵向框架--由建筑物长方向的梁柱构成。
两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载。对于楼面竖向荷载,可由横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纵向框架承受或纵、横向共同承受。根据楼面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可将框架的承重体系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横向框架跨数往往较少,有利于增加横向房屋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
(2)纵向框架承重体系: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体系: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4.总结
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对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现场施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我更清醒地意识,任务一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同时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掌握了建筑的设计的一般方法,为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提供了空间设计和平面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能够容易设计出满足各项使用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合理,体型美观、新颖的建筑方案。本次的实习给我的毕业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不但填补了我在建筑方案设计方面知识的空白,而且使我对建筑方案的设计有了比较清晰、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建筑与结构紧密关系。这些新的收获,将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毕业设计准备工作和即将走上岗位的工作具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
5.致谢
最后,感谢班明霞老师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给予我的悉心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