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增多,水利工程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其质量与安全,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重视市政水利工程的管理,采取一定的措施完善市政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质量;问题;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质量;问题;对策
一、市政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市政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近年来,国家对市政水利工程的投入逐步加大,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但是有些地区在水利建设中普遍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现象。有些地区的领导仅注重对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却忽略了工程运行的管理,尤其在一些落后地区,管理人员多没有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知识,这对水利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十分不利,严重制约了水利管理部门的生存、阻碍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再加上制度的缺乏、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拖延了水利管理工作。(2)水利管理的责权划分不明确。水利工程作为综合性开发与利用的公益性质单位,其公益与经营的界限不明晰,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中进行经济核算,也无法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其运行的机制无法与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契合。一些管理单位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有些水利工程没有按照严格的分级管理方式而开展管理工作,这对统一调度水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有的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水利管理部门仅有业务管理的权限,没有人事管理的权利,对于非水利部门管理的水利措施及水利管理单位,各级部门的管理责任尚未落实到位。(3)工程监理制度不严。有些水利工程队伍监理落实不够,而且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尤其在农村及一些落后地区,有些水利工程参与人员无证上岗,缺乏监理制度、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督检查涉及的范围小或者监督的力度不足,都会导致水利工程在竣工时草草收场,造成该签单的没签单、该核实的地方没有核实等现象。(4)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由于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修建年代较久远,受到当时的技术、建材及资金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工程的标准低、质量差,工程的管理措施不完善,年久老化、失修,损失了大量的水资源。有些水利设施受到了人为的破坏,一些水库的淹没区长久不缴纳电费、无限度的用电,造成了水利水电资产的严重流失,最终由于资金问题为工程的维修及运转增加了障碍。
二、市政水利工程管理的要点分析
(1)加强提高市政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在市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各级党委及政府要做到统一思想、重视领导,强调市政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可行性,增强市政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加强对水利工作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工程工作的人员素质。各个管理单位应制定并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明晰各部门职能、落实权责。市政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工程质量的意识,认识到市政水利工程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假如质量上出现纰漏,将会对国家、社会及群众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要加强学习并运用提高工程质量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可利用反面教材,为市政水利工程的管理者敲响警钟,提高其重视程度。(2)落实市政水利工程管理的责任制度。在市政的给排水工程中,若想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层层划分责任。无论水利工程的大小,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必须有专人对其负责。加强工程质量的负责制,并将责任划分、落实到具体的人上,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够追究相关的责任人。(3)落实监理职能。在市政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既要有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控,又要由监理单位的有效监管。若想提高工程的质量,监理必须贯穿于工期的进展与质量各个方面,以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合同以及工程造价等各方面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的各单位进行协调。一方面市政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理难度较大、任务繁重。由于市政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多只专注于自己所属的专业,难以对整体的市政水利工程进行监理,可通过加强监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等方式,让其适应本职工作,增强企业的施工实力;另一方面市政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理需要先进设备的支持,监理部门需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及仪器,将优秀的管理人才与先进的设备相结合,实现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增强监理的准确性。(4)强化水利工程的维修与养护。若想落实水利工程的有效监管,需完善水利资源的价格收费体制,强化水利资产的经营与管理,各管理单位需有自主的财务权,采取独立核算的方式自负盈亏,水行政管理部门应对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定期审核。根据“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激励群众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维修与养护,市政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应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维修与养护,确保水利工程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木锋,市政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20lO(10)
[2]王少宇,赵越,如何加强管理城市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之浅析[J],南北桥,2008(12)
[3]薛坤生,关于城市排水规则存在常见问题的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