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河道运输压力增大,航道整治工作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航道整治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明显,生态护岸开始在国内外推广。本文总结了传统护岸的特点,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几种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期待对航道整治工作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态护岸;传统护岸;航道整治工程 
  内河航运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以京杭大运河为代表的国内航道,对推动社会进步、传承人类文明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重载车辆的增多,公路干线早已不堪重负,内河航运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相对于公路运输,航运具有占地少、损耗小、运量大、污染小等优点,在现代化工业运输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传统护岸简介 
  从古至今,在我国河核航运工程上,传统护岸的应用还是相对较为广泛的。传统护岸的结构形式也十分多样化,其建筑目的都注重于对坡岸的保护,一方面是抵抗水流对坡岸的冲蚀,另一方面是防止坡岸坍塌造成航路阻塞。根据各种护坡施工工艺和用料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块石砌筑护岸 
  块石砌筑类护岸就是将质地较硬的块石、片石等,人工堆砌在稳定的运河坡岸上,该类护岸还可以分为干砌块石护岸和砂浆填缝类块石护岸两种。顾名思义,前者就是简单地将块石根据施工设计从坡底部平台向坡顶部平台堆砌,护岸砌筑时,主要保证护岸底部块石的稳定性,铺设浸水面要保证平整,块石之间相互镶紧密实,不留通缝,以保证护岸牢固性。后者是在干砌块石坡过程中,用砂浆将块石间的缝隙填实,这样既美观,又能增加护岸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在砂浆填缝过程中,一定要事先选择好符合设计要求的砂浆;其次,要注意修整块石的边角,清理块石上的泥渍,以保证块石间平整贴合;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缩小块石间的缝隙,以求用砂浆填充缝隙时能够饱满密实。 
  块石砌筑护岸取材便利、砌筑简单、便于维护保养、工程造价比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排水性,是我国传统护岸技术最为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块石的形状规则,表面平整,对于大规模的工程取材用材是个很大挑战。 
  1.2 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护岸 
  该种方法中,采用在工厂预先设计好的混凝土预制块代替天然块石等材料,运至现场进行砌筑施工。混凝土预制块一般会根据具体的护坡位置和强度而单独设计,包括混凝土块的形状、尺寸以及混凝土的配合比等等。在砌筑前,一般都会根据护岸的设计方案进行边缘放线,必要时进行削坡、整平,然后再根据放线进行砌筑施工。 
  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护坡解决了块石砌筑护岸时对块石的形状、平整度要求高的难题,并且可以通过工厂化生产来应对大规模用材的需要,同时还具有砌筑简便、护坡较为美观、砌筑速度快等优点,是现阶段,我国主要的砌筑运河护岸的方法之一。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也发现,混凝土预制块适应护坡变形能力较差,后期的维护保养较为困难,在实际的施工中,混凝土预制块的形状较大,质量较重,人工转移是个大问题,采用机械转运又会对预制块造成损伤,这也成为困扰施工人员的一大难题。 
  2 我国内河航道护岸现状 
  生态护岸正式进入我国航运领域之前,我国多采用传统型护岸手段,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护岸能力,但是需要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而且传统方法的护岸都是采用直立式,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护岸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自然植被的生长,时间久了,随着护岸的冲刷、侵蚀,导致坡岸的生态调节失衡,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西方一直推崇的“生态护岸”感兴趣。生态护岸是利用自然植物与河水相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对内河航道坡面进行加固和防护。生态护岸是集河道防护、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和河道自净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河道护岸体系。最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研究和实践中进行了许多生态护岸方案的尝试,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尤其是在城市河道的梅花治理方面。比如,上海市政府在治理章浜河的过程中,在章浜河整治中,利用多种生态护岸方案并行的方式,受到了上海市民的一致好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取得了一劳永逸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总体来说,生态护岸在我国的具体实施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护岸在施工过程中过分注重岸坡防护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匮乏 
  在大众意识里,护岸的主要作用还是防止岸坡、淤堵河道,环保意识普遍匮乏,所以现阶段航道护岸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是将护岸的牢固性、经济性和防护功能放在第一位,基本材料还是以较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和石材为主,使岸边水草和部分水域的生物失去了生存条件,甚至导致整个河域生物链被破坏,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2.2 自然岸坡冲刷、侵蚀严重,滨岸带生态功能薄弱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河道航运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由于河道内货船数量和承载不断增加,河道滨岸带长期受到船行波的淘刷,致使岸坡不断坍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滨岸带生态功能逐渐弱化。 
  2.3 护岸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生态护岸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实际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一套完整地管理体制。我国在生态护岸的维护和管理方面经验欠缺,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除此之外,河岸周边民众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缺乏环保意识,甚至恶意破坏,在这方面,政府还需加大宣传和奖惩力度,确保生态护岸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3 具体生态护岸方法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生态护岸分为自然型护岸和复合型护岸两种。 
  3.1 自然型护岸 
  自然型护岸即利用植被、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建造的具有抗冲刷能力的堤岸。如在河道水位线以下利用石材、木桩等原料筑造一道具有一定坡度的河堤,并在河堤斜坡上种植附着力强的植被(如灌木丛等),使堤护岸得到有效固定,同时木桩、石材间的缝隙为水草、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空间和有利条件,固定堤岸的同时起到了一定美化作用,对于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自然型护岸具有造价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但由于建造材料和工艺简单,抗冲刷能力不是特别强,一般适用于流速、流量较小的乡间河道。 
  3.2 复合型护岸 
  复合型护岸就是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护岸所用的钢筋混凝土、浆砌块石等坚固材料,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强护岸坚固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复合型护岸组合越来越多,常见的有纤维织物袋装土护岸、面坡箱状石笼护岸、高效三维网液亚喷播植草护岸、骨架内植草护岸、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土壤固化剂护岸等。复合型护岸具有生态环保、耐冲刷等综合优点,适合各种流速、流量航道,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4 结语 
  总之,生态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生态护岸在现代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是河道生态化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现阶段,我们应广泛吸取国内外经验,力求能够顺应人与环境共生的要求,保护河道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 
  参考文献: 
  [1]赵东华,陈虹.从欧洲内河航道生态化建设理念谈我国内河航道生态护岸设计思路[J].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程铁军,张俊,李善奇,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2(10) 
  [3]黄岩,刘延涛,夏建国.新型生态护岸在内河航道中的运用[J].现代交通技术,2011(08).