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空调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参数:表示任何现象、状态、装置或变化过程当中某种重要性质的量。
2.采暖:用人工方法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3.通风:为改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创造安全卫生的适宜条件而进行换气的技术。
4.空调:为满足生活、生产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
5.制冷:用人工的方法使其介质获得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以便为冷藏、空调和科学研究提供冷源的技术。
二、通风与空调的区别:
1.功能不同:通风只能空气加热和一定程度上的净化;空调不仅具有加热和净化功能,同时还有处理湿度、控制气流速度、冷却及消声功能。
2.净化的对象不同:通风净化对象是粉尘和有害气体;空调则针对的是从室外引入的新风。
3.净化的方向不同:对进入室内或排出室外的空气都净化;空调只净化进入室内的空气。
4.净化的精度不同:空调净化要经过多计过滤(精度高于通风)。
5.净化的方法不同:通风靠各种形式的除尘;空调则通过单级或多级过滤。
Ⅱ.空调知识要点
一、空调功能原理:
利用制冷剂汽化时吸热原理,从低温处吸热,到高温处放热来实现空调
的目的。
二、空调四大规律:
1.提高空气温度,就得对空气加热(使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增加),空气的焓值就会增加;
2.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将降低;反之,相对湿度则提高(空气加热时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3.在空气温度不便的情况下,增加空气的含湿量,就会使其相对湿度增大;反之,相对湿度则降低;(含湿量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4.如果将空气温度降至其露点温度以下,将出现析湿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的一部分凝结成水珠而结露(表冷器除湿效果)。
Ⅲ.空调常识
一、室内干湿程度的区分《空调设计规范》:
二、空气相对湿度高低对人的影响:
相对湿度低于40%时,认得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容易发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冬季可以采取洒水,开窗,使用加湿器等方法调节居室湿度。
三、影响人体舒适性的六大因素:
1.室内温度(℃);
2.室内湿度(%);
3.CO2的浓度(%);
4.室内气流速度(m/s);
5.周围物体表面温度(℃);
6.噪声(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