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 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8. 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
9. 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
10. 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 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 (04);
12. 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
13. 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
14.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一),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
15.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
16. 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0 (3);
17. 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
18. 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
19. [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0. 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
21.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0 (4);30-33;
22. 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 4, 24 (5);
23. 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
24. 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6. 刘力,商业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7. (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8. 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9. 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0. 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