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该高速公路交通量逐年增大,超载重载车增多,目前路况严重下降,出现了大量的病害:水泥路面出现断板、纵向开裂、唧泥、路面不均匀沉陷、错台、胀缝破损,桥涵出现梁底开裂、桥面及伸缩缝破损、墩台开裂及位移、桥头跳车等病害等,降低了路面使用性能。为全面改善武黄公路的路况,保证武黄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安全、快捷和行车舒适,发挥武黄高速公路作为武汉快速出口通道,加强对外辐射和联系的积极作用,省交通厅、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提出了对武黄高速公路进行养护大修工程的任务。湖北宜黄高速公路经营有限公司迅速委托设计部门开展了武黄公路的检测、设计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大修工程设计方案。宜黄公司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保障大修工程的顺利推进。
1.1.2地形地貌
武黄路处于东经114o25’~115o05’,北纬30o07’~33o30’的范围内。沿线地形总的说属平原湖区。路线自西向东,通过牛山湖、梁子湖、鸭儿湖、保安湖、三山湖和花马湖的边缘或港汊。其中,起点至K22为垄岗地形,海拔高为25~60米;K22至K49段为平原湖区,该段地势低洼平坦,海拔高为12~20米;k49至K67.5段虽然局部通过湖湾港汊,但总的地势较高,属丘陵地形,峰谷相对高差20~50米。
1.1.3水文气象和气候特征
平原湖区的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两者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与地质条件相对应,本路段的水文条件也是东西两段比较单纯,而以中段较复杂。对路基高度来说,东西两段(除黄石附近8公里外)基本不受洪水位控制,而中段和黄石附近,则洪水是影响路基高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按全国公路自然区划标准,本路段处于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为41.3℃,极端最低为-18.1℃。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1385.8毫米,属多雨区,是我省惟一春雨多于夏雨的地区。春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雨日长达5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日在124~132天。年平均无霜期为254~272天,年平均降雪日9天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7~3.5米/秒,主导风向北。最大冰冻深度不超过20厘米。
1.1.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地震
武黄路沿线属淮阳山字形构造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西段受燕山运动影响,至留纪至三迭纪地层构成一系列紧密状或倒转褶皱走向冲断层,呈北西西方向延伸。沿线出露岩层多数为泥盆纪棕红色石英砂岩,表土为棕红色亚粘土、褐黄色粘土。由于第四系红色亚粘土覆盖广,使地下水不能接受大量的降水补给,富水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东段则发育燕山期形成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沿线也有浅红色粉砂岩、紫红色砂质页岩(属三迭纪上统)。地下水极不丰富,局部湖积淤泥受其地表水影响而分布有少量潜水,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差;中段则大部分为冲积、湖积物发育而成的湖沼土,少数浅红色亚粘土、粘土。本区地表水极为丰富,受其影响,在湖积淤泥中富存潜水水位埋深接近地表,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
从工程地质观点看,条件最差的是广泛分布于中段、局部出现于东段湖汊内的淤泥质土层。其含水量一般30%~108%之间,承载力大多在0.7kg/cm2以下。其厚度一般为0.5~13米。在原设计时已进行了加固处理,现已基本稳定。
本路段通过区域属6度(基本烈度)地震区。按抗震规范,沿线之构造物可不考虑抗震影响。
1.2主要工程数量
1.2.1路基工程
(1)边坡防护
护肩墙3651m3。
(2)中央带封闭
10号砂浆抹面16000m。
1.2.2桥涵加固工程
(1)桥面铺装
拆除砼13147.3m2,现浇C40砼2403.83m3,Ⅰ级钢筋29.65T,Ⅱ级钢筋272.76T,锚栓钢筋613.8kg,剪力钢筋37587根。
(2)主梁
喷射C40砼284.5m3,喷射C30砼17.5m3,预制安装C30砼主梁173m3,现浇C30砼386m3,水泥砂浆2.25m3,IⅡ级钢筋128.8T,C20碳纤维956.14M2,C30碳纤维1474.18M2,封裂缝439.2M。
(3)墩台
粘贴钢板40.527T,现浇C25砼370M3,现浇C30砼2M3,环氧砂浆21156kg。
(4)台身
预应力束2178kg,桥台钻孔320M。
1.2.3路面工程
⑴断板处理
行、超车道断板处理171块,硬路肩断板处理6块。
⑵坑槽修补
坑槽修补32.2m2。
1.2.4交通安全工程
⑴单面波形梁钢护栏
单面波形梁钢护栏更新47690m。
⑵里程碑
里程碑24个,500*240*3标牌16块,500*390*3标牌16块。
⑶百米桩
百米桩239个。
⑷轮廓标
附着式轮廓标259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