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隧道毕业设计(含计算书,图纸)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6-05-2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27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二级公路隧道毕业设计(含计算书,图纸)
1145米长路Ⅱ级隧道11m净高5m公路--Ⅱ级(计算书59页,CAD图17张)
本设计对隧道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从地质、地形、经济、环保的方面对路线的方案确定;对隧道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以满足经济、合理、安全、施工容易等要求;对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和计算以保证衬砌能够满足围岩压力的要求;在排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下,采用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使隧道内防水可靠,排水通畅,保证运营期间隧道内不渗不漏,基本干燥;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及洞口防排水需要,选用经济、美观并有利于视线诱导的洞门形式;在考虑尽量少刷坡和隧道“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确定洞门位置;选择合适隧道施工方案使之满足本隧道围岩节理发育、围岩不稳定易发生变形等要求;隧道通风、照明的设计和计算。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绪论 3
2 杵岭隧道方案确定 4
3 概述 5
3.1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5
3.2 设计依据与执行主要标准 5
3.3 隧道设计原则 5
3.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5
3.5 隧道规模 6
3.5.1 隧道长度 6
3.5.2 各级围岩所占隧道的比例 6
4 工程概况 7
4.1 隧址区自然条件 7
4.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7
4.1.2 气候及地质概况 7
4.2 工程地质条件 7
4.2.1 地层岩性 7
4.2.2 地质构造 7
4.2.3 水文地质条件 8
4.3 不良地质现象 8
4.4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9
4.4.1 隧道洞室围岩级别的划分 9
4.4.2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9
4.5 地震基本烈度 10
5 隧道主体工程 11
5.1 隧道平面线形设计 11
5.1.1 隧道平面 11
5.2 隧道纵断面设计 11
5.3 隧道横断面设计 11
5.3.1 横断面设计 11
5.3.2 衬砌内轮廓 11
5.4 隧道洞门设计 12
5.4.1 洞门设计原则 12
5.4.2 洞门设计 12
5.5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12
5.5.1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原则 12
5.5.2 洞身段支护参数 13
5.5.3 特殊洞身结构设计 13
5.6 隧道防排水工程设计 14
5.6.1 隧道洞内防排水 14
5.6.2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14
5.6.3 隧道洞口防排水 15
5.7 隧道路面及洞内装饰 15
5.8 隧道检修道及人行道设计 15
6 隧道动态施工、设计 16
6.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16
6.1.1必测项目 16
6.1.2选测项目 16
7 隧道施工方案设计 17
7.1 施工工艺要求 17
7.2 施工方案设计 17
8 隧道弃渣方案及临时工程 19
9 隧道通风设计 20
10 隧道照明设计 21
10.1 照明设计亮度 21
10.2 灯具及灯具布置形式 21
10.3 洞外引道照明 21
10.4 照明组合方式 21
11监控系统及防灾系统 22
11.1 系统概况 22
11.2 交通监视控制系统 22
11.3 通信系统 22
11.4 通风系统 22
11.5 通报、报警系统 23
11.6 消防系统 23
11.7 救援系统 23
11.8 供电系统 23
11.9 中央控制系统 23
12 环境保护 24
13拱形曲墙式衬砌结构计算 25
13.1 基本资料 25
13.2 荷载确定 25
13.2.1 围岩竖向压力 25
13.2.2 计算衬砌自重 26
13.3 衬砌几何要素 26
13.3.1 衬砌几何尺寸 26
13.3.2 半拱轴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S 26
13.3.3 各分块截面中心几何要素 27
13.4 计算位移 27
13.4.1 单位位移: 27
13.4.2 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28
13.4.3 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32
13.4.4 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35
13.5 解力法方程 36
13.6 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37
13.7 计算最大抗力值 38
13.8 计算衬砌总内力 38
13.9 检验截面强度 40
13.9.1 拱顶(截面0): 40
13.9.2 截面7: 40
13.9.3 墙底(截面8)偏心检查: 40
13.10内力图 41
14 隧道通风计算 42
14.1 基本条件: 42
14.2 车辆组成 42
14.3 需风量计算 42
14.3.1 设计浓度 42
14.3.2 CO排放量及稀释CO的需风量 43
14.3.3 雾排放量及稀释烟雾需风量 44
14.3.3 稀释空气异味的需风量 44
14.4 通风设计计算 45
14.4.1 计算条件 45
14.4.2 通风阻抗力 45
14.4.4 交通通风力 46
14.4.5 风机的选型及配置 46
15 隧道照明计算 48
15.1 基本条件 48
15.2 白天各照明区段的长度及照明要求 48
15.2.1 老城区段 48
15.2.2 新城区段 49
15.3 夜间各照明区段的长度及照明要求 51
15.4 照明计算 51
15.4.1 照度计算: 51
15.4.2 应急照明 52
15.4.3 洞外引道照明 52
15.4.4 接近段减光措施 52
结论 53
参考文献 54
致谢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