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展,是培养我们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
毕业设计是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类必修和选修专业课程之后,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以往的理论教学不同,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以及能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学会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可以继续学习到一些新的专业知识,有所创新。
1.2毕业设计课题——挡土墙的概述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区公路中,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
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
陡坡地段;
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地段;
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
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
高填方地段;
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在考虑挡土墙的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例如,采用路堤或路肩挡土墙时,常与栈桥或填方等进行方案比较;采用路堑或山坡挡土墙时,常与隧道、明洞或刷缓边坡等方案进行比较,以求工程技术经济合理。
1.3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挡土墙类型的划分方法较多,一般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类为主,常见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各类挡土墙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墙址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墙的用途、施工方法、技术经济条件及当地的经济等因素。
1.3.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块石或混凝土材料砌筑。重力式挡土墙是靠墙身自重保证墙身稳定的,因此,墙身截面较大,适用于小型工程,通常墙高小于8米,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就地取材,因此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3.2悬臂式挡土墙
当地基土质较差或缺少石料而墙又较高时,通常采用悬臂式挡土墙,一般设计成L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墙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墙踵悬臂以上土重来维持。墙体内设置钢筋以承受拉应力,故墙身截面较小。
1.3.3扶壁式挡土墙
由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和扶肋组成,即沿悬臂式挡土墙的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增设一道扶肋,把墙面板和墙踵板连接起来。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或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段。当墙高较高时,比悬臂式挡土墙更为经济。
1.3.4锚定板及锚杆式挡土墙
锚定板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墙面、钢拉杆和埋置在填土中的锚定板在现场拼装而成,依靠填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其自身稳定。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具有结构轻、柔性大、工程量少、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地基承载力不大的地区。设计时,为了维持锚定板挡土墙结构的内力平衡,必须保证锚定板结构周围的整体稳定和土的摩阻力大于由土自重和荷载产生的土压力。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嵌入坚实岩层的灌浆锚杆作为拉杆的一种挡土结构。
1.3.5加筋土挡土墙
由墙面板、拉筋和填土三部分组成,借助于拉筋于填土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体。即是柔性结构,可承受地基较大的变形;又是重力式结构,可承受荷载的冲击、振动作用。施工简便、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而且对地基的适应性强。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大型填方工程。
1.3.6 土钉墙
土钉墙是有面板、土钉与边坡相互作用形成的支挡结构。它适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岩质地段,也可置于桩板挡土墙之间支挡岩土以保证边坡稳定。
土钉墙面层为喷射混凝土中间夹钢筋网,土钉要和面板有效连接,外端设钢垫板或加强钢筋通过螺丝端杆锚具或焊接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