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划重点
本规划的重点地区是某市旱灾易发区和抗旱能力较弱的区域,基本覆盖全市。
本规划的重点内容是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和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并逐步健全完善某市的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做好全市居民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及其他用水等抗旱应急水源及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县级,逐步建立乡镇(办事处)级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强化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三)规划任务
系统调查干旱历史资料、抗旱工程情况、抗旱减灾管理体系现状等,分析干旱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综合评估现状抗旱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10年抗旱工程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已建抗旱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挖潜、改造和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等;抗旱非工程措施建设方案,包括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抗旱预案制度、抗旱投入机制、抗旱服务组织、抗旱物资储备、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宣传培训等;提出工程和非工程建设方案近期实施意见,逐步形成和完善某市抗旱减灾工程与非工程体系,提升某市抗旱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主要规划任务有以下几点:
1.抗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分析。在资料收集和对典型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规划区内抗旱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规划区内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抗旱减灾的需求,研究提出抗旱减灾的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2.抗旱减灾思路研究。在抗旱状况评价及主要存在问题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抗旱减灾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规划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缺水问题,统筹安排抗旱减灾发展布局,进一步深化水利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思路,提出本区域思路。
3.抗旱减灾的规划目标制定。根据抗旱减灾的规划思路,对比抗旱减灾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抗旱减灾需求之间的差距,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减灾目标。
4.抗旱减灾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抗旱减灾的总体要求,结合规划区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贯彻落实已批准的抗旱减灾规划,重点保障饮水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维护河流健康生命,高度重视因干旱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抗旱减灾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任务,研究确定重点抗旱减灾工程建设。
5.抗旱减灾管理体制与改革制度建设研究。在对制约抗旱减灾的制度性障碍及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政府对涉及水行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改革妨碍抗旱减灾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研究确定事关抗旱减灾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思路和制度框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