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从各地实际出发,以提高改良利用灌区盐碱地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维持各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规划原则
(1)以防为主,防治并重
土壤没有次生盐碱化的灌区,要全力预防。已经次生盐碱化的灌区,在着重治理的过程中,防治措施同时并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已得到治理的地区坚持以防为主,取得的改良利用效果才能得到巩固、提高。土壤潜在次生盐碱化问题应引起重视。
(2)水利先行、综合治理
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与排水。水既是土壤积盐的媒介,也是土壤脱盐的动力。合理调控土壤中水盐的运动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关键。因此防治土壤盐碱化必须水利先行,通过水利改良利用措施达到控制地面水和地下水,使土壤脱盐排出区外,为其他改良利用措施打下基础。
盐碱地改良利用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原则。一是在治理的措施上,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能片面注重某一单方面的措施。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很多,大体可分为:水利改良利用措施(明沟暗管排水、合理灌溉、井灌井排、渠道防渗等),农业改良利用措施(如平整土地、合理耕作、施肥增肥等),生物改良利用措施(如植树造林、种植耐盐作物和牧草等)和化学改良利用措施等4个方面。只有使农、林、水各项措施有机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收到最佳的改良利用效果。二是在治理的环境上,要兼治与盐碱形成有关的其他不利因素和灾害,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