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桥梁改造加固方案设计
在对桥梁结构病害检测分析和鉴定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和使用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固方法。
3.1桥梁改造加固方案设计的原则
1.分清加固的性质
根据桥梁病害检测分析和鉴定评估结果,桥梁结构加固设计应分为:承载力加固(强度加固)、使用功能加固(刚度加固)和耐久性加固等三种情况。
承载力加固是确保结构安全工作的基础,是桥梁改造加固设计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加固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两部分。承载力加固应考虑分阶段受力的特点,注意新加补强材料与原结构的整体工作。
使用功能加固是确保桥梁正常工作的需要,主要是对活载变形或振动过大的构件,加大截面尺寸,增加截面刚度,以满足结构使用功能要求。
耐久性加固是指对结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和补强,以阻止结构损伤部分的性能继续恶化,消除损伤隐患,提高结构的可靠性,提高结构的使用功能,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2.桥梁加固与加宽设计相结合
在公路改造设计中,很多情况下桥梁加固和加宽是同时进行的。在加宽宽度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将加宽部分与原桥连为一体,使新旧桥共同工作,利用新加宽部分,调整原桥内力,减轻原梁负担,间接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
3.注意各种加固补强方法的综合应用。
桥梁加固补强的方法很多,但是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改变结构体系,调整结构内力、减轻原梁负担。例如:加斜撑减少梁的跨度、简支梁改为连续结构、增加纵梁数目、调换梁位、加大新建边梁,调整横向分布系数,减轻原梁负担等。
第二类为加大截面尺寸和配筋,加固薄弱构件。例如:粘贴钢板、加焊钢筋,粘贴高强纤维复合材料,体外预应力加固。
设计中应注意各种加固方法的综合利用,通过调整结构内力,尽量的减轻原梁的负担,将加固补强工作量压到最少。
3.2加固方案简介
结构的一般加固方法:结构的加固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加固法和间接加固法。
3.2.1 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是通过一些技术措施,直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等,目前常用的直接加固法有以下几种。
加大截面加固法
该方法可以用来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压、抗剪、抗耐久等能力,同时也可以用来修复已经损伤的混凝土截面,提高其耐久性,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构件的加固。但是这种加固方法一般对原有构件的尺寸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使原有的使用建筑空间变小。
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可以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抗压和抗弯性能,由于采用型钢材料,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占用空间也不大,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而又需要较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轴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构件。外包钢加固也可以用于受弯构件或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加固,但宜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高强钢筋或型钢等,在被加固构件体外增设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其拉杆加固广泛适用于受弯构件和受拉构件的加固,在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对提高截面的刚度、减少原有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提高加固后构件截面的抗裂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外部粘贴加固法
外部粘贴加固法是用粘结剂将钢板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粘贴到构件需要加固的部位上,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的一种加固方法。粘钢加固法是在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把高性能的纤维织物,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和阿拉米德纤维等,放置在环氧树脂等基材上,经胶合凝固后形成的。近年来,已有将短纤维加入混凝土是制成纤维混凝土,将丝制成棒状代替钢筋,加工成束或绳状用于拉索,制作预制板,用于路面。在结构加固方面,1984年,瑞士国家实验室首先开始了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的实验研究。使用其进行加固的优点是:它具有很高的抗化学腐蚀能力和支被加固结构的保护能力,提高了结构耐久性;材料强度高,外贴加固用量少(厚度小) 等。
辅助结构加固法
辅助结构加固法是一种体外加固方法。它是直接用设置在被加固构件位置处的型钢、钢构架或其他预制构件(如桩等)分担作用在加固构件上的荷载。该方法适用于原有构件损伤严重,又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构件的加固,也可以用于地基基础的加固。
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是采用压力,把具有较好粘接性能的材料注入被加固构件内部的空隙中,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完整性、密实性,提高材料的强度。该方法在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的裂缝等内部缺陷的修复加固,以及地基加固中广泛应用。
3.2.2间接加固法
间接加固法是根据原有结构体系的客观条件,通过一些技术措施,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减少被加固构件的荷载效应,目前常用的间接加固法有以下几种。
增设构件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加结构整体性加固法
由于整体结构破坏的概率明显小于单个构件,因此在不加固原有构件中任一构件的情况下,整体结构可靠度提高了,达到了结构的目的。
改变结构刚度加固法
该方法一般多用于提高结构抗水平作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